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油气行业规划研究的若干启示
2021-12-02邢治河
邢治河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
0 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是各行各业规划研究和2035远景目标制定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更是油气行业规划研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根本遵循[1]。各油气企业在规划研究过程中,必须深入贯彻《建议》精神,确保规划研究部署的政治立场坚定、目标内容全面和创新方向正确。
1 《建议》精神坚定规划研究的政治方向
1.1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体现在规划研究部署的全程指导和组织上
规划具备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等特点,对规划工作的领导,是党对企业全面领导的重要体现之一,更要落实到企业党委领导成员的具体行动上。在党的统一部署下,企业党委成员应自觉全程参与规划研究工作,领会中央及上级组织对本期规划的要求,了解本单位或分管业务在规划研究中的分工、计划、步骤等;特别是要担当起主持角色和责任,带领分管领域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研讨,统一认识和行动;要在规划指导思想的统领下,为规划研究贡献领导型智慧,总结分析分管领域的周期性和规律性问题,提出发展、创新和改革的方向,确定发展目标;还要从全局层面提出相关意见或建议。做好油气行业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工作,不仅是油气企业一把手的责任,还是分管领导的职责,更是关系到全企业未来发展的大事。因此,我们要把党的路线方针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之中,依靠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确保方向不偏、道路不变。
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体现在规划目标满足本企业职工群众的期盼上
规划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规划研究人员要有“规划是为了大家、规划的实现要依靠大家”的思想。满足全体成员的企盼,规划就要在目标设定上与大部分人的利益和福祉相一致,特别是通过规划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行细化与分解,让员工看到个人利益的增长、技能的提升、长期问题的解决以及工作氛围的改善等。长此以往,通过规划的研究制定,必将激发调动全体成员积极性,用千万只眼睛发现问题、用千万个脑子思考问题、用千万双手解决问题。此外,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和共谋发展本身就是职工群众的期盼之一,工作中有哪些不满意、不顺畅的问题和环节,职工群众最清楚。因此,规划的研究制定过程也就转化为企业统一思想、凝聚意志和集体发力的过程。
1.3 坚持新发展理念要体现在规划发展思路的转变上
首先,企业发展方向的转变除了符合上级组织的统一要求,还要正视本行业、本区域的发展变化,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企业实现新发展的基础。本区域、本行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是规划研究的先决条件之一,要超前调研分析。此外,利用外脑、借助专家力量也不失为好办法,只有吸收新知识,才能贯彻新理念,实现新发展。其次,要通过对标先进、对比竞争者,补足短板弱项实现转变。竞争对手往往具备比较优势,其优势往往就是自己的不足。
2 《建议》精神明确规划研究的目标方向
2.1 通过规划研究中的潜力发挥与质效提升体现发展新成效
发展新成效是规划实施和实现的最终结果。企业再发展的潜力来自于已有客户群体、网络设施与专业队伍,即存量资源。首先,规划研究需要坚持客户导向,顺应需求发展趋势,开展客户价值挖掘,还需要正确处理客户需求发展趋势与应用先进技术之间的关系。其次,规划研究要以运行成本为抓手,以行业或本企业的平均先进成本为目标,发挥现有网络设施的重要资产价值,使其充分服务于企业的经营运作。再者,规划研究中还应重视专业队伍建设,特别是一线经营队伍的维护,优秀的经营人员是行业内竞争对手争夺的重要对象,因此专业队伍资源潜能的激发,不但要真心实意还要真金白银。企业质量与效益的提升,要在存量潜力发挥的基础上实现新业务、新领域、新模式的增项。其中增项内容一定要立足本企业实际,服从上级机关的统一要求,先试点后推广。在上级单位的指引、指导下开展,企业才能有效地避免试错成本、重复投资。
2.2 通过规划研究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现改革开放新步伐
油气行业中价格是引领市场资源流动的核心要素。规划研究中必须紧紧把握住价格这一关键抓手,推进油气企业内外部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水平。首先,规划应主动打破企业内外部界限,从自身弱项短板入手,最大限度地与外部市场对接,通过引入竞争或外部资源,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其次,规划研究中要比照外部市场价格的波动,建立量化关系,确定内部交易价格,提升内部经营活力。因此规划研究中一切有利于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制度完善、机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就是本企业改革开放迈出的新步伐。
2.3 通过规划研究中企业软实力建设体现新时代新文明新特色
