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智慧水土保持发展分析
2021-12-02张群
张 群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站,甘肃 定西 743000)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发展进行了精准定位,力求以质量变革、建设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为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对智慧水土保持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智慧水土保持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智慧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起步较晚,没有得到充分应用。智能决策系统有待建立与完善,在数据智能化分析、处理、加工方面缺乏实时监控的数据,智慧水平较低,对水土保持行业管理体系没有起到有利的支撑作用。系统界面缺乏直观性与便捷性,不便应用操作,没能将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采集技术应用其中,难以支持水土保持监管全过程数据管理需求。在信息存储与传输方面相对落后,造成存储能力不足、传输速度缓慢的现象,智慧系统难以得到全面充分的应用。
1.2 缺乏数据支持应用效率低
水土保持基础数据不够完善,尤其是在矢量数据与历史数据方面十分匮乏,数字化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设备没能进行及时更新,没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在数据采集方面应用的方式存在滞后性。微型遥感影像缺乏时效性,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数据。大数据分析功能不完善,不能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必要需求。
1.3 基础薄弱技术短缺
相关制度与标准不健全,基层水土保持部门工作人员与技术支持相对薄弱,在没有各种终端设备与无人机的情况下,信息化应用能力十分低下,系统应用、数据采集与录入具有较大的难度。未能建成有效的共享机制,由于经费不足,制约了智慧水土保持工作速度与持续发展情况。
2 智慧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方法
2.1 发展内涵
智慧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从而将水土资源保持提升到信息化发展阶段,为水土保持创新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与支撑,促进水土资源保持质量能够有所突破,解决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新矛盾,为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满足当下人们对环境及生态的需求与期望[1]。
2.2 发展思路
将质量放在首位,重视效益,要树立品质发展意识,从以往量的发展准变为质的发展,保持智慧水土保持建设质量与发展水平。全面实施对智慧水土保持的应用,提升效益与效率,从而带到动能提升,促进水土保持质量的高速发展。重视对信息的应用,以水土保持信息化当前的技术水平为基础,提升信息系统完善建设,提升数据采集的规范性与规模,逐渐健全并完善数据库,加强大数据分析,推进智能化应用。加大对水土保持智慧平台研发力度,建设智慧处理与智能决策系统建设,实现水土保持智慧化管理,促进现代化发展。加大协同力度,加大与信息部门之间的协调共建,充分发挥出信息部门的优势,促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速度,从而强化信息支撑与保障。加强各级水土保持部门的协同共建力度,做好沟通衔接关系。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各部门之间交流合作[2]。
2.3 发展目标
促进人力、机械、物理资源融合,建立全部要素根治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高效水土保持信息网络系统、高度集成的水土保持大数据体系,保证有效的水土保持制度标准体系,有效提升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建设水平,提高水土资源保持工作效率,全面促进水土保持智力体系朝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3 智慧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路径
3.1 全面强化信息系统
全面强化并完善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具备功能健全、界面友好、容易操作的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其他网络产品建立对接关系,实现万物互联。大力提升网络运行速度,逐渐向融合、移动方向发展,满足现实发展需求。加强对信息化系统应用效率,逐渐向水土保持工作网络化方向发展,通过网络平台解决各项社会服务。
3.2 全面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
加快速度建立水土保持数据库,划分水土保持要素,进行基础图斑入库与拓扑管理,将历史数据、专项数据与矢量数据等录入数据库中,建立信息数据资源全面完善的数据库。持续提高数据采集现代化与智能化应用效率与使用范围,扩大基础工作数据录入,强化水土资源数据保持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建立水土资源保持一体化建设,每隔一段时间发布相关数据信息。加强数据资源利用与创新,建立全新的水土保持工作方式[3]。
3.3 完善监测系统
建立空间地面一体化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立监测预警预报系统。促进水土资源流失、水土资源保持违规、综合治理、定位观测与水土保持普查等监测工作,将水土资源监测范围扩大到全部地域、全部要素。对特殊地区与重点项目进行智能化远程监测,实现水土保持工作智能化动态监测,提高人工智能的应用效率,深化对智能软件与智能系统的应用与学习,提升水土保持监测智能化水平与运行效率。进一步优化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工作,提供工作的覆盖范围,实现现代化监测方式。加强监测计量制度建设,提升监测专用设备质量,提升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4]。
3.4 全面智能化方向发展
加大力度推进水土保持智能化应用,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可见性与清晰性,积极建设水土保持可视化系统建设,利用智能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与操作,并且极大力度开发支持水土保持智能决策的相关系统,建立预警预报功能,提升智能服务效率,建立能够对任意区域内水土保持要素都可以随时查询的服务功能[1]。
3.5 全面完善制度标准
加大智慧水土保持供给建设,加大对管理层的设计研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规范标准。水利部门要制定智慧水土保持总体方案,制定推进智慧水土保持发展意见,制定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办法,促进数据制度建设。补充、完善水土保持信息化与智慧化的各种类型标准与规范,以统一的工作标准,满足发展需求[3]。
3.6 促进相关产品研发
加大力度推进水土保持智慧产品研发,加大智慧产品应用范围,通过智能化产品推进高质量智慧水土保持工作发展。积极推广水土保持管理系统应用APP、水土流失现场快速识别分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智能解释翻译等产品开发,加大力度研制泥沙径流自动化检测仪器、集沙仪等用于水土保持流失监测的设备,并开展设备计量检测工作。
4 甘肃定西水土资源保持手段及取得的成效
安定区将商品草开发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发产业的有效手段,培育成熟了一批“自身实力好、加工能力强、产品适销对路”的草品加工企业,生产草粉、草块、草颗粒等干草系列和青贮裹包饲草等丰富的草品,产品除了满足当地和周边需求外,销往全国各地。一方面使当地和周边的牛羊饲用了优质安全的饲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有效推动了草畜一体。截至目前,全区牛羊为主的草食畜饲养量达90万头只,草畜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相关部门的组织带动下,全区参与到草业种植中,以合作社的形式与多家企业共同进行草业开发。全区有大面生牧草床,每年生饲用作物产量大且稳定,并且培育出多家具备成熟加工能力的草品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加工能力强其生产力常年保持稳定状态。草业产品不仅能够为当地及周围地区提供充裕的产品,还可以销售给国内的各大牧场,全国各地有牧草需求的地方都有安定牧场。草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贫困人群收入增长,改善了当地经济环境。草业开发有效调优了农业结构,使区内撂荒耕地得以有效利用,一年生饲用作物和马铃薯有效对接轮作倒茬,全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基本形成,加快了‘以草带畜、以畜促草、草畜一体’的进程,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安定区有序实施草业开发所达到的良好效果。
如今,草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空间最大、助推脱贫效果明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恢复生态的主导产业,全区草食畜实现了由“生存型、生长型”向“需求型、营养型”的根本转变,出栏率增长较快,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牛羊出栏率较5年前同比增长15.5%,显现了强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全区草牧业总产值大幅度提升,人均牧业可支配收入也显著提升高,实现了草多、畜多、肥多、粮多、钱多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高质量发展视角下智慧水土保持工作的深入发展,能够对水土治理区域范围内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方案实现全面的监测,能够以智能化管理方式处理提前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与预判,从而做好各项水土保持工作,以智能化管理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水土保持工作质量与效率,当前甘肃定西水土保持工作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大力发展草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