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腐植酸文摘

2021-12-02

腐植酸 2021年5期
关键词:腐植酸叶面磷肥

一、化肥减量配施不同类型腐植酸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基于盐碱地土质差、水稻产量低的问题,以不施用腐植酸(A0)及化肥常规用量(B1)处理为对照,研究化肥减量[常规用量减量20%(B2)]配施不同类型腐植酸有机肥[粒状腐植酸有机肥(A1)、粉状腐植酸有机肥(A2)]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量水平下,A1 处理明显增加水稻穗数,A2 处理明显增加水稻结实率,从而2 个处理较A0 处理均增加产量;不同类型腐植酸有机肥均可明显降低稻米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增加垩白度和垩白粒率,A2 处理明显增加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评分,其中,食味评分较A0 处理提高3.40%,但A2 处理降低蛋白质含量。B2 处理总体上可明显降低水稻穗数、穗粒数,降低产量,同时明显降低稻米的加工品质,增加垩白度、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评分。A1B1 处理可增加水稻净光合速率、穗粒数,进而提高产量,并明显增加糙米率。A2B2 处理明显增加稻米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降低外观品质,A2B1 处理明显增加稻米食味评分。综上,A1B1处理产量最高,A2B1 处理食味品质最佳。

摘自:《河南农业科学》,2019,48(5):16~21

二、不同氮、腐植酸肥施用量下芽孢杆菌ZJM-P5 对红小豆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2 种肥料(氮肥和腐植酸肥)不同施用量与芽孢杆菌ZJM-P5 菌悬液组合处理对红小豆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红小豆经济合理施肥和微生物肥料菌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同一施肥水平下,2 种栽培环境下的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菌悬液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脲酶活性均在107cfu/mL 浓度下达最大值,蔗糖酶活性除0、50 mg/kg 施氮处理外其他施肥水平均在107cfu/mL 浓度下达最大值,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在108cfu/mL 时最大。(2)相同菌悬液浓度下,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氮、腐植酸肥处理的脲酶活性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施氮处理的蔗糖酶活性在0、106cfu/mL 浓度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在108cfu/mL 和109cfu/mL下不同施氮处理的酶活性接近,107cfu/mL 浓度下在100 mg/kg 施氮处理时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100 mg/kg 时酶活性最大;腐植酸肥处理的蔗糖酶活性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0.67 g/kg 处理下酶活性最大,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施肥量的增加逐渐增大。(3)相同菌悬液浓度下2 种栽培环境间土壤酶活性结果比较得出,施用腐植酸效果优于化学氮肥。综上表明,对于种植红小豆来说,芽孢杆菌ZJM-P5 菌悬液浓度为107~108cfu/mL 为最佳菌浓度,纯氮量为100 mg/kg、腐植酸量0.67 g/kg 为最佳施肥量,合理浓度的菌悬液和肥料组合处理可以更大作用地发挥土壤酶的生物学活性。

摘自:《江苏农业科学》,2019,47(6):109~113

三、腐植酸有机肥配施芽孢杆菌对陕南烟田土壤特性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为探索腐植酸有机肥和芽孢杆菌对提升烤烟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寻求适合陕南烟区土壤改良的有效途径,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在陕西汉中烟区展开大田裂区试验,研究增施不同量腐植酸有机肥和芽孢杆菌生物菌肥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烟叶钾营养、烤后化学成分和产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增施不同量腐植酸有机肥和芽孢杆菌生物菌肥较常规施肥方式均可改善土壤理化特性,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降低烤烟烟碱和淀粉含量,提高其总氮、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协调烤后化学成分,且中上等烟比例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因此,常规施肥配施900 kg/hm2腐植酸有机肥和6 kg/hm2芽孢杆菌菌肥的综合效果最好,适宜陕西汉中烟区推广。

