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慈禧开火车的人

2021-12-02山西柳林

金秋 2021年1期
关键词:太后机车列车

※文/山西·柳林

张美生于1876年8月24日,卒于1968年。

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通车,幼年的张美第一次见到火车,感到既新鲜又亲切。那些管理铁路的英国人闲暇时爱聚在海河边上打网球,住在附近的张美站得远远地看稀罕,有时还帮他们拣拣球并慢慢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对话。13岁时,他进了京奉铁路机务段传习所擦大轮、做小工,憧憬着有朝一日自己坐在司机棚里神神气气地操纵机车。18岁时,个头1.90米且长得英俊、剽悍、气宇轩昂的张美以娴熟的开车技术顺利地通过了英国人严厉、苛刻的考试,成为中国的第一代火车司机。

当时,铁路伴随着现代文明和生产力的发展渐在中国落地生根,恰逢德钦二公主随外国公使出国归来,向太后讲了坐火车的种种好处,说服太后无论如何要开开洋荤,慈禧自己也很想过一次坐火车的瘾。于是便花了一笔惊人的巨款,从外国铁路公司那里买来了一列“御用列车”,决定乘火车去奉天祭陵。谕旨传下,有廷臣奏章说:“中国自尧舜以来的历朝帝王,未有乘险象环生之火车者,况皇太后春秋已高……”太后把奏章撕成碎片,很恼火地说道:“因为从前的皇帝没有坐过火车,现在我就不能坐吗?”

圣驾乘火车东行的旨意已定,车由谁来开呢?外国人开车,太后信不过,她执意要叫太监去担当行车司务。大臣庆善费了好多唇舌,才说服了太后让工役开车。经过一番周密的安排和挑选,开车的重任最后落在了张美肩上。当时任宣抚使的盛宣怀亲自召见张美说:“你这次开火车送皇太后责任重大,不可有半点闪失。此次东行不但你全家性命,连我的身家性命和前程也全包在你的身上。为办这份皇差已耗资近三百万两白银,成功、失败全在你的身上了。”随后还把-件太后赐下的黄马褂和一双朝靴交给了张美。

慈禧、光绪、隆裕、瑾妃等一到车站,等候在此地的王公大臣及铁路官员黑压压跪了一片,英国公使、京奉铁路车务处长佛里,原先是行举手礼,见众人统统跪下,不由自主地也跪了下来。太后来到车前,慢慢仔细观看,随后命令车前进、后退,反复多次,并询问车里为什么会有蒸汽,是什么东西在推动轮盘,火车为什么不能在平地上行驶而必须在路轨上跑等问题。

慈禧太后有一种习惯,每当她驾临任何地方,必须是她第一个走过去。所以太后上车前,大臣便把车上所有的工役一起赶下车来,把他们引到一个看不见太后的地方,齐齐整整地跪着低下头静候她上车。只有担任机车司机的张美是个例外,他可以端坐在驾驶室里随时准备操纵机车。这列御用列车,一共挂了16个车厢,并全部改漆成代表皇族的黄色。火车每次开行,必须得到太后许可,太后再三训谕,机车上不准鸣汽笛,车站也不准鸣钟。当时只有机车有制动装置,每节车上没有刹车设备,列车的开、停、快慢、闯坡和遇到紧急情况的处理,全靠司机娴熟的技术和经验。

御用列车上设有“内务府”,庆善任内务府大臣。太后车上,前半部拦成卧室,红木大床前设搁脚凳,后半部是“小朝廷”,4只大花瓶插着鲜花,分摆在四角。地上是两寸厚的天鹅绒地毯,车窗开得很小,中间车壁的空隙上加钉许多式样不同的小架子,安放着太后的珍宝。紧跟御用车后还有一列兵车,只要太后的车一停,几百名武装整齐的禁卫军就爬下来,悄悄地在列车四周警戒放哨。

午后4点,太后的御用列车终于岀发,用了两个多小时,行了十几公里。第二天清晨,列车到达天津站,新搭的月台上铺黄沙,设置了灯彩辉煌的芦棚,袁世凯跪迎接驾。太后从车上走下,乐队奏起了《马赛里斯歌》。知道内情的人都为此捏了一把汗,倘若太后知道奏的是外国国歌,怪罪下来吃得消吗?好在太后觉得热烈体面就行了。袁世凯趋身向前托一对鹦鹉对太后奏道:“奴才畜有鹦鹉一对,乃是特地打发人从印度那里觅取来的,为的是要贡献给太后赏玩,以见奴才一片孝心”。只见那鹦鹉不用笼,脚上各扣一条绝细的镀金短链,短瞬间一只高叫道:“老佛爷吉祥如意”。正当人们窃窃私议、惊讶不止时,那另外一只忽又喊道:“老佛爷平安!”这一对鹦鹉把太后乐得合不拢嘴。从中,也可以看出袁世凯的一片苦心。

