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新城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与防控措施
2021-12-02曾国荣保鸭有陆成方
曾国荣,保鸭有,陆成方
(1.陆良县龙海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5;2.陆良县农业农村局,云南 陆良 655605;3.沾益区农业农村局,云南 沾益 655500)
随着养鸡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鸡疫病问题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其中,鸡新城疫是鸡疫病中危害较大的一种。鸡新城疫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俗称“鸡瘟”,也称亚洲鸡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以冬春寒冷季节流行,死亡率很高。该疾病传播范围广、速度快、控制困难,最后可导致整个鸡群大面积受到感染而死亡,从而使养殖场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甚至会对整个养鸡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1 病原介绍
鸡新城疫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核酸为单链RNA,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100~250 nm,由核衣壳和囊膜组成,囊膜表面有放射状排列突起,此病毒隐匿性较强,室温下可存活7 d左右,4℃可存活1年,-20℃可存活10年,不同毒株对热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消毒剂的常用浓度都可将其迅速杀灭[1-2]。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鸡新城疫具有高接触性、传染性特点,潜伏期3~7 d。易感动物包括鸡、珍珠鸡、火鸡、野鸭,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鸡。不同品种、性别和日龄的鸡都可被感染,主要以成鸡和产蛋鸡居多。近年来,鹅以及鸭子新城疫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因而必须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2.2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鸡新城疫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病毒鸡的粪、口腔及鼻粘液。被病毒污染的饮水、尘土、用具和饲料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结膜传染给易感动物是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可经由泄殖腔、眼结膜、伤口等途径感染,还可经过带病毒鸡蛋感染。
3 临床症状
3.1 最急性型
鸡群发病急,病程持续时间较短,常未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倒地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一般死亡率可达到90%。
3.2 急性型
病程短、发病急、死亡率高。主要临床症状为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可达44℃、精神萎顿、食欲废绝、垂头缩颈、两翅下垂、嗜睡。嗉囊内含有大量的积液和气体,口腔内有大量黏液,若将病鸡倒提,会从口腔中流出大量酸臭液体。
随着疾病加急,病鸡往往张口呼吸、咳嗽、喜卧、鸡冠和肉髯发紫、排稀便,有恶臭味,呈黄绿色。
病程后期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全身肌肉震颤、头颈扭转、在舍内盲目转圈、仰头呈观星状、双翅麻痹、跛行、抽搐、瘫倒在地,极度衰竭而死;产蛋鸡产蛋率下降幅度较大,严重时会下降70%,软壳蛋数量增多,很快绝产[3-4]。
4 剖检变化
全身黏膜、浆膜都发生出血,特别是肌胃、腺胃、喷门处存在溃疡性坏死病灶,并伴有出血,心冠脂肪和心外膜出现菜花样病变,并伴有针尖大的出血点;呼吸道、消化道出现充血肿胀,肠道外出现紫红色的肠淋巴滤泡,且大小不一,小肠黏膜存在纤维素性、出血性坏死凸起,直肠和泄殖腔黏膜存在出血。
5 防控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
5.1.1 执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养鸡场饲养过程中,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执行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鸡场必须用隔离带将生活区和生产区隔离;必须要采取封闭式管理,禁止外来车辆和人员随意入场参观;必须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鸡舍每日用氢氧化钠或者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鸡场内的车辆和人员出入时必须进行严格消毒,特别是养殖人员每次都必须更换工作服并经消毒方可进入鸡舍,转入鸡苗前,清出的鸡舍必须经过全面清扫消毒,并空置一段时间方可转入。
5.1.2 做好环境控制工作
鸡场内要做好环境控制工作,确保饲养环境清洁、安静、空气新鲜、适当通风。此外,要做好鸡舍的保温防寒工作,安装温度监控设备,避免温度忽高忽低;鸡舍内的鸡粪必须及时清理,至少每天清理1次,并且清理的鸡粪不要随意堆放,及时运送到养鸡场外处理掉。
5.1.3 供给充足的营养
要给鸡提供营养全面的日粮,确保饲料营养均衡,避免发生应激,提高鸡群的整体抗病力。在饮水中可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提高机体抵抗力。
5.2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目前,没有治疗鸡新城疫的有效方案,该病一定要提前免疫进行预防,所以,养鸡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鸡进行免疫工作,使鸡体内的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随时保持最佳状态。疫苗接种时要注意确保使用正规疫苗,在运输、保管、使用时都要严格要求,确保疫苗质量。此外,在给鸡注射疫苗时每只鸡都要用新针头,避免传播疾病[5]。
一般来说,常用的鸡新城疫疫苗有4种,分别为Ⅰ系苗、Ⅱ系苗、Ⅲ系苗、Ⅳ系苗。其中,Ⅰ系苗是毒力中等的活苗,适合已经接种2次弱毒力的雏鸡使用。Ⅱ系、Ⅲ系、Ⅳ系苗都是弱毒力的活苗,均适合初生雏鸡使用,可采取饮水、滴眼、滴鼻、气雾等方式进行接种。
建立科学的适合于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推荐免疫程序:7日龄的雏鸡首免用弱毒苗进行,采取滴鼻方式接种,使用前稀释蒸馏水10~20倍,每次0.3 mL,7 d后就会产生强免疫效力;24~26日龄时,使用弱毒苗进行2次加免,采取点眼接种,每次0.5 mL;大于2月龄的鸡,使用Ⅰ系苗进行3免,疫苗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在翅膀内侧刺种,通常经过3 d就会形成强免疫效力,免疫保护期能够持续2年之久。
5.3 疫情防控
5.3.1 隔离、消毒
养鸡场一旦发生新城疫,及时将鸡场封锁,禁止鸡进行转场或出售,立即对饲养环境进行全面、彻底消毒,避免疫情蔓延。对于治疗无效的病死鸡都要进行无公害处理,必须焚烧、深埋等。病鸡接触过的污染物也必须无害化处理。被病鸡污染的环境、用具、物品都必须全面、彻底的消毒。
5.3.2 紧急接种
养鸡场一旦发生新城疫,要立即进行紧急接种,及时给全群鸡使用Ⅳ系苗进行1次免疫;对于日龄略大的雏鸡,可刺种或者肌肉注射1次Ⅰ系苗。为了避免养鸡场的雏鸡受到Ⅰ系苗的感染,应该采取严格的隔离处理,如果确诊雏鸡患病,则要紧急注射新城疫高免卵黄抗体或者高免血清,通常雏鸡首次注射2~4 mL,第2 d再用相同剂量注射1次。
5.3.3 抗菌类药物治疗
在全群紧急接种的同时,可用抗菌素类药物(青霉素、链霉素、泰乐菌素、阿奇霉素等)来治疗呼吸道或者消化道的并发症,在饮水或者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以及清瘟败毒散增强鸡的免疫能力以及机体修复功能。
6 小结
鸡新城疫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患病后死亡率较高,鸡新城疫病的防治工作对养鸡行业是一个难题。养殖场一定要重视鸡新城疫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免疫、治疗及监测6个环节缺一不可。日常饲养时,要仔细观察鸡的行为及健康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