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及维护探讨

2021-12-02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电力设备管理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

国能蚌埠发电有限公司 童 宇

在发电厂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直接决定了整体的生产活动效益。近年在电力领域迅速发展下,有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被应用其中,整体设备运行系统更加复杂,给正常管理及维护工作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1 落实管理及维护的必要性

发电厂中,各项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都会直接给发电量、发电收益及人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带来一定影响。在电力需求逐渐增多之下,电气设备日益增多,结构也更为复杂,尤其是发电机组,整体向着大型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只要其中一项发生故障,就需立即开展全面且庞大的维护检修工程。

一方面,这类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实际工作情状态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电厂的生产效率带来影响,从而导致成本增加、影响收益。如情况严重还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由此影响社会及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这类设备无论是购入还是安装与运维都十分复杂,操作难度较大。且其还可能会和其他机组相互关联,再加上内部构造复杂、操作需求不同,因此应以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运维与管理,以保证企业效益[1]。在上述两类因素的影响下,电气设备运行应建立和严格执行规范的管理与运维制度,加强防范意识,预防为主,尽量减少运行过程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升发电效率与生产效益。

2 管理及维护措施

严格管理生产队伍。在整个电力设备系统中生产队伍是非常核心的部分,但因其中各人员职业素养不一致,实际培训过程基本以理论教育为中心,难免无法起到良好效果。为此,实际进行优化管理时,应对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加以规范,确保安全教育培训能针对不同专业、岗位和层次的需求开展,保证基本的多样性。即依照所有人员的实际状况,采取模拟演练、方法培训等模式,并直接把设备安全运行作为整体着手点,尽可能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促使其完全基于工作规范开展工作,全面提升安全责任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率[2]。

优化管理运维体系。全面优化和完善定点检修模式,确保各岗位职员都能树立良好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能在设备潜在隐患排查及技术监测检查等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下对所有问题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并以最终结果为核心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同时还应以发电厂的实际现状为主,构建针对性的故障制度,以实现对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全面管理,促使部门责任与个人职责都能得到落实,优化电厂的运维效率。

严格监测电机电压。发电厂中一旦电机电压出现不稳定问题,不仅会缩减正常使用寿命,还会给其他电气设备带来影响,为此日常需对电机电压加强监测。实际开展过程中可采用现代化监测系统,只要出现不稳定现象就立即应用切除部分负荷的方式解决。同时需对各项保护设备进行充分应用,以使其能完全发挥出基本作用。

全面开展定期检修。定期检修本质上就是规划性的维修和管理,即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检修规划,确定各阶段的检修时间,并以设备应用时长等随时对检修规划进行调整。这是由于设备在长期使用下难免会产生大量不良现象,从而致使引起的亏损增多,如只采取事故检修则难以达到基本的管理效果[3]。而落实定期检修,其整体时间是固定的,并不以设备状态的优劣为标准,有效减少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实现了设备稳定运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耗费相当的人力和物力。

优化分级检修工作。这是全方位落实检测工作的关键所在,实际开展时主要从技术参数采集评估、设备故障模式、影响程度评定、故障预防措施制定等方面着手,但具体要以重要性为标准进行详细排序,确定出维修优先级别。其中参数采集评估主要是进行技术参数评估、明确参数的实际量化基准和优劣评定标准。另外还需掌握设备检修目标值,因此应当对其中关键设备和部件的运行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尤其是对检修工作的可靠程度与安全性实施有效评估。同时还需重点对故障产生的可能性和关联系统自身的影响程度进行判定,最后整体制定出预防性极主动性维修的实际规划。

处理系统电压波动。在发电厂日常生产过程中,其电压经常会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波动问题,如可能会产生欠压现象或过压问题,从而给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带来一定损害,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给整个电气系统的顺利运行带来影响。而针对该问题进行实际解决时,往往需人员对系统的所有控制指标进行严密监控,掌握其实际运行状况,只要出现过大的波动现象立即对其波动原因进行判定,找到实际解决措施。如当电路负荷大于实际限定值时,就会使得电压增高,这时就可直接切断部分负电荷以减少电路负载,从而实现有效降压[4]。如果发生紧急情况还可直接应用紧急拉闸的形式,去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全面落实地线管理。在发电厂中,良好的接地线能确保整个电气设备及所有人员的安全性,因此在电气设备布置过程中应对接地线进行科学应用,以提升设备安全性,减少对地电压,促使整个直流系统实现稳定运行。另外,还应在日常尽可能加大所有运行人员对于接地警告的重视程度,并对接地情况实施详细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科学设置接地线路。由于接地保护会直接影响到电厂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性,因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应合理设计接地线路,以确保正常生产。实际开展过程中可直接应用环路式的接地线,减少对地电压,并降低电压通过人体及设备的电流,从而达到保护人员及设备安全目的。不仅如此,还应给整个电气设备系统中设置专项接地报警装置,尽可能实时监视异常现象,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合理使用冷却系统。电厂在实际发电过程中,受到用电需求量大等因素的影响,发电机往往会在满负荷环境下运行,这样会导致内圈出现严重损耗,由此产生发热现象。如其中的过多热量不能及时被消除就会使得发电机温度上升,从而继续扩大内圈损耗,产生恶性循环[5]。因此在日常设备管理和维护当中,应进一步强化冷却系统的工作能力,进一步降低电机温度,从而减少内圈的损耗问题,尽可能提升设备的应用寿命,减少成本支出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严格监测检修工作。状态监测是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基础,也就是直接应用在线或巡检形式对设备与系统的关键运行参数加以监测,全面分析具体的运行状态和内部问题,由此掌握问题的进一步发展状况。在各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各类传感器被普遍应用在设备监测系统中,其中获得的具体信息数据则给检修方案的制定带来了参考依据。如可对发电机进行监测,一般该设备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机械和电磁故障,因此一旦发现产生绝缘、电磁和机械等劣化现象就要马上采取措施[6]。这是因为从劣化到最终完全损坏还需一定时间,这就能进一步促进检修和维护,保证运行安全。

完善电气设备运行流程。这类设备的有效运行会受运行环境和流程的影响,而如能对这两项因素加以规范,则能进一步降低和控制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提升设备性能。对此,电厂就应明确自身的发展实际,充分应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新型设备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运行流程与环境并加强实时监控,最终保证设备整体能实现自动化运行。

总之,发电厂中的电气设备其实际运行环境和条件都非常复杂,只要某一环节产生问题或者操作不正确,都会给整个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损害,还可能会留下潜在隐患,引起设备故障,威胁人员及电厂安全。为此这就应当进一步加大对电器设备运行管理和维护的重视度,制定防范措施,并以实际运行问题为基础,加强整治,全面处理,落实结果反馈,以确保在日后出现相关问题时能够迅速响应,促使所有设备都能够实现安全运行。

猜你喜欢

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
破坏发电厂
发电厂的类型(二)
检修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茂名式大修
10kV变配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的选择
GE携手First Solar共同打造新一代光伏发电厂
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