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引领美好生活建构
2021-12-02蒋玲
蒋 玲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生活历经从“困顿不足”到“温饱小康”再到“丰裕富足”的进阶与跨越,随着人民需求从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转向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求,人民群众的消费内容与消费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要求消费产品数量充足、供给多样,也对消费品质、消费体验、消费环境、消费机制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既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压舱石”,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元素与基本依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在消费领域就是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促进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从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多措并举实现居民消费升级,以引领美好生活建构。
一、 消费与美好生活的双向互构
消费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范畴与支撑概念,消费作为践行美好生活方式的重要实践活动之一,消费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体验方式与建构过程。消费与美好生活在其本质上指向需求及需求满足,美好生活需求与消费需求呈现出高度契合。
1. 消费构成美好生活的基本维度
消费是生活方式的基本表现形式。美好生活离不开消费,消费内含于美好生活。从广义上讲,生活方式的基本内涵与构成元素是从劳动方式、生产方式等物质层面,到社会交往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等社会关系层面,再到精神文化方式等依序逐次内部派生与相互演化。消费受制于特定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为了满足主体自身生存与发展需求而进行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考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发展史。现实的人作为考察的起点,人类根据自身需要以自然界为对象来生产物质资料,这种生产方式是个人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个体表现自身生命的一定方式,是一定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生产是第一个前提性历史活动,而“以一定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社会结构、政治结构以及国家在此过程中产生,思想、观念、意识即表现为政治、法律、道德、物质交往、现实生活的语言等交织在一起,成为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1]524。美好生活指向一种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新型生活方式,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为基本依托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实践性活动。消费则作为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形态,在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场域展开,一方面连接着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它将自然界作为改造对象进行生产性活动以满足自身需求;另一方面连接着生态,消费活动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合理的消费活动对生态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特定形式的消费是对特定时期生态环境、生产关系、政治制度、传统文化、社会意识等特定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从狭义上讲,消费直接构成生活方式的基本维度,并成为贯穿特定生活方式的主题。消费是指占有、使用、消耗、磨损,包括用于维持与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消费和用于人们满足物质或精神需要的生活消费,而生活消费是生产的主要目的,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性活动。美好生活主要表现为追求更高品质的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与消费活动联系紧密。其中,就业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与前提,社会保障是消费的有利支撑,而更好的衣物、食品、住房、出行、用具、休闲娱乐、教育培训、旅游度假等日常生活消费活动则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表现形式。树立科学理性、简约的消费观念,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及生态消费是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
2. 消费需要与美好生活需要高度契合
无论是消费还是美好生活,都是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都是实践在现实层面中的具体体现,二者的实践活动目的都指向人类的需要及其满足。首先,需要是人类的本质规定。“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需要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并成为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286。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需要都构成美好生活需要,只有真正的、全面的、非异化的需求才是构成美好生活的本质需求维度。消费活动是为维持与满足自身需求而对特定资料进行占有与使用,因此理性消费并不倡导超越自身消费能力而盲目追求心理满足的炫耀型消费、过度型消费等异化消费。其次,需要及其满足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需要具有无限性的动力特征,因为“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3],“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概言之,美好生活通过真实需要得以彰显自身的本质规定性,而真实需要、不断出现的新需要及其满足成为人民持续践行美好生活方式的最终目的。消费对象愈益多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是消费活动的重要特征,消费因人类不断出现新的消费需要而呈现出从低到高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同时,一定比例的生产资料消费维持与扩大了再生产活动,使生产更多的生活资料成为可能。最后,消费需要与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高度一致性。需要的内容具有广泛性与层次性,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生产出发点“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5],生产结果为“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1]689等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此外,为所有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充裕的闲暇时间、真正的充分的自由”[6]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极大丰富了构成美好生活的基本向度。与人类社会发展从对人的依赖性到对物的依懒性再到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相对应,消费也划分为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即具体表现为对“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4]236的消费需要。
