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案例分析
2021-12-02肖恒元
肖恒元
(扬州大学商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0)
1 引言
2007年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高速发展,在连接小农户和现代大市场,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产品质量、管理方法、财务制度等不规范问题,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规范发展。
在去年年末刚结束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对2021年中国“三农”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提出必须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全面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江苏农民合作社的规范发展的优秀案例,从中提炼可复制、可操作的经验,对于促进江苏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进而推进全面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关于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陈秀丽(2017)提出了在当前农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模式和规模大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需要,并认为原因在于农民的参与意愿不强、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内部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等三方面问题。刘开华(2019)以重庆农民合作社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总结出了农民合作社的三种经典模式,同时也得出了现阶段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社员利益分配不均衡、监督激励机制不全面以及农民合作意识单薄等问题。韩志国等(2019)针对农民合作社较为严重的“僵尸社”、“空壳社”问题,提出了三次筛选法。
2.2 关于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的研究
张文伟(2017)通过分析云南省建水县面甸腾飞合作社十年来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离不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扶持、强化服务和培训以及实行政策优惠等四个方面。周春慧等(2018)基于COSO内部控制框架研究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得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主要受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这五个要素的影响。张曾(2019)基于一个产粮合作社的调查后得出构建有利于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需要农民合作社建立以服务社员农户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
本文从江苏省农民合作社的优秀案例切入,总结提炼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方法道路,探究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期完善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
3 案例介绍
案例一:江苏南京市高淳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
南京市高淳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扩大服务内容、试点股份合作、量化成员股份、共建乡村振兴等方式进一步规范化建设,激活乡村发展动力。
(1)扩大服务内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睦涧村为了进一步扩大农民生产收益,村集体先后组建了4个合作社,但随着部分合作社空壳现象或功能冲突等问题的出现,在2014年该村将另外三个合作社并入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实体。
(2)试点股份合作机制。合作社开展综合社试点,实行股份合作。一是集体领办,二是成员封闭,三是出资形式多元化。同时为了保障农民合作社社员股份安全,责任明确,在2014年时合作社通过整合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章程,到工商部门变更登记。
(3)明确量化成员入股资产。合作社成员主要分为三类,三类成员分别通过不同的形式入股,并做到资产量化,账目明确。一是村内集体经济通过土地和资金的方式作为团体成员入股,二是本村普通农户通过农地流转入股,三是以直接出资入股的本村农户。
(4)村社共建,助力乡村振兴。合作社与当地村委会分工合作,相互支持,通过村社独立、党建强社、设施兴农和文明共建等四种方式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案例二:阜宁县沟墩禽蛋专业合作社
江苏省阜宁县沟墩禽蛋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3年6月,在近20年的运营时间里,该合作社不断探索与发展建设之路,在规范办社的同时试点资金互助机制,同时利用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合作社规模,实现发展。
(1)民主管理,规范办社。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根本遵循,突出合作社章程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规范办社兴社。近几年合作社制定完善了各种制度,突出服务,提高效益。同时合作社章程规定,持股成员分为基本股成员和身份股成员,入股成员为持基本股成员,参与股金分红,其他成员持身份股,按交售蛋品量返利。
(2)开展成员资金机制。该合作社曾开展过内部资金合作,靠社员自身的资金链解决产业生产发展扩大的经济需求,优先解决本社成员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社员资金互助的效果很好,同时扩大了农民合作社的规模。
(3)打造品牌,扩大合作社规模。“大瑭”商标是该合作社在2005年申请注册的商标,依靠本身高品质的农产品以及优秀驰名品牌的加持,“大瑭”鸡蛋的销量持续增加,产品逐渐向邻区销售,也有很多消费者慕名而来购买或者批发,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尝到甜头的社员们也进一步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
案例三: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
戴庄村位于句容市最南端,地处句容、溧阳、溧水三县交界,原先的戴庄村较为贫困,近年来,通过村社合一的带动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已经大为改善。
(1)“村社合一”合作共建。根据民主建设的要求,该农民合作社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村党总支书记当选理事长,村会计当选为监事会主任,全村的经济来源依靠合作社收益。
(2)模范带头建设,提高农民收入。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业专家赵亚夫作为该农民合作社的带头人之一,他以农民合作社顾问的身份加入该社,他所创立的“戴庄模式”使得社员和农民对他充满信任,该农民合作社也因此获得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财政支持,之后当合作社发展进一步步入规范化,也有了固定的收益机制,参与其中的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提升,全村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高了起来。
4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上述的三个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其得以规范发展的成功之道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
(1)打造亮点品牌,保证产品质量规范化
合作社通过对品牌的建设,既可以在获得政府的政策扶持、技术推广以及示范带动下得以持续发展,又可以倒逼合作社和社内成员建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产品的生产模式,同时规范化产品质量认证。
(2)强化财务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化
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是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既可以依法依规维护权益,也可以保障社员收益,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要增强合作社的吸引力、凝聚力,需要保证盈余分配的合理化,这就要求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从如何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入手,实行生产与返利相结合。同时也要加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民主管理机制建设,让社员参与到事务管理中来。
(3)提高综合效益,突出特色服务规范化
在农民合作社的产业发展中,为了提高综合效益,农民合作社必然要从自身出发,提高服务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做到产前提供统一标准的种苗、幼禽等,提供专家或大户的技术指导;产中规范养种标准,提供统一饲料、肥料,并在供药防疫给予支持;产后提供市场信息和供销平台等。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分析本文所研究的三个江苏省农民合作社优秀案例,不难发现,农民合作社想要做到持续发展,规范化建设是必经之路。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市场机制建立规范化。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做到工商注册登记率均达到百分之百,加强农民合作社有办公场所、有管理制度、有社务公开、有规范财务、有档案保管建设,合作社组建上要规范化,要真正体现为成员共同投资的组织;要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构建分配机制;要加强农民合作社与乡村振兴的连携互动发展机制;要加强农民合作社联社的培育,在更高层次上规范提升合作社发展。
(2)推动农村金融规范化。推进针对农民合作社的金融保险业务建设,优化本地乡村金融网点布局和功能。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优秀农民合作社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拓宽针对农民合作社的保险保障范围,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农民合作社保险优惠效应,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3)产品管理监督规范化。农民合作社在加强对自身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农产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关政府部门也要合理运用法律的手段推进管理和监督工作,严格执行现行涉农法律法规,在规划编制、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