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象学视角下学习“烦躁”行为的个案研究

2021-12-02熊登秀马骏骙

中小学德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小涛心理家长

◎熊登秀 马骏骙

《辞源》有云,“烦,闷也;躁,动也,扰也。”近现代多从医学和心理学领域来形容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指人心境不良,觉得事事不如意,不顺心,想发脾气,或者因此而焦躁不安,坐卧不宁。[1]实际上,烦躁属于一种正常的情绪状态,但长时间因烦躁心理而引起的烦躁行为则不正常,因为烦躁行为会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与学习。比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烦躁行为如成为了一种常态,一般家长和教师在面对这一行为时,起初会视而不见,认为这是孩子学习压力大,抒发情绪的正常表现,因此采取包容的态度;而时间久了,会认为孩子有意逃避学习,从而试图采取惩罚措施以纠正其行为。这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烦躁行为的不正确认识而引发的教育问题。那么,我们对此应怎样看待并正确应对?本研究拟采用案例分析法,从现象学的视角,探寻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再对症下药,采取正确的措施引导孩子摆脱困扰。

一、学习“烦躁”行为的案例呈现

小涛(化名)是一名初中生。他由母亲一手带大,父亲长年在外务工,有一个大8岁,在外地上大学的哥哥。小涛母亲虽然一直在家陪伴小涛,尽可能地安排好其生活起居,但在学习上却无能为力。目前小涛已进入初中二年级,学习和生活上出现了很大变化,只要老师和家长提到学习,他就会非常反感和烦躁。

小涛妈妈反映,前几天她又被约谈了。班主任因为小涛学习成绩再次下滑,想了解具体情况,但是每次沟通效果都不理想。起初小涛还稍有敷衍的回应,之后就很不耐烦,甚至最后对老师言辞失敬,情绪非常激动。对此,老师很无奈,所以联系小涛母亲,希望家校合力,一起帮助小涛。

老师告诉小涛母亲,小涛的成绩平时一直保持在班级中游,但自从进入初二以后,成绩下滑严重。任课老师也多次反映小涛不认真听课,常与班里的几个问题学生嬉皮笑脸,扰乱课堂秩序。班主任认为小涛还有提升成绩的可能性,且升学考试在即,希望劝诫其改变态度,不受干扰,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来。但事情的发展并不顺利,小涛甚至反其道而行,联合几个问题学生与老师对抗。小涛妈妈感同身受,想起前段时间和小涛在家吃饭时说到学习问题后,一言不合就立马起身回房间去了。后来发现小涛对着书本在吸烟,妈妈问为什么,小涛说:“我看见这些东西就烦,吸支烟可以舒服一些。”

班主任为了解小涛的情况,甚至打电话联系远在外地上学的他哥哥。小涛哥哥却说,他眼中的小涛似乎不同,小涛对待亲戚朋友非常有礼貌、热情,不像是他们描述中的那种脾气乖戾的人,学习上可能遇到了麻烦,但也无法理解会出现顶撞老师、吸烟解闷的情况。

二、学习“烦躁”行为的现象学解读

胡塞尔基于探究纯粹哲学的目的而提出了“回到事情本身”的研究方法,主张“我们应该通过一种特殊的反思把我们的目光转到现象在各个方面所剩留下来的东西上去,去直观它的本质”[2]。简单地说,就是倡导研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

(一)顶撞师长:降低外界要求

从小涛母亲和教师的谈话中可以发现,敷衍、不耐烦、情绪激动、对抗这些词频频出现,似乎在他们口中的小涛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坏孩子”。这是对其外在行为进行的界定和评价,但是这些评价常常比较片面,只看到了行为的表现,而对行为背后隐藏的意义少有了解。相反,现象学认为人文科学是对生命的或存在意义的研究,它试图描述和解释这些意义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3]所以,在面对小涛反常行为的问题上,不能武断下结论,既要留心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又要想方设法地对其行为意义进行分析。否则,一味地用外在标准约束学生,不仅治标不治本,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并导致情况恶化。