摘自:《西南农业学报》,2019,32(4):866~871

四、油菜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试验

为证实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的增产效果,于2015—2016年使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钙镁磷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和不施任何磷肥对油菜进行田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015年,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5.1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5.0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10.50%;2016年,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增产4.90%,比施过磷酸钙磷肥增产5.30%,比不施任何磷肥增产11.00%。这说明施用含黄腐酸钾生物活化酶磷肥比施钙镁磷磷肥、过磷酸钙磷肥及不施任何磷肥能明显提高油菜产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摘自:《农业科技通讯》,2019(4):178~180

五、秸秆配施腐植酸与氮素对玉米苗期系统抗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采用秸秆还田配套措施缓解秸秆腐解对当季作物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是提高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效率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秸秆腐解对作物系统抗性与土壤微生物影响为切入点,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配施腐植酸及氮肥对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以及玉米植株抗氧化系统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加入秸秆的对照比较,施用秸秆玉米抽雄期土壤放线菌、细菌和真菌的数量降低,从而影响了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增长。秸秆配施氮素或腐植酸降低了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因此,氮素或腐植酸配施秸秆处理拔节期的土壤微生物总量较只施用秸秆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29.3%和42.7%,两者同时配施处理的微生物总量显著降低了63.2%。施用秸秆使玉米拔节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不施用秸秆对照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积累导致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强,秸秆配施氮肥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进一步降低和丙二醛含量增加。施用秸秆对抽雄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较小,但秸秆配施氮肥和腐植酸显著降低了过氧化物酶活性。抽雄期施入秸秆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较不施用秸秆对照降低了26.8%,但秸秆配施腐植酸或氮肥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较只施秸秆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9.3%和60.1%,秸秆同时配施腐植酸和氮素处理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较只施秸秆处理显著提高了76.2%。抽雄期只施用秸秆处理的植株干重较不施用秸秆对照降低了28.3%,秸秆配施腐植酸或氮肥处理的干重较只施用秸秆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24.4%和59.2%,秸秆同时配施腐植酸和氮素处理的干重较只施用秸秆处理显著增加了28.2%。因此,增施腐植酸和氮肥可以作为玉米连作下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措施。

摘自:《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4):32~40

六、干旱胁迫下腐植酸对燕麦叶绿素荧光特性的调控效应

为了明确腐植酸对干旱胁迫下燕麦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调控效应,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正常供水(75%田间持水率)、中度干旱胁迫(60%田间持水率)、重度干旱胁迫(45%田间持水率)3 个水分条件下喷施腐植酸对燕麦叶片叶绿素量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胁迫导致叶绿素a(Chla)+叶绿素a(Chlb)、Chla/Chlb、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光系统II(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Fo(初始荧光)和叶绿素荧光非光化学淬灭(NPQ)显著升高;(2)与CK 相比,干旱胁迫下腐植酸处理Chla+Chlb 提 高0.6%~40.82%、Chla/Chlb 提 高1.13%~30.09%、Fm 提 高0.7%~121.19%、Fv提高1.0%~171.79%、Fv/Fm 提高0.2%~83.89%、Fv/Fo提高1.9%~211.56%、qP提高0.1%~68.30%、NPQ 提高6.02%~73.36%、而Fo 降低0.70%~14.06%,其中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均达到显著差异。因此,干旱胁迫对燕麦PSII 光反应系统产生明显伤害,喷施腐植酸可缓解其影响,且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效果最明显。

摘自:《灌溉排水学报》,2020,39(4):26~33

七、腐植酸型功能肥对酸化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苹果树生长的影响

为探究腐植酸型功能肥对酸化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树生长的影响,以苹果树苗及多年果园土为试验材料,采用控根器形式的盆栽方式,研究腐植酸型功能物质与氮磷钾水溶肥不同配比施用条件下果园土壤及果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腐植酸型功能物质复配氮磷钾水溶肥常规处理对果树叶片、根系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与氮磷钾水溶肥常规处理相比,苹果树叶片数、叶面积、叶片干重、叶片鲜重、叶绿素分别增加3.5%、8.9%、8.3%、26.0%、3.2%;根系平均直径、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及根尖数显著提高129.4%、108.0%、107.8%、110.8%;叶片和根系氮磷钾养分含量呈增加趋势。腐植酸型功能物质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稳定土壤pH,降低土壤交换性总酸。因此,腐植酸型功能物质复配常规氮磷钾水溶肥能促进苹果树苗叶片、根系等生物量增加,对酸化果园土壤起提质增效的作用。

