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柞蚕的起源及演进
2021-12-02历红达赵鸿宇董绪国赵世文
历红达 赵鸿宇 董绪国 赵世文
(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凤城 118100)
柞蚕起源于中国,是我国特有的泌丝昆虫,在我国古代山林中一个世代、一个世代地延续繁衍。1973年,在距今6500年前浙江河姆渡遗址第3文化层,出土1只牙雕小盅,牙雕小盅上面刻有清晰的蚕纹,蚕身上的环节数目与家蚕完全相同[1];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些丝织品,其中有绢片、丝带、丝线等[2];1950年,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古工作者还发现,有的青铜器上还粘附着织造精美的细绢[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早在五千多年前桑蚕及蚕桑丝织业就已经开始发展。相对于桑蚕,中国柞蚕的历史晚了很多。
1 柞蚕自然存在期
古文献中关于柞蚕最早的记载是西晋人崔豹撰的史地资料《古今注》,说“(汉)元帝永光四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为茧,茧生蛾,蛾生卵,卵著石,收的万余石,民以为蚕絮。”[4]是说公元前40年,山东半岛烟台市牟平一带野生柞蚕结了大量茧子,人们采回来制作丝锦。晋人郭义恭撰的《广志》,说“有柞蚕,食柞叶,可以作绵”[5],其中第一次出现“柞蚕”一词。两部古文献记载了柞蚕及其利用,未记载柞蚕的人工饲养,由此可以推断当时柞蚕业还是以野生为主。
我国古代关于野蚕成茧的记载很多,如《后汉书》说 “光武建武元年六月己未,即皇帝位,大赦天下,野蚕生,麻尤盛,野蚕成茧,被於山阜,民获其利非一”[6];如《吴志》说“孙权黄龙三年(231)夏有野蚕茧,大如卵”[6];同年《江宁府志》也作南京“有野蚕成茧大如卵”[7],《宋书·符瑞志》记载南朝宋“元嘉十六年(439)宣城宛陵县(今安徽省宣城县)野蚕成茧大如雉卵,弥漫林谷,年年转盛”[8];南朝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有文献记载宣城“生野蚕三百余里”[8]。此期古人把“野蚕成茧”记录下来,是因为柞蚕野生,并不是常常遇到。偶发现柞蚕结茧,往往认为祥瑞征兆,地方官常上报朝廷。此期间柞蚕还是处于野生状态。
宋、元时代可能是柞蚕自生自灭到正式人工放养的过渡时期。元代大型综合性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都介绍了北方栽桑养蚕的方法,却未提到柞蚕相关信息。明代前期的史书《明太祖宝训》说“洪武二十八年(1395)七月戊戌,河南汝宁府确山县,野蚕成茧,群臣表贺”[9];《明史·成祖本纪》说“永乐十一年(1413)十一月戊寅,以野蚕茧为衾,命皇太子荐于太庙”[10]。此期文献还未有人工放养柞蚕的记载。
明朝中叶以后,古文献中关于野蚕成茧的记载就基本没有了,此期柞蚕可能已进入人工放养阶段,柞蚕茧已经大批存在于山林树上,“野蚕成茧”已不再作为祥瑞的征兆,所以野蚕成茧的文献记录记载就基本没有了。
2 柞蚕人工放养初期
《沚亭文集》说 “野蚕成茧,昔人谓之上瑞。乃今东齐山谷,在在有之,与家蚕等”[11],此期柞蚕已进入人工饲养阶段。
柞蚕的人工放养,以山东的中南部山区为最早。《南征纪略》中第一篇《山蚕说》说“蚕月抚种出蚁,蠕蠕然,即散置槲树上。槲叶初生猗猗,不异桑柔。听其眠食,食尽则枝枝相换、树树相移,皆人力为之,弥山遍谷,一望蚕丛”[12],记录了山东诸城人工放养柞蚕的实况,也是我国关于人工放养柞蚕的最早记载。在《南征纪略》中,还记述了柞蚕丝绸的五大优点。从这些文字记述中可知,当时,鲁中南山区的农民已经掌握了一套完备的柞蚕人工放养技术。从放养技术及捻线织绸的完整性来看,这里的人工放养比清初要早很多,估计在明朝中叶以前,但推断也不可能早于元朝。因为元朝的综合性农书《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等都用大量文字记述桑蚕而未说柞蚕。这也与明朝中叶起文献中基本不再有“野蚕成茧”的记载相对应。