案例显示,父母和老师与小涛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冲突,这属于行为结果,而行为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将关注的焦点扩大一些,从矛盾产生的原因入手。语言冲突总是有一个过程的,开始时对老师和父母的劝说小涛还是听从的,这表明他想要通过这种顺从的方式去满足老师与父母的期望。然而,在成绩一直下滑的状态下,虽然小涛努力保持顺从,但老师和父母的语言不仅没有缓和,反而更加严厉。从父母老师的角度看,他们对孩寄予了较高的期望。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与老师的期望过高,自己无法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于是形成较低的自我效能感。这契合了马库斯提出的“可能自我”的理念,即如果一个人对于成功的期望价值很高,并且有着积极的情绪反应,那么他将有可能继续向目标努力;如果期望价值很低,而且情绪反应很消极,那么他可能最终会放弃目标。很明显,案例中的小涛属于后者,他在这种高期望值和低情绪反应之间形成了内心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正是在这种前提下与父母、老师产生了言语冲突,表明小涛的顶撞是想让老师和家长意识到“我”本来就与你们所期望的“好孩子”不同,你们不能要求“我”做到“好孩子”的标准,这样他们就会降低对小涛的标准,从而减轻因学习成绩不佳带来的焦虑感。所以,小涛的顶撞行为背后是一个中学阶段的未成年孩子对于家长和老师高期望所做出的回应,目的是缓解外界环境施加的压力。

(二)对抗老师:维持内外平衡

从案例中还可以注意到,在教师提醒小涛不要和另外几个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打成一片”时,小涛不仅没接受提醒,反而变本加厉。为什么小涛会与老师的要求逆向而行呢?现象学理论也许会给我们答案。格拉瑟在《了解你的学生》中说:“外在世界所发生的一切绝对无法迫使我们做任何事,我们的行为,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满足自我需求的最佳尝试。”[4]实际上,小涛与老师教导相悖的行为背后正是行为主体满足自身需求的表现,因为当小涛的学习成绩无法达到老师与家长的期望时,小涛选择以顺从的方式解决他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正面冲突。久而久之,小涛发现老师和家长无视自己所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努力,反而对小涛实施更大的压力,这种施压的方式刺激了小涛内心脆弱的地方,所以小涛对老师和家长的这种做法因为反感而变得异常烦躁。他想通过和班里所谓的问题学生交往来暴露自己人际交往方面的缺点,掩饰自己成绩方面的缺陷,以转移家长、老师对他成绩方面的关注。也就是说,当儿童发现与成绩不佳的儿童在一起玩耍可以有效地规避老师与家长的施压,还可以掩饰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的缺点,从而在根源上消除老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要求,这时的儿童就不会在现实的自我与内心的自我之间产生冲突,不仅减少了内心的焦灼感,还维持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平衡。

(三)吸烟厌学:排解内心焦虑

案例中小涛母亲发现小涛对着书本吸烟,询问其原因时,说吸烟可以令自己更加舒服。实际上,根据科学研究,初学吸烟的人因为方式的不当并不会产生放松身心的效果,甚至会感到呼吸困难。那么小涛为什么会如此解释呢?弗洛姆在《自我的寻求》中说:“每件东西就其本身而言,都是争取维持自身的存在。人,他的功能与目的和其他任何东西没有什么不同:维持自己并坚持自身存在。”[5]小涛知晓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成绩对他而言是多么重要,家长和老师同样期待小涛能获得优秀的成绩,但就小涛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无法改变现状。这种内心的焦灼感急需要排解,作为一名未成熟且发展中的人,老师与家长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一味地去要求学生达到那些对于他们来说永无止境和遥不可及的目标,会让学生在这些外界标准的催促下产生焦虑感,因而为了排解自我内心的焦虑,会选择可以排解内心焦虑的方式。在这个案例中,小涛选择了吸烟这种方式来转移自我的注意力,短暂地逃避学习成绩给他带来的压力。其实吸烟对于小涛来说在生理上并不能产生轻松感,但是在心理上,小涛认为自己抽了一支烟之后心中的压力就得到了释放,存在一种自我排遣的心理。

三、学习“烦躁”行为的针对策略

经过现象学视角的分析,小涛顶撞师长、与问题学生结伴扰乱课堂秩序以及抽烟等一系列行为,反映出小涛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极度不适应而产生的焦躁心理。小涛也在急切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与外界的规定产生了摩擦,让问题为之扩大。作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工作者,应有针对性地利用心理学理论来处理问题。

