APP下载

“生物学课程育人”的策略与实践

2021-12-02邹传龙

中学生物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生物学道德育人

邹传龙 袁 宁

(1.山东青岛市城阳第六中学 山东青岛 266112)

(2.青岛市崂山区第六中学 山东青岛 266102)

1 “生物学课程育人”的内涵

“生物学课程育人”,正是在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时代背景及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这一文本场景中衍生出的课程育人。即借助生物学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然而,当前生物学课程教学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重知识技能传授、轻道德品行培育的实然困境。寻求课程教学中生物学知识、技能与德育内容的关联,将德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据此,笔者以生物学课程教学为切入点,进行“课程育人”的探索,以提升生物学课程育人效应,发展学生道德认知,增强学生道德实践。

2 “生物学课程育人”的策略与实践

2.1 挖掘生物学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要素和功能

生物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素养为宗旨,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生物学学科中含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素,具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不过这些德育要素与功能是处于潜在状态的,只是在“课程”与“育人”之间构成了可能性。所以,教师有必要挖掘和拓展生物学课程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使其由潜在状态和可能性转化为显在状态与必然性。唯此,生物学教学才不会停滞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层面,才能触及更深的德育层级。

例如,在重温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教师不仅要聚焦基础的生物学知识,还要挖掘和拓展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以及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再如,针对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介绍新冠肺炎这一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作用机制、以及如何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的发生;还要挖掘其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这样才能使学生面对新冠肺炎时,不仅可以用科学的知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还可以用科学的思维分辨各种信息的真伪,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更要成为一个关爱生命、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人。

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要把立德树人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最终目标渗透到自己的教学理念中,要让课程内容中的德育要素和功能处于“显在”状态,为“课程”和“育人”之间搭建桥梁,以此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2 打通生物学课程纵横之间的壁垒

从纵向上看,初中生物学、高中生物学两个学段的德育目标尽管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贯通、逐层递进。从横向上看,尽管不同学科的课程承载着不同性质与类型的知识,但由于蕴含着相同、相通、相似的育人要素与功能,各门课程共同构成了具有互补性、交叉性与共生性的课程育人体系。

例如,认同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既是初中学段德育目标的要求,也是高中学段聚焦的德育重点。在初中阶段,教师可以从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概念、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等宏观层面组织教学;而在高中阶段,可以从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观、构建稳定性生态系统模型等从抽象层面,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地理学中某些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历史学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历史发展、化学中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等内容与生物学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多角度、立体式地对学生的环保意识施加影响。

教师要清晰地了解不同学段德育目标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混淆德育学段的目标,又要互留接口,使之首尾衔接、环环相扣;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门课程协调、整体育人的功能。

2.3 尊重生物学课程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逻辑

生物学课程有其自身严密的逻辑体系,既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思维体系。蕴含在生物学知识中的德育要素与功能需要以知识为载体而呈现,知识如果不能跟学生的道德生活和认识、情感、意志等发生联系,知识与道德之间便泾渭分明,无法形成合力。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品德心理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是品德心理的形成过程的心理逻辑。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行为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引和激励下,表现出对他人或对社会所履行的具有道德意义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清晰认识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将其和生物学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通过正确认识、内心体验、完成任务、积极实践,来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发展。

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节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增强爱护植物、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认识洪涝灾害、干旱、沙尘暴等的形成与植被的关系;通过调查、跟拍、评价本班同学的纸张使用情况、在校的用水用电行为、践踏草坪的行为等,引发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进而激发学生保护植被的情感;通过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设计理想的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平面图等,在任务中强化保护植被、关爱生命的意识;最后,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参加“植树节”活动、“社区绿化”活动、“认领一棵树或一片草坪”活动,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保护植被意识。

教师遵循学生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把生物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逻辑有效对应,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才有助于更好地发展学生道德认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2.4 重视为生物学知识建构提供情境与条件

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我国向来习惯向学生传授、让学生接受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体系,忽视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和德育在学生心理的真正内化。因而生物学课程实践中,教师亟须承担为学生知识建构提供情境与条件的责任。

以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章第三节中的“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为例,教师出示与超级细菌有关的视频,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释超级细菌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通过实验培养出超级细菌,你会怎么做。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实验原理: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耐药性细菌有可能存活下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材料用具、进行分组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是否出现了抑菌圈。如果有,对其直径进行测量和记录,并持续探究。然后,学生基于探究后的事实和证据,得出实验结论,体会抗生素滥用可能造成的危害,关注超级细菌与抗生素滥用的关系,由此认识国家的医药政策,提升社会责任感。

在知识建构的情境中,学生不再是道德规范体系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学生深度参与知识构建过程,使客观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与道德规范体系产生关联,加强了对学生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之效应。

2.5 提高对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多方面的兴趣”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目的是人的“善的意志”——道德,而“善的意志”存在于观念体系之中、思想之环之中。但是,当人缺乏兴趣的时候,人的观念会在心灵中处于抑制状态。“多方面的兴趣”是教学的直接目的,是联结观念体系与“善的意志”的纽带。因此,在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发展学生“善的意志”,亟需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多方面的兴趣”,包括经验(活动)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社会的兴趣等。

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中“观察叶片的结构”为例。课前,学生收集校园中的多种落叶,粗略观察和统计落叶背面朝上和正面朝上的机率,激发兴趣。课堂上,教师展示统计结果。汇总后,学生发现落叶背面朝上的机率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跟叶片的内部结构有关,并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观察并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装片。当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片的结构后,相互交流、表达不同的观点,解释落叶背面大部分朝上的原因——叶片背面的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正面的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导致背面和正面的密度和质量发生差异。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正确处理落叶的方式,如化废为宝、作为有机肥料、作为艺术品的原料、发酵产生清洁能源等,发展学生的社会兴趣即参与社会事务和议题的兴趣。课后,学生还可通过制作叶脉书签和树叶画等,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

“兴趣”乃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心灵的“内现的力量”。创造与发展多方面的兴趣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生物学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多方面兴趣被激发时,知识体系中包含的德育要素和功能也会被激发,此时知识体系和道德体系的联结也会更紧密。

3 “生物学课程育人”的思索与展望

在“生物学课程”与“育人”的相互关系中,“课程”是载体,“育人”是目的。随着生物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育人的针对性、方法性、实效性亟需进一步增强。如何对“生物学课程育人”进行有效的评价、如何有效开发生物学课程资源,如何加强生物学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如何解决追求分数和育人之间的矛盾、如何避免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容重复都是生物学教师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生物学道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