摘自:《山东农业科学》,2020,52(4):92~97

八、硅钙钾镁肥配施黄腐酸钾对土壤酶活性及桃幼树生长的影响

为探究硅钙钾镁肥配施黄腐酸钾对桃树生长的效应,以盆栽一年生“瑞蟠21 号”毛桃为试验材料,设置3 种不同施肥方式(T1:硅钙钾镁;T2:硅钙钾镁+黄腐酸钾;CK:空白对照),在桃幼树生长季进行追肥处理,研究硅钙钾镁肥及其配施黄腐酸钾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状况及桃幼树根系构型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 相比,T1、T2 均显著提高了桃幼树生长季各时期土壤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硅等含量,且配施黄腐酸钾后作用更明显。与CK 相比,T1、T2 细根比重分别提高了11.2%和26.2%,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12.2%和18.1%,根系总长度分别增加了28.1%和61.9%,且有效延缓了根系衰老;T1、T2 植株总干重分别提高了1.2 倍和2.0 倍,根冠比分别提高了9.4%和17.0%,且差异显著。与CK 相比,T1、T2 各器官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著增加,地上部硅含量分别提高了61.3%和91.9%,地下部硅含量分别提高了62.3%和102.5%,且差异显著。同时,T1、T2 桃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显著提高。综上所述,硅钙钾镁肥可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桃幼树细根的生长,延缓根系衰老进程,增加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积累量,促进植株生长;硅钙钾镁肥配施黄腐酸钾后,提高了土壤有效硅及植株硅含量,比单施硅钙钾镁肥效果更加显著。

摘自:《核农学报》,2020,34(4):870~877

九、黄腐酸对紫花苜蓿根瘤菌内生定殖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探索黄腐酸对根瘤菌生长、菌株内生定殖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3 株青色荧光蛋白标记根瘤菌株RhizobiumLH3436f(3436f)、RhizobiumGN5f(gn5f)和Ensifer meliloti(12531f)为材料,筛选出有利于各标记根瘤菌生长的黄腐酸浓度,添加到根瘤菌液中并接种于苜蓿幼苗根系,检测根瘤菌结瘤、苜蓿幼苗生长和菌株内生定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适宜浓度黄腐酸可显著促进标记根瘤菌侵染根系和在苜蓿体内定殖,12531f 根瘤菌添加0.02%黄腐酸后接种苜蓿,其在根中的内生定殖数量达到单独接种的11.18 倍,差异显著:根瘤菌添加黄腐酸接种可明显促进苜蓿结瘤和生长,效果最佳的是3436f 添加0.01%黄腐酸接种;根瘤菌添加黄腐酸接种也使苜蓿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gn5f 添加0.02%黄腐酸时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显著高出无菌水对照111.41%。因此,黄腐酸可促进根瘤菌在苜蓿幼苗内的定殖,二者可协同促进苜蓿幼苗生长。