(一)合理期望,明确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self-schemate)概念是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由黑兹尔·马库斯所提出,认为自我图式是个体对源于过去经验的自我认知类化,能够组织和引导个体在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6]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认识,个体会在自我图式的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同时受自我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延伸。回到上文案例,小涛常年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爸爸常年在外务工,且与外地上学的哥哥年龄相差大,可以说小涛离开了学校几乎没有可以交流学习的人,加上小涛在学校成绩之前一直处于中游,属于最让老师放心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处于初中阶段的小涛在学习上接受到的评价较少,信息输入的欠缺导致小涛没能有效地建构起清晰的自我图式,所以当小涛受到批评时,会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将自己与外界要求的成绩优秀的孩子相对立。因此,家长和教师首先最需要做的是纠正小涛不成熟的认知,遵从小步子原则,采取鼓励式教育,让小涛在表扬声中建立其自我认知——偶尔的成绩波动属于正常现象,“我”可以通过努力得到老师家长肯定。

(二)勿贴标签,留意行为表现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坦南鲍姆等提出了“社会标签理论”,认为社会通过各种方式给“罪犯”贴上了标签,导致其逐渐完成了自我认同,让某种现象成为了问题。[7]这一理论反映在教育上,则是教师和家长被学生某些偏离规范的行为所激怒和感到失望,武断地给学生冠以“差生”“问题学生”和“后进生”等称谓,殊不知这些带着情绪的处理方式不仅伤害了学生自尊,而且让学生开始对自己产生质疑,认同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比如小涛的母亲和老师在教育小涛的过程中受主观情绪的影响较大,当小涛与自己期望的方向背道而驰时,怒不可遏,认为孩子管不住了,以惩罚的方式给他们贴上“青春叛逆期”“问题学生”的标签。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推卸责任的做法。不去思考受教育者出现问题的原因,而将其非常规行为统统归结为孩子自身的问题,这反映出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能力有限,且思考方式存在误区。因此,社会标签理论启示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孩子的烦躁或不合规矩的行为时,应做到少说多留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如临大敌,妄下结论;将教育的视野扩展到孩子的整个教育生涯中,以方向作引导,而不要以规矩作要求。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接近成年人,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意图,其某项外在的行为表现都带着多种心理活动,如果不甚了解就过度干涉,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容易激化矛盾;但如果教师能够客观地分析,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对教师有所信赖,认识到教师的所作所为是在帮助自己,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由此渐渐形成一种良性的师生沟通。

(三)积极引导,提升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理论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关于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对待任务、绩效和成功的一种积极状态的理论。[8]心理资本和经济、人力等资本一样,可以进行测量、开发和管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知道,小涛吸烟的行动意图是为了排解内心的焦虑,这从另外一面反映出小涛的心理资本薄弱,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在挫折面前没有合格的韧性。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利用小涛遇到的挫折去提升其心理资本。比如教师可以帮助小涛设置可行的学习目标,在完成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外在帮助,达到目标后尽可能地引导小涛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于自身的努力,从而提升小涛的信心和勇气。家长则可以在小涛遇到困难时,与其共同分析困难的原因,探究问题的本质,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当个体情绪低落的时候,学会用积极向上的活动转移其注意力,比如运动和聊天,避免孩子在正常的情绪排遣时选择吸烟这种错误的方式。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建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家长和教师长时间引导,但当心理资本有了一定基础之后,孩子在未来的挫折中便可以自我反思,自我建立,自我开发。

四、结语

作为一个社会个体,人的每一项行为都不是客观存在的,都蕴含着行为意图,从现象学的视角试图把隐藏在正在发生着的,未经反思的瞬间意图揭示出来,以便我们知道体现在行动中的意义。[9]本文主要是以行为主体的意图为出发点,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探究了“烦躁”行为的产生及消解方法,也许小涛作为个例有其特殊性,但是行为的产生有其共性,作为成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到科学认识教育现象,避免因为视角的狭隘而采取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帮助其成长,那就请科学地陪伴他们。

猜你喜欢

小涛心理家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铁砂掌
小涛长大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