3. 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求是生产活动的核心目标
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消费需要是生产活动的核心目标,没有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价值规约与理念引导,生产活动则因丧失目标而变得低效。生产活动是美好生活消费需要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与基本依托,离开合理的生产活动,美好生活消费需要会因失去根基而被束之高阁。正如“资本的欲动不在物的积累中,而在交换可能性的权力的积累当中”[7],企图以交换视角取代生产视角,任意强调或否定其中的一方都是不符合唯物史观与辩证法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就是供给与需求、对象与需要的关系,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指出的:“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8],消费与生产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相互规定、互为中介。首先,生产活动是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支撑基础。生产为美好生活消费需求提供衣、食、住、行、用、娱乐等材料与对象,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离不开生产活动的支撑作用。生产规定着消费性质,也决定着美好生活的消费方式,消费活动需要借助生产本身所中介的方式得以完成,如绿色生产方式升级与推行决定了消费方式向科学合理、生态优先的转型,由此突出美好生活的生态意蕴。生产为需要创造材料,同时也为材料创造对象,提升生产者、消费者的素质,如艺术品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电子智能产品成为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但是艺术品的生产与消费、智能设备的推广与普及都对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艺术鉴赏能力、智能设备驾驭能力等提出新的素质要求。其次,生产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要。“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8]9。消费直接是生产,消费创造生产,也创造着生产主体。消费需要是生产的动力与起点,美好生活需要决定了生产消费的目的与对象,来自需求侧的信息对供给侧改革与升级起着重要作用,一切生产活动围绕人民群众美好消费需求而进行,包括产业升级、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品牌、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品质与服务等。如新兴需求催生了“智慧养老”“线上问诊”等新产业,有效促进了“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崛起与发展,创造了刷脸支付、扫码支付等新型消费方式,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了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最后,生产活动只有在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求的进程中才能完成自身规定性并促进自身不断发展与升级。一方面,生产活动只有在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求的进程中才能从观念中的生产变为现实中的消费,这是由美好生活所具有实践特性所决定的。“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为现实的房屋。因此,进行特定的生产活动才是将美好生活消费需求由图景变为现实的基本路径,实现美好生活所勾勒的图景就需要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各方面进行投资生产与消费支出。另一方面,人类美好生活的实现按照“需要→生产→新需要→再生产”的需求及需求满足的逻辑链条循环往复。消费活动以实现美好生活为核心目标而展开,生产活动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为中心而进行,美好生活需要引起新的生产消费活动,消费在再生产中也具有“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的积极性意义。概言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史就是新型生产与新型消费不断前进与发展的奋斗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既有新兴需求又有传统需求的叠加,强势拉动着生产消费活动不断升级。
二、 美好生活视阈下消费的多维透视
美好生活是实现温饱小康、全面小康之后新型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是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生态生活的有机叠加与综合体现,美好生活需要在消费领域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消费转向更多服务消费,具体表现为从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层面改善的生存型需要,转向休闲娱乐、精神文化、较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等享受型需要,再到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等。美好生活需要催生了代表未来消费升级方向的多重积极性新型消费。同时,消费主义错误思潮与消极消费现象成为美好生活建构的阻碍性因素,必须加以正面引导。
1. 基础生存型的实物消费在美好生活建构中占据基础性地位
