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植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就地保存技术

2021-12-02白光远

乡村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界碑种质自然保护区

白光远

(凌源市林业和草原局,辽宁 朝阳 122500)

1 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自然气候与植物资源概述

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最西部,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位于北纬40°16′~41°7′、东经118°53′~119°18′。保护区总面积1 504.0 km2,林业用地面积974.0 km2,有林地面积967.0 km2,其中天然林面积523.0 km2,森林覆盖率64.30%。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40.6 mm,干旱多风,雨季集中,蒸发量大;区域内沟深林密,溪谷纵横,人为活动较少。自然地貌与自然气候相互作用,构成了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原始天然次生植被。

2 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表现

青龙河保护区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是由当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资源、多样的气候以及起伏的地貌等综合决定的,这些自然因素优势为众多野生植物的生存、生长提供了条件。流域内自然植被以天然林为主,具有原生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特征,是辽西地区重要的植物种质基因库。经调查,本区域现已发现维管束植物(不包括菌类、苔藓类等低等植物在内)1 343种,隶属129科516属,包括蕨类16科22属42种、裸子植物4科9属30种、被子植物109科485属1 271种,充分体现出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特点[1]。

2.1 中国特有属植物种类多样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自然界植物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基础。根据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方法,将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中的种子植物494个属划分为15个分布区类型,各种分布区类型在青龙河保护区均有分布,表明当地植物区系成分的复杂性和物种的多样性。调查发现,区域内有中国特有属的自然生长分布,在青龙河流域现已发现中国特有属11个,分别为银杏属(Ginkgo)、虎榛子属(Ostryopsis)、独根草属(Oresitrophe)、虎耳草属(Saxifraga)(3种)、杜仲属(Eucommia)、地构叶属(Speranskia)、文冠果属(Xanthoceras)、山茴香属(Carlesia)、鹅绒藤属(Cynanchum)(10种)、蚂蚱腿子属(Myripnois)和知母属(Anemarrhena)等11个属,共计22种植物,这也体现出该区域植物种质资源的稀有性特征。

2.2 珍稀濒危种质资源丰富

青龙河保护区有多种珍稀、濒危、特有保护植物,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即紫椴(Tilia amurensis)、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和野大豆(Glycine soja),《辽宁省珍稀濒危植物名录》收录的植物有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等13种。依据《东北植物检索表》《辽宁植物志》及相关文献调查发现,野皂荚(Gleditsia microphylla)等37种植物为辽宁省新纪录种,其中白花马蔺(Iris lactea)等4种为东北地区新纪录种;《东北植物检索表(第二版)》未收录的种有毛果旱榆(Ulmus glaucescensvar.lasiocarpa)等11种[2]。

3 辽宁青龙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机构

因青龙河流域动植物资源分布具有典型性、多样性、稀有性以及不可替代性等特点,对当地及京津冀环首都经济带产生巨大的生态影响,早在2001年4月,经朝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青龙河流域黑鹳等野生动植物市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建立凌源青龙河省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20.45 km2;其余部分划建凌源青龙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4月,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529.747 3 km2,国家级与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占青龙河流域总面积1 504.0 km2的43.23%。

4 植物种质资源的就地保存技术

所有的植物都自然生长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经长期的自然演化,每种植物都与环境相互影响,构成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保持生态系统的原生性、多样性结构,是实现植物种质资源就地保存的主要方法。

4.1 设置界碑、界桩

按照晋升国家级(省级)保护区批复的面积要求,实地核查勘验保护区各功能区界线,并按要求公示对重要路口、重要拐点设计埋设界碑、界桩,两块标识间距50.0~100.0 m,在人员活动相对频繁地段埋设界碑,其余偏远地段埋设界桩,确保埋设标识发挥作用。具体方法为,界碑、界桩均选择大理石材质,埋设用水泥夯筑,埋设高度为35~40 cm,界碑规格为90 cm×40 cm×10 cm,界桩规格65 cm×14 cm×14 cm,埋设后在碑(桩)面喷绘图案,包括界碑(界桩)号、所在功能区等。

4.2 固定样地

为掌握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生长状况和群落自然演化规律,要建立固定标准地,定期调查记录[3]。

具体设置与调查方法为:根据《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6一2025年)》中对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调查监测相关要求建立固定标准地,单块样地为25.0 m×25.0 m。用GPS定位,调查记录立地条件等自然环境因子;对样地内乔木作明显标记,进行苗木调查;按照常规进行灌丛样方和草本植物样方调查;每块标准地3年重新量测一次,比对分析数据,总结出各种乔灌木及草本植物等的生长状况、发生变化及自然演替趋势。

4.3 居民搬迁及生态修复

4.3.1 房屋补偿安置。按照原住居民人员结构和原有住房质量等,当地乡政府在保护区外每户新建砖混结构房屋100 m2,总户数24户,每户搬迁费用需10万元。

4.3.2 生态修复措施。房屋拆迁后,根据地形地貌平整土地,用钩机整地,设计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栽植株行距2.0 m×4.0 m,每个坑长宽深各为1.0 m,整地坑客土,选择2年生优质板栗大苗。在4月上中旬栽植,浇透水、踩实并将树盘整平,每株覆1.5 m×1.5 m的地膜,中心和四周用土压严,以利于保墒和提高地温。

通过实施搬迁和生态修复,原住居民从缓冲区搬迁到保护区外,生态修复0.5 hm2,减小了人为活动对缓冲区资源保护地造成的生态影响,对区域生态安全特别是防火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4 恢复植被

根据《辽宁青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6一2025年)》,在三道梁子侧柏实验区,采取人工干预下的自然修复措施[4],新植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大苗与原有荆条(Vitex negundo)、小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等植被,促进原有植物群落自然演替,形成以乡土树种侧柏为优势种的乔灌草群落,以利于其他伴生树种和草本植物生长[5]。

猜你喜欢

界碑种质自然保护区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山东省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战士与界碑
红领巾守护界碑十余载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界碑去哪了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