摘自:《草地学报》,2020,28(3):633~639

十、叶面喷施腐植酸对燕麦饲料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2016—2017年和2017—2018年两个冬季,在伊拉克巴士拉大学农业学院大田作物农场进行了一项试验,研究了在燕麦两个生长阶段(分蘖期和50%开花期)叶面喷施腐植酸(0、3、6 和9 g/L)对其饲料和谷物产量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的裂区试验设计,3 次重复,主区设置喷施阶段,副区设置喷施浓度。结果表明:当叶面喷施腐植酸浓度为6 g/L 时,两个生长季节分别获得了最高青饲料产量(50.6 t/hm2和54.4 t/hm2)、干饲料产量(16.9 t/hm2和18.6 t/hm2)和谷物产量(6.19 t/hm2和5.97 t/hm2)。分蘖期比50%开花期叶面喷施腐植酸更有利于提高饲料和谷物产量,且分蘖期喷施6 g/L 腐植酸的植株对大多数研究性状具有较大潜力。因此,在燕麦分蘖期喷施6 g/L 腐植酸是获得最佳产量的最佳途径。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李双

译自:Effect of foliar application of humic acid on fodder and grain yield of oat (Avena sativaL.),Research on Crops,2019,20(4):880~885

十一、叶面喷施蚯蚓粪堆肥腐植酸类物质提取液可提高大蒜产量和果实品质

为了评估叶面喷施蚯蚓堆肥产生的液体腐植酸提取物(HEVC)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固态13C核磁共振光谱对提取液进行表征,研究了其对田间大蒜产量和果实质量的影响。在大蒜田间种植45天后,叶面喷施1∶40、1∶60 和1∶80(v∶v)三种不同浓度的HEVC,并利用固态13C 交叉极化魔角旋转核磁共振光谱对HEVC 中的腐植酸类物质进行表征。种植后125 天采集植株,测定蒜瓣数量、鲜鳞茎和干鳞茎数量、蒜瓣直径和鳞茎直径等植株生长参数以及果实直径、硬度、酸度、锤度、辛辣度、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等质量参数。HEVC 中腐植酸类物质结构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肽以及木质素片段组成,解释说明了其对植物代谢刺激作用的原因。与对照处理相比,叶面喷施HEVC提高了果实的生产性、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叶面喷洒1∶40(v∶v)的HEVC 对提高果实品质、增加鳞茎直径和蒜瓣数量、改善果实内部品质最有效。因此,叶面喷施HEVC 有利于提高大蒜产量和果实质量。在小规模大蒜种植技术包中,可以使用HEVC 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李双

译自:Foliar application of humic liquid extract from vermicompost improves garlic (Allium sativumL.) production and fruit qua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cycling of Organic Waste in Agriculture,2019,8(Suppl 1):103~112

十二、利用烟酰胺和/或腐植酸提高沙土条件下蚕豆的生长质量和数量

在2014—2015年和2015—2016年连续两个冬季期间,在埃及El-Behira 省El-Nubaria 区国家研究中心的研究和生产站进行了两次田间试验,旨在研究叶面喷施5、10、20 mg/L 烟酰胺和/或5%腐植酸对沙土条件下蚕豆(品种“萨哈4 号”)品质和数量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5、10 和20 mg/L的烟酰胺和/或5%的腐植酸对收获的蚕豆种子的生长参数、光合色素、种子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一些生化成分(总碳水化合物、总酚含量、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均有积极的影响。单独地,烟酰胺处理比腐植酸处理效果更好,且效果随烟酰胺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处理是10 mg/L 烟酰胺与腐植酸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处理后单株干重提高了32.67%,总光合色素提高了113.2%,种子产量提高了110.16%,总碳水化合物提高了9.4%,总酚含量提高了0.33%,脯氨酸提高了24.83%,游离氨基酸提高了21.33%。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韩立新

译自:Enhancement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faba bean plants grown under sandy soil conditions by nicotinamide and/or humic acid application,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2019,43:28

十三、蚯蚓粪中的腐植酸对山竹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在山竹果实幼苗形成过程中施用腐植酸等促生长物质有利于促进其生长,养分的吸收和转运。本研究旨在探讨从甘蔗滤饼的蚯蚓堆肥中提取的腐植酸的不同施用量(0、2、20、40 和200 mg/L)对山竹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个处理7 个重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可促进山竹幼苗根系和地上部氮、磷、钾、钙、镁、硫含量呈二次速率的曲线增加,地上部锌、锰含量呈二次速率的曲线增加。施用腐植酸提高了山竹叶片Chla 和Chlb 含量,降低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回归分析表明,150 mg/L的施用量能够给山竹幼苗提供最充分的养分吸收,应推荐用于山竹幼苗的生产。蚯蚓粪中的腐植酸可为山竹苗期提供较好的营养。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袁晓娜