第三天列车到达山海关,太后乘着鸾舆在城内兜了半个时辰,又被抬到山顶。太后望着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发出一种得意的微笑,她自言自语地对身边的人说:“当初,这一条长城原是为着要把我们隔绝在外面的,然而,现在我们已经到里面来了,而且还站在这里眺望着它。我想,这是谁都不曾想到的……”此番东行祭陵,原本预定到长白山祭山,因钦天监占卦不吉,只好取消了念头,同时她又担心京城不宁,故去了奉天故宫后便催促一应随员立即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后,太后传下谕旨,司机操纵平稳,车上摆设的古玩珠宝和花瓶无一震动,赐司机张美白银三百两,并封官加爵。张美收下白银叩谢太后圣恩后坚称:“本乃一穷工人,劳作惯了,望太后开恩,准予离京回铁路继续开车,感恩不尽。”当时有不少人花钱买官,张美有官不做,甘愿当工人的举动,在铁路内外一时传为佳话。

1905年,修建京张铁路遇到了重重困难。当时张美在那一带铁路上开车,跟詹天佑很熟悉。在八达岭隧道开凿、双机车牵引爬坡及车辆之间挽挂等方面,詹天佑和张美等人经反复试验,最后凭着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全线通车,一时举世震惊。张美有一次在脑海中闪现了道教的太极阴阳图,接着又从西方人相见时握手的这个动作中受到启示,他想如果两个车辆的相接处采取半圆自动闭合的钩头连接,不就能解决问题吗?张美将自己的想法和构图向詹天佑一讲,即得到同意和采纳。经过一番研究和实验,使“自动挽钩”这一发明在中国和世界迅速得到推广。

此后不久,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制造成功,张美成为了中国人开中国火车的第一人。之后,张美被留在张家口机务段担任司机并由司机逐步升为公务员(相当于副段长)。1924年,直奉战争后,张宗昌任直鲁联军司令。那时,张美已调到济南机务段任段长。张宗昌很想让张美当他的铁甲团团长,便设宴劝张美入伙,他拍着张美的肩说“一笔写不出俩张字,本帅我看你是个人物,跟我干吧”。可张美光喝酒就是不往正题上扯,最后则假装醉酒。之后张宗昌又对张美进行了威逼与恫吓,张美则直闯大帅府,面见大帅后慷慨陈词道:“恕我直言,不是我不愿当这个团长,其实我还是为大帅你着想啊!我在铁路上当段长,你的铁甲车坏了,需要修理找个配件什么的,咱说了算,我离开了铁路,你铁甲车有什么问题找谁去?何必把这条路堵死?请大帅三思。”张宗昌在客厅里走了两个来回,最后哈哈大笑说:“好小子,你真行,本帅这回就依了你!”

后来,张美为了躲避坏人的迫害,携夫人、儿子来到了哈尔滨。当时正值中东铁路召开由俄、中、英、美4国专家参加的会议,研究从东北满洲里到苏联西伯利亚的铁路一面坡段的爬坡问题。张美应邀参加会议,并向专家建议:机车爬坡打飞轮时,应启动沙管向钢轨上漏沙子,摩擦力增大,车轮就不打滑了,还应根据线路坡度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放沙,只要操作得法就能闯过坡道,关键在于司机的技术。随后张美同出席会议的专家一起来到一面坡底,亲自上车做示范,果然证实了他的论断。当中东铁路高级官员知道张美来此避难没有工作时,立即聘请他任中东铁路总视察,铁路运输中的一切技术问题由他全权负责。

1931年,“9·18”事变爆发。在日本人开进哈尔滨的第三天,宁死也绝不为日本人卖命的张美将家人作了妥善安排后,带着小儿子取道天津,辗转来到北京。京张、胶济两个铁路局争相要张美,后被委任为张家口机务段段长。抗日战争中,张美和家人颠沛流离到包头、大同、商丘、株洲,最后来到全县。全县是广西铁路交通的命脉,日本人为了阻止中国抗战物资由此运往前线,便把株洲至全县一带的铁路轰炸得一塌糊涂。张美在两三天的时间里招募了几百名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开始了恢复运输的战斗。经过一周的日夜奋战,瘫痪在株洲至全县的数百辆机车、上千辆车皮被清理好后全线通车,将大批抗战物资送往前线。

北京解放前夕,张美又回到张家口,任张家口机务段段长。当他得知国民党特务机关掌握了一部分潜伏的共产党员的名单后,立即悄悄通知黑名单上的人到自己的办公室开会。他神情庄重地说:“伙计们,工友们,你们现在处境危险,今天晚上务必离开段里,有什么困难提出来,我帮你们解决。”在张美的掩护下,这部分共产党人连夜平安撤走了。全国解放后,国家和铁道部对张美这位德高望重的铁路老前辈非常敬重,先后任命他为铁道部机务处处长、铁道部机械总工程师、技术顾问等,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优厚的待遇。

猜你喜欢

太后机车列车
城际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黄太后”驾到
穿越时空的列车
温馨列车
“周恩来号”机车连续40年投入春运
DF8BI内燃机车整车称重调簧工艺适用条件研究
机车英雄
在塞纳河畔遇见的“他”邂逅机车收藏家Hector
太后是个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