顺治年间(1644—1661),钱塘人张纲孙游鲁中南大山时,写了一首名为《蒙阴》的诗,诗曰:“傍午息蒙阴,野店脱敞裘;土人延我坐,率尔意绸缪。口陈水帘洞,上有鬼谷幽;再献云岩茶,色如白罗柔。夸彼茧绸好,红丝信清秋;艰苦养此蚕,三时乃有收。饥啮槲树叶,渴饮清露流;日出虚慢张,薄暮挑灯求。赤蚁恐攒害,麻雀时啁啾。土丸频弹射,风雨不得休;男女赖苟活,岂敢视悠悠。我起数叹息,注目清溪愁;奈何三吴子,锦衣美遨游。”蒙阴县清代碑文“饲罢春蚕又饲秋,一年生计此中求。槲林更比桑林广,何必争先拜马头。”[13]诗和碑文都直抒当时蒙阴山区农民人工放养柞蚕的豪气。据此可以看出放养柞蚕当时已是清初蒙阴山区农民的一项重要产业。
清代画院派画家徐杨于乾隆24年(1759)所做《盛世滋生图》中,苏州丝绸店共有14家,其中有一家5间门面,上横排10个大字“山东沂水茧绸发客不误”,此处茧绸即为柞蚕绸。可见在清代前期,沂水县的柞丝绸已源源不断地运销苏州并在丝绸之府占有一席之地[13]。
《临朐县志》记载,明朝嘉庆年间(1522—1566),“民勤耕农,务蚕织作绸绢,山居者或拾山茧作绸。”[14]据此可以证实,人工放养柞蚕始于鲁中南山区。王元铤所著《野蚕录》称:“吾宁僻处东鄙,初不知有野蚕,康熙丙戌(1706),学政王汝岩,始自青州募人来,教民蚕,并督民植柞,民间以为不急之务,颇病之,数年而后,蚕业大兴,家食其利。”[15]栖霞市光绪五年(1879)重修县志记载:“自康熙三十年(1691),诸城人教植柞,饲山蚕成茧,今三叫诸社为多,然视诸城,沂水不及十分之一。”[16]柞蚕由鲁中南传入山东半岛,1859年烟台被辟为通商口岸后,使山东半岛柞蚕业得到迅猛发展,蚕茧生产量已大大超过鲁中南地区。
3 柞蚕人工放养推广期
3.1 陕西的柞蚕放养
光绪《诸城县志》记载,康熙三十七年(1698),山东诸城人刘棨任陕西宁羌州知府时,从山东购买蚕种,招募蚕师和织师,在宁羌试养成功。当地人把柞丝绸叫做刘公绸[17]。《豳风广义》记载雍正三年(1725)陕西兴平县绅士杨屾从山东购买柞蚕茧种在终南山麓放养[18],并将放蚕法和纺柞茧法编入《豳风广义》中。乾隆九年(1744)陕西巡抚陈宏谋发动放养柞蚕,写有《广行山蚕檄》,朝廷下旨行山东篆编《山东养蚕成法》送陕。陕西省十多个县当时都放养柞蚕,收茧织绸已卓有成效[13]。
3.2 河南的柞蚕放养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九年(1744)九月,河南巡抚硕色向清廷奏称:“近有东省人民携带来豫,夥同放养,俱已得种得法。”[19]篆修于乾隆八年的河南《鲁山县志》说:“鲁邑……以多山林,近有放山蚕者。”[20]这两段文献记载的河南柞蚕都带有 “近”字,说明河南柞蚕是在乾隆初年前后由山东引进河南,而后柞蚕在河南逐渐推广发展起来。
3.3 辽宁的柞蚕放养
乾隆中期成书的《塔子沟纪略》记载:“塔属各旗境内,高山之中,多产箔萝(柞树),其叶大如掌,可饲养山蚕,余无他用。先是山东种地人自伊本省携带蚕种出口试养,以后人争效之,今放养者众。”[21]据此可知辽宁柞蚕应该是在乾隆和嘉庆年间,最早可能在康熙年间后期,由山东“闯关东”的农民从海陆和陆路带来。光绪《大清会典事例》记载:乾隆四十五年(1781),盛京、牛庄等六城已办“官山茧税”,可见辽宁柞蚕业发展很快。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柞蚕的放养已遍及整个辽东半岛和辽河流域[13]。
3.4 贵州的柞蚕放养
《贵州遵义府志》记载:乾隆三年(1738)山东历城人陈玉璧任贵州遵义知府时开始从山东引进放养柞蚕,于乾隆六年(1741)获得成功,乾隆八年(1743)遵义收获柞茧800万粒[13]。李宗昉《黔记》记载:“伺应之暇,就怀中取木坠子捻丝不輙”[22]。据《贵州遵义府志》记载:“纺织之声相闻,槲林之阴迷道途,乡叟村妪相遇,惟絮絮话春丝几何?秋丝几何?子弟养织之善否?”[23]。遵义诗人黎恺《橡茧诗》“露滴青梧月照天,五更织女未曾眠。鸡皮毛线辛勤就,蜀锦吴绫一样鲜。”[24]柞蚕业和丝织业成为了遵义等地农民的主要副业,遵义也成为了全省最富饶的地方。
3.5 四川的柞蚕放养