生存型的物质消费在人民消费结构中占据关键性地位,是其他一切消费的前提与基础,主要表现为吃穿用住行、信息消费、时尚消费、生态消费等,这成为美好生活消费的基础性内容与支撑性物质基础。吃穿用住行消费品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支撑,如满足出行需要的共享型汽车消费,农村转移人口与住房适老化改造的居住需求,安全放心的食品药品需求等。方兴未艾的信息消费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基础设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与消费习惯,“互联网+”与机器人、交通运输业以及智能家居等方面的信息消费需求突破空间地域限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体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更加安全实用、更为舒适美观的品牌商品及更能体现个性特征的时尚品牌的消费需求正日渐突出。以“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为价值原则的生态消费观念深入人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方式逐渐形成。公众对节能节水器具、生态有机产品、绿色建材装饰等生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干净的水、空气、绿水青山等良好生态环境都成为美好生活建构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性要素。随着农民收入增加,交通通信、文体娱乐、绿色环保家电类耐用品和家用轿车、农村基础设施等农村消费显现出巨大潜力,成为农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2. 享受型的服务消费在美好生活建构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
随着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也逐渐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享受型消费,服务性消费明显超过实物消费,精神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不断增加,主要体现为在体育健康、养老家政、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大幅提高。在健康消费领域,人们对医疗服务品质与医疗资源配置要求越来越高,健康保险、健康体检、体育健身、高端医护等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应运而生。在养老消费领域,生活照料、物品代购、紧急救援、康复护理、老年教育与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体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要,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养医结合、养教结合等不同老年服务消费模式。在旅游消费方面,对旅游服务产品、旅游文化内涵、旅游路线、旅游新兴业态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在体育消费方面,催生了体育市场中专业化体育竞技、大众化健身休闲、体育会展、场馆服务等消费服务。在文化消费方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求提升文化服务内涵与文化产品质量,优秀文化服务产品、动漫游戏、文创文娱、文化产业国际交流、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加快发展。在教育消费方面,职业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文艺培训、创新人才培育、远程教育建设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不断升级,这些高层次服务性消费需求成为促进消费升级与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与催化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
3. 消费主义的错误思潮成为美好生活建构中的 抗阻性因素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推崇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错误思潮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物质享乐型过度消费、价值缺失导致的炫耀型消费、虚假需求主导下的符号异化型消费等,成为美好生活的阻碍性因素。资本主义社会以物质主义为本体论,遵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荒谬逻辑,资本逐利性要求最大程度占有剩余价值,从“量上扩大现有的消费”与社会再生产,资本逻辑宰割下产生了庞大商品堆积等生产过剩的供给状况,以及消费超过合理与真实需要等现象之间的矛盾。消费社会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其一,消费社会是生产与消费二者关系的倒置与错位,消费成为新生产力的象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再生产依赖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4个环节,生产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生产以消费为目的,但是消费只是生产中的一个环节,消费对象、方式、数量、结构等都是由生产所决定并受到生产的限制。而在消费社会中,消费逻辑取代生产逻辑成为社会再生产的中心环节,不再是生产什么消费什么,而是消费什么生产什么,消费作为生产的起点与终点,成为拉动内需、刺激再生产欲望与经济增长的动力,成为支撑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灵魂,整个生活都被消费所控制着[9]。其二,从物的消费到符号的消费,符号消费理论成为消费社会的主导逻辑。对物的符号价值(象征性)的追求超越了对物的使用价值(实用性)与交换价值的追求,而符号消费的实质主要在于社会身份的建构。消费的前提是物变为符号,消费者“内在于他所安排的那些符号”[9]225,符号消费是自我实现与自我价值的满足,甚至带有炫耀成分,符号“不仅作为对不同意义的区分,按顺序排列于密码之中,而且作为法定的价值排列于社会等级 ”[9]48,即社会身份地位的建构。其三,大众传媒成为符号消费的技术支撑,并助推消费主义,因此合理运用大众传媒技术,理性引导社会消费意义重大。消费主义的实质是极具破坏性、占有性、不可持续性、非生态性的生活方式。因此,要实现美好生活需求就要对消费主义进行扬弃与超越,要实现人类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的革命,就要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 以消费引领美好生活建构的基本路径
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深刻瞄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内涵,从需求侧与供给侧同时发力破解消费领域的制约因素,全方位破解阻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因素。因此,把“能消费”的消费能力、“善消费”的消费理念、“想消费”的消费供给与“敢消费”的消费机制作为重要切入点与有力抓手,以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提高消费能力为基本前提,以培育合理消费观念,塑造消费文化为理念先导,以优化供给服务方式,升级消费结构为根本依托,创新消费引领方式、全面提升消费水平,引领人民追求高质量、有品质、有尊严的美好生活。
1. 消费主体:完善收入分配体系、提高消费能力是基本前提
消费主体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成为衡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指标,消费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数量与消费质量。马克思曾经指出:“消费的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10]。消费能力不足与消费愿望强烈之间的不平衡状况以及不同消费群体之间消费能力的不均衡状况,成为当前限制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培育有消费能力的消费主体成为稳定消费增长、扩大消费规模的先决条件。