译自:Humic acids from vermicompost positively influence the nutrient uptake in mangosteen seedlings,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Tropics,2019,49:55529

十四、沙土条件下叶面施用堆肥水提取物、腐植酸、EDTA 及微量元素对葫芦巴植物生长的影响

叶面施用液体有机肥、堆肥水提取物、微量营养元素溶液(硫酸盐、EDTA 或腐植酸形式)对葫芦巴植株的株高和种子重量有极显著影响。在播种后35 天和70 天,除对照外,分别按7 个处理即单独的堆肥茶处理、3 种形式的微量元素各处理以及3 种形式的微量元素分别与堆肥茶1∶1 组合后的各处理对葫芦巴植物叶面喷施2 次。在第1 季和第2 季,硫酸盐型和堆肥茶组合处理的葫芦巴株高分别增加了48%和50%,腐植酸型和堆肥茶组合处理的葫芦巴株高分别增加了67%和69%,EDTA 型和堆肥茶组合处理的葫芦巴株高都增加了66%。两季硫酸盐型和堆肥茶组合处理的葫芦巴种子重量分别为63%和41%、EDTA 型和堆肥茶组合处理的葫芦巴种子重量分别为76%和50%,腐植酸型和堆肥茶组合处理的葫芦巴种子重量分别为90%和65%。结果表明:堆肥茶与几种形式的微量元素组合施用可使化肥用量减少50%,对葫芦巴的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韩立新

译自:Effect of foliar application of compost water extract,humic acid,EDTA and micronutrients on the growth of fenugreek plants under sandy soil condi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16:7799~7804

十五、热带酸性土壤施用腐植酸复合磷肥磷通量动态研究

土壤以高磷固定化为特征,被认为是巴西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磷肥与腐植酸复合是一种抑制土壤磷固定的替代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与石灰配合施用的效率或其对土壤磷动态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磷源和石灰施用下,砂质和粘质土壤中中等活性和非活性磷的变化。热带土壤使用200 mg/kg 磷(普通过磷酸钙和普通过磷酸钙+腐植酸)进行培养,对不添加磷和/或不添加石灰的两种土壤进行检测。培养60、90 和180 天后,检测活性、中等活性和非活性磷组分中的无机磷和有机磷。在非活性组分和活性组分之间存在磷通量,磷通量受磷肥和石灰施用的控制。在砂质土壤中,磷的添加明显促进了非活性组分到活性组分的转化;而在粘质土壤中,磷通量呈反向变化。土壤中活性组分减少导致的缺磷,主要与石灰作用有关。因此,腐植酸复合磷肥和石灰配施,可避免土壤磷的耗竭。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矫威

译自:Dynamic of P flux in tropical acid soils fertilized with humic acid-complexed phosphate,Journal of soil science and plant nutrition,2020,20:1937~1948