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八年(1743),四川按察使姜顺龙给清廷的奏章中说:“四川大邑县知县王隽,曾取东省茧数万,散给民间,教以喂养,两年以后,已有成效。”《四川绵竹县志》记载,山东聊城人安洪德任绵竹县令时,指导绵竹人放养柞蚕。咸丰《青州府志》记载,山东青州人王萦绪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任四川酆都县知县时,曾写《蚕说》一书,在酆都教百姓放养柞蚕。此三县柞蚕由山东传入。《綦江县志》记载,清代中叶四川放蚕最多的地方是川黔交界的綦江县,綦江的柞蚕是从贵州传入的[22]。
3.6 安徽的柞蚕放养
《安徽来安县志》记载,乾隆三十一年(1766),山东潍坊人韩梦周从山东引种在来安县放养。光绪《广东香山县志》记载,乾隆三十五年,广东香山人郑基任寿州知州时,也从山东购买种茧在寿州放养。乾隆《贵池县志》记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池州府知府张士范出巡贵池县殷家汇看到那里在放养柞蚕。光绪年间,知府还曾在凤阳设立柞蚕传习所。《养蚕成法》、《野茧录》等柞蚕专著都是为发展安徽的柞蚕业而编写的[13]。
3.7 黑龙江的柞蚕放养
《宾县县志》记载,18世纪末19世纪初,宾县开始试养柞蚕[25]。
3.8 云南的柞蚕放养
刘祖宪《橡茧图说》记载,清嘉道年间云南柞蚕由贵州传入[22]。
4 柞蚕发展盛期
乾隆时,清代社会经济的繁荣达到顶峰,柞蚕的传播与发展很快,中国柞蚕各主产区在此时期形成。从上述材料记载,当时地方官员主动引进柞蚕种,带动了当地柞蚕业的发展。地方官员中提倡和扶持柞蚕生产的以山东籍官员为主,可见在柞蚕的推广和发展中,山东籍官员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在我国逐渐形成了辽宁、山东、河南、贵州四大蚕区。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柞蚕丝、绸成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茧价贵,农民放蚕及从事丝绸业效益甚高,加之政府采取一些扶持生产的政策和措施,老蚕区放蚕人数年年增加,新蚕区不断扩大。到20世纪初期,柞丝出口数额由19世纪末每年的200~300 t增加到1 000~2 000 t。20世纪10—20年代,是中国柞蚕最兴盛的时期。1915—1928年,全国每年生产柞蚕茧都在50 000 t以上,其中1921年最高,达到93 500 t[22]。
5 柞蚕古书籍
《中国古农书联合目录》著录清代蚕业专书117部,其中关于柞蚕的有17部[22]。这些书籍中影响较大、传播广的有:《豳风广义》《养山蚕成法》《蚕说》《养蚕成法》《橡茧图说》《樗蚕谱》《山蚕易简》《野蚕录》《养山蚕说》《柞蚕杂志》《橡蚕刍言》《柳蚕新编》《柞蚕简法补遗》《教养山蚕谱》《柞蚕简法》《山蚕辑略》等。《塔子沟纪略》《野茧录》等书籍中也记录了柞蚕放养方法。
6 结 语
中国柞蚕史也反映出中国历史的发展。乾隆时期是康乾盛世的最高峰,很多功绩可谓中国封建时代后期独一无二,长期的社会稳定使全国各地区农牧业,手工制造业,工商业,各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和发展。整个国家经济耕地国土面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口数量比乾隆初期翻了一倍,国库充实,农业产量和农业技术都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乾隆年间注重柞蚕业的发展,政府官员大力推广柞蚕放养,注重柞蚕放养技术的总结和改进,使柞蚕放养区域及柞蚕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丝织业的发展,以至于在清末形成了辽宁、山东、河南、贵州四大柞蚕区,中国柞蚕茧产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为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