完善收入分配体系,解决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厘清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收入分配政策是居民收入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市场化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其次,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扩大居民收入来源,全面提高居民消费支付能力。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充分就业也是居民收入的根本之源,坚持就业优先,扩大就业机会,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来源与资产性收入,增加非劳动收入,尤其关注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培训等,提高人力资本的附加值。
强化再分配调节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公共服务,改善不同消费主体之间消费能力不均衡状况。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也是释放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首先,强化再分配在保障民生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税收政策、结构性降费减税、转移支付、实物货币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明确政府消费边界,减少行政成本等手段,缩小城乡、区域之间消费水平失衡性差距。其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改善民生中的倾斜性作用,建立起覆盖全民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完善居民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化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降低贫困发生率。此外,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不同消费主体均等地享受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公共服务,有助于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与消费体验,解决消费者后顾之忧。
2. 消费观念:培育合理消费观念、塑造消费文化是理念先导
消费观念是消费行为的理念先导,消费行为是消费观念的外化表现,科学的消费观念与理性的消费文化对规范消费行为、提升消费品质具有重要指引性作用,畸形的消费观则误导消费行为,成为美好生活的限制性因素。培育适度、绿色、文明的消费观念,增强消费者主体意识,加强消费教育与消费引导,成为人民群众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提高美好生活消费质量的价值规约与理念引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要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11]。首先,适度消费倡导勤俭节约与简约适度,这是对超支、超量消费等过度消费的超越。破除保守陈旧和奢华铺张的极端消费理念,并以自身消费支付能力为依据,既反对消费不足,又反对过度消费,尤其要合理引导居民的奢侈品消费观,拒绝浪费。其次,绿色消费强调消费行为的生态责任与生态伦理,将自身消费行为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树立环保节约意识,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共赢”互动格局。最后,文明消费倡导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并重,这是对炫耀消费、求异消费等符号化消费的超越。文明消费强调以自我品格提升与自我实现为导向进行精神消费,增加精神消费占比,“将读书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12],提升自身精神境界,提高美好生活品质。
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消费教育能够使消费主体增加消费知识,塑造合理消费观念,约束规范消费行为,使消费者不仅能消费、敢消费,而且善消费。使消费心理更加成熟,消费行为趋于理性与务实,消费品味与消费质量不断提升,进而通过自觉的消费活动满足美好生活需求。首先,建构起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消费教育模式。家庭自觉践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消费理念,将合理消费理念纳入教材、走进课堂、深入头脑,在全社会开展科学理性消费观的教育活动。其次,通过消费教育主题活动、媒体宣传等形式进行消费引导。开展并引导居民参与相关消费行为的交互式体验活动,举办消费专题知识竞赛,免费发放倡导理性消费的宣传册,在公共场所、公共平台举办相关讲座,引导消费者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最后,消费教育的内容不仅是消费观教育,还包括消费市场、消费环境、消费伦理、消费风俗等各方面消费知识的普及;消费教育的对象不仅是消费者,还应包括对生产经营者的诚信经营教育,在全社会营造积极的消费文化。
3. 消费供给:优化生产供给方式、升级消费结构是根本依托
生产供给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条件,生产供给状况直接决定了消费需求的满足状况,生产供给方式、供给结构是消费结构升级的决定性因素。生产领域“不平衡、不充分”供给状况难以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消费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状况成为限制消费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消费存量供给过剩和消费增量供给不足。优化有效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实质就是解决有需求而缺供给、有供给而缺需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满足美好生活消费需求的关键与基础。首先,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发展中高端消费品,淘汰低端过剩消费品,优化存量配置,扩大优质增量,重视消费品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等方式解决低水平重复性低端消费品结构性供给过剩问题,适应从低质量需求向高质量需求转变的消费趋势。另一方面,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让中高端产品与服务对消费者形成吸引力。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导向,以企业为供给主体,以消费市场为载体,以技术革新为关键要素,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瞄准消费动机、需要层次与消费热点,产品生产以满足需求、注重品质、符合标准、讲求效率、保障售后为基本准则,完善用户参与机制,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实现优化升级传统产品,有效开发新兴优质产品。其次,优化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加快服务领域制度创新与制度供给,破除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解决服务业制约性瓶颈与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服务业科技含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力量创新服务业新模式,发掘“互联网+消费”配套体系,培育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质量。