十六、高汞/腐植酸浓度比下,腐植酸与汞结合及其对汞胁迫水稻的影响

由于以往对陆地生态系统中汞与腐殖质迁移的研究具有非系统性以及植物体内汞积累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以腐殖质的主要成分富氧腐植酸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批量吸附试验和一系列盆栽试验,以研究在极端条件下,即高汞/腐殖质浓度比下,腐殖质对汞的结合及对水稻植株吸收汞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根据腐植酸的特性分析,其含有少量的硫,但仍可与汞结合。腐植酸与汞的结合是一个单层的化学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和Langmuir 模型,同时也验证了pH 取决于与高汞/腐植酸浓度比相关的离子强度。在盆栽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腐植酸与汞的协同作用。在高汞/腐植酸浓度比下,经毒性特征浸出程序的渗滤液中汞含量显著下降,相应的,暴露30 天后,所有处理均达到0.1 mg/L的标准(GB 5085.3-2007)。在50、25 和10 μg 汞/mg 腐植酸的浓度比下,施用腐植酸可促进水稻植株生长,表现为不同器官鲜重的增加。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积累方面,根际微生物和根中的有机酸将腐植酸降解为小分子,使植物通过根的维管束吸收腐植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汞在植物体内的转化。但考虑到土壤有效汞含量的下降,水稻成熟期根系、秸秆和谷粒的汞含量均低于单独汞处理。腐植酸显然对汞有直接影响,对在极端条件(非常高的汞/腐植酸浓度比)下暴露于汞的植物有间接影响;因此,高汞/腐植酸浓度比下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值得进一步研究。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韩立新

译自:Effects of mercury binding by humic acid and humic acid resistance on mercury stress in rice plants under high Hg/humic acid concentration ratio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2020,27:18650~18660

十七、叶面施用腐植酸及部分关键生长调节剂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为了评估腐植酸和水杨酸(SA)、赤霉素(GA3)和抗坏血酸(AsA)等3 种潜在生长调节剂对干旱胁迫下甜菜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田间试验。主要地块包括3 种灌溉制度:充分灌溉、60%田间持水量(轻度水分胁迫)和45%田间持水量(重度水分胁迫)。叶面施用腐植酸、SA、GA3 和AsA 划分为次级小区。两种干旱胁迫均导致根系产量、糖含量、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和叶面积指数下降。相反,干旱胁迫导致甜菜植株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脯氨酸、甘氨酸甜菜碱、丙二醛和过氧化氢水平显著升高。叶面施用腐植酸、SA、GA3 和AsA 可合理地提高酶促和非酶促抗氧化剂以及有机渗透剂的活性/水平。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源施用腐植酸可以有效地使糖植物在干旱易发地区茁壮成长。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矫威

译 自:Influence of foliar-applied humic acid and some key growth regulators on sugar beet (Beta vulgarisL.) under drought stress: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sugar yield,Sugar Tech,2020,22:765~772

十八、利用AquaCrop 作物模型模拟芝麻在有限灌溉条件下对高吸水性聚合物和腐植酸的响应

用水技术对芝麻生产性能的影响还没有通过任何模型进行量化评价。为此,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干旱地区芝麻对有限灌溉的响应。试验设置为灌水水平(亏灌和灌满,分别为DI 和FI),施高吸水性聚合物(80 kg/hm2)、叶面施腐植酸(6 kg/hm2)和对照,按分条裂区设计。灵敏性分析证明了AquaCrop 作物模型在模拟土壤含水量、芝麻冠层覆盖和最终产量方面的稳健性。生物量[R2=0.92,模型性能指数(EF )=0.87]和种子产量(R2=0.88,EF=0.85)的模拟结果令人满意。模拟生物量(7.3%)和种子产量(6.9%)的标准均方根误差值以及其他模型评价统计数据证实了该模型在研究应用中的潜力。模型模拟水分利用效率(R2=0.70)和收获指数(R2=0.61)的精度略低于种子产量和生物量。亏灌+高吸水性聚合物处理的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表明:在缺水条件下应用高吸水性聚合物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有效的替代方案。在高吸水性聚合物和腐植酸作为生态投入条件下,种子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实测值与模拟值略有差异,且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高吸水性聚合物和腐植酸投入在干旱地区对提高芝麻作物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的效益。

译者: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袁晓娜

译自:Using the AquaCrop model to simulate sesame performance in response to superabsorbent polymer and humic acid application under limited irrigation condi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2020,64:2105~2117

猜你喜欢

腐植酸叶面磷肥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2021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花生增产巧喷磷肥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2019 年腐植酸文献检索
叶面施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中腐协首次发布5个协会标准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