首先,规划研究应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成员的文明程度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并展现。员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要通过企业内部的协作精神、奉献精神体现,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要通过对市场形势的准确判断、工作方法科学有效来体现。因此,规划研究中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现在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观念的提出和提升上。其次,规划研究中应注重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将进一步推动社会生态文明新进步。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国家和本地政府的要求,制定节能、节水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目标;另一方面,企业要设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包括企业内部或周边工作环境改善、企业成员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等。
3 《建议》精神引领规划研究的创新方向
3.1 规划研究要面向科技前沿,跟上时代步伐
油气行业规划研究需要适应“市场革命、电动革命、数字革命、绿色革命”的要求,跟上时代步伐,确立创新方向[2]。规划研究中市场革命要从企业的客户流量入手,跟上客户需求,谋求创新,通过发现区域间客户收入差异,开展需求分级;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差异,提供差异化服务和增值服务。规划研究中电动革命要抓住能源形态的不同,以车为媒,利用网络优势,探索增值服务。规划研究中数字革命要从管理与服务场景设计入手,以应用需求推动数字化提升,从而支撑企业技术创新。规划研究中绿色革命除了跟上能源利用形态转型步伐,积极进行技术和人才储备外,还要从多种能源融合的角度,综合考量油、气、电、氢等能源的平衡发展。《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企业来说,同样要强化战略科技实力。从创新方向和内容看,大数据技术应用与发展,已经是各行各业的共识,是重要的、首要的、不可或缺的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油气行业数据化发展,必须把业务引领放在首位,以场景设计引领数字化技术植入和提升。
3.2 规划研究要面向重大需求,助力当地经济
通过规划研究主动创造增量,是企业所在地各方最乐于看到、并积极支持的。油气企业要做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主动担当“六稳”、“六保”责任。一是规划要创立新企业。当然不是简单折分,而是通过与原有低效无效体系切割创立新的企业,实现新的体制机制迅速实施,快速见效,实现增量。二是规划要创造新业态。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化企业形态,抓住现有油气储运销设施优势,并以之为基础,通过面向全社会客户和经营主体,打造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油气经营基础设施体系。三是规划要开创新服务。充分利用客流与人才队伍优势,整合当地零散或弱势企业,扩展自身服务范围和内容,达到双赢倍增效果。因此,规划研究中的创造增量要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以多方资源投入、多类客户聚集为条件,以新业态、新服务为主要形式。
3.3 规划研究要面向美好生活,转变服务定位
油气服务行业的全国性网络与经营人才队伍,已经深入到厂矿、企业和社区,周边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强烈,新生代消费者买服务、买享受的意识强烈。企业做规划研究时要放眼长远,把建设“周边人群‘美好生活的顾问与管家’队伍”作为一线营销人员队伍建设目标;要树立一切为了顾客低价格、高价值的服务理念,帮助顾客优选商品、代购代运,绝不能只顾推销产品或自身利益。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油气行业的服务场景将是为数不多的需要客户亲临现场的场景,因此,规划研究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优势,通过客户价值提升,实现企业量效增长。
4 《建议》精神对规划研究从业人员的几点启示
一是做好规划,规划研究从业人员自身要提高对规划整体的认识。规划是纲领,是旗帜,是一线诉求、客户需求、上级要求、公司追求的融合。规划文稿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远景展望与近期实施相结合。
二是规划研究人员要放下身段,尊重各方意见,体现共同智慧。规划是管理层意志上升为公司整体意志的体现,是公司上下共识的体现。要特别注意吸纳、融合各主管领导、各层级人员的思想与意见,并在规划中呈现出来。特别是那些一时难以理解或认同的想法和观点,要先接纳再论证,并主动呈现。规划研究人员决不能越位,出主意但不拿主意。
三是把提升存量,作为创新与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以成品油为例,总体上国内外市场均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谋求发展应以提升存量设施、保障资源质量为基础和抓手。规划研究人员的专家优势是用科学方法系统论证,保障规划报告具备前瞻性、创新性。规划研究要充分结合公司发展基础与实际,论证新业态、新模式的适应性,而不是为新而新,形成一味追求增量投资的误导。
四是主动做好自下而上,总结基层经验的工作。作为规划研究人员,要承担起总结经验和发现智慧的责任。通过规划研究部署过程,帮助企业实现统一思想、发动群众和激发潜智的任务。针对不同层次的交流研讨和不同层次人员的表达方式,规划研究人员都要去粗取精,要做企业无力顾及的工作。
五是立足技术方法,发挥研究优势。油气行业规划研究从业人员要调研分析油气行业与替代能源行业、油气市场竞争主体、本企业合作各方、自身运营、关联环节等多方数据;要总结判断出油气行业未来发展、潜在竞争业态、供需变化趋势、国家政策导向等基本结论;要选择搭建出需求量和价格预测、设施规模测算、各专业指标优化、消费者偏好分析、经营与服务模式选择等模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