以美好生活消费需要为核心导向是生产优化升级的风向标与晴雨表。由此,催生了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新兴消费热点培育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努力培育文化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安全消费、信息消费、智能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具体可概括为吃、穿、住、行、用、教、康、乐八大类。同时,美好生活也催生了新兴消费。第一,吃穿用消费,要保证安全放心的吃穿用消费品有效供给,推进知名企业、优秀品牌及商圈建设,提供社区便利商业服务;第二,住行消费,推动住房长期租赁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城乡宜居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汽车消费,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共享汽车流通体系建设;第三,信息消费,加快核心技术研发以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推动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消费,创新线上线下流通渠道,增强信息消费便利性;第四,绿色消费,培育绿色产品多元供给主体,创建绿色企业、绿色销售、绿色交通物流等流通体系等;第五,文化旅游体育消费,提供优秀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打造以提升旅游品质为核心目的的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建设,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交互式融合;第六,健康养老家政消费,政府有效保障基本医疗和健康服务,放开医疗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健康服务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家政服务业标准;第七,教育培训托幼消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发展教育产业,设立托幼机构以及教育培训机构,保障多样化、专业化教育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
4. 消费环境:改善消费体制机制、规范消费行为是有力保障
消费环境是消费能力的有力保障,良好的消费环境能够维护消费者正当消费诉求,消除消费顾虑,增强消费信心,提升消费体验与消费效率,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的消费诉求。良好的消费环境对消费提质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决定消费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消费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消费环境主要包括消费基础设施配套与体制机制等政策保证两方面。
完善消费体制的制度供给是优化消费环境的关键所在。加强制度创新、制度供给与制度约束,推动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消费生态体系,有力有序有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首先,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和市场治理职能,对消费活动及市场秩序加以规约与引导。针对企业主体,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行业准入制度,加强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数据互联互通,提高审批效率,扩大和完善消费信贷政策,为有潜力的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针对消费产品与服务,建立产品标准体系与服务质量监管体系,强化主体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消费品与服务。针对消费诚信问题,建立起消费市场信用监管体系、社会信用督促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激励守信与惩戒失信齐抓共管,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强化诚信意识。针对网络市场监管,完善互联网交易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网上网下公平竞争机制,规范与净化网络运营环境。其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营造放心安全、诚信便捷的消费环境。一方面,依法严格惩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使追究消费侵权、打击制假售假行为有法可依,起到预防与震慑作用。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完善产品和售后服务环节。另一方面,建构消费维权机制,降低维权成本,妥善处理消费争议、消费投诉,推进个人信息安全立法,加强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
加快消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是优化消费环境的重要依托。基础设施成为优化消费环境的短板与制约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13]。首先,确保基础设施投资来源的多元化途径。一方面,引导民间资本与社会力量投资公共消费品生产与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服务行业的行政垄断,放开市场准入,加快其向社会资本的开放,加大向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出台优惠与奖励措施,引导资金流向养老、教育、公共卫生、停车场、供水供电等公共服务业,改善公共消费品短缺现状,增强公共基础设施的补给能力。另一方面,国家财政投资适当向基础设施倾斜,加大公共支出力度。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金融信贷业务对现代服务业进行扶持,加快企业产品研发与技术进步。其次,强化农村等重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现城乡消费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消费质量、释放被抑制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补齐农村基础消费公共设施短板的重中之重在于两方面:一是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水、电、路等建设的同时,加强互联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提速降费”,促进信息消费,满足消费者智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二是加强智慧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电商成本,提高物流配送及时高效,打通消费“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