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幻小说的创作及研究进路考察*
——基于1990年代以来的科幻文学视域
2021-12-02冯兰
冯 兰
(宝鸡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7)
科幻小说是作家以文学的幻想形式,表现和描绘人类在未来世界如何得以幸福和谐生存的科幻远景。这种文体诞生于19世纪欧洲工业文明,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说特殊,是因为进入19世纪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到来,人类对于文明的追求,对于未来世界的探寻,对于新生活以及生存空间的拓展和寄望,需要有一个超越传统现实主义叙事表达的文学载体的出现和替代,于是科幻小说便不可避免地成为人类文明寄望的新的叙事模式。由此,传统文学插上独特的科学想象的翅膀,淋漓尽致、饶有兴趣地演绎和释放着文学的狂欢。
一、科幻文学诞生的全球文化背景
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属于科幻文学的一个分支,诞生于西方,英文简称为SF或S.F。其结构为两个概念的兼容,即“科幻”与“小说”,是以尊重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文学想象为叙事策略,在合理的科学预想中借助文学的虚构手段,释放人类探寻未来世界的精神向往。所以,科幻小说的出现,从文学艺术书写方式看属于浪漫主义文学范畴,从思想倾向看是科学化了的现实主义文学范畴。优秀的科幻作品,不仅能给科学技术以启示,给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提供可鉴的思路,同时也使这种科学幻想得以成真。
这样一种文学与科幻兼容的特殊文学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探索创新,追求一种更高的文化生态和生存环境的文学期许的文明创举。世界各国一次次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人文革命等等推动历史前行的壮举,孕育和催生着文学走向现代化,走近科学技术并与之结合、相容的新步伐,才有了今日之改变纯文学面貌的全新体式。如果我们做一个文学视野的线性梳理,便会明显看到人类社会的推进与文学体式变革的密切关系和路径。现代技术革命从西方开始,然后波及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国吸收现代技术形态模式以求自身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中国17至18世纪,明末清初城市的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催生了《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多具商业化色彩的市民文学、商贾小说、世情小说等文学样式。在国外,18世纪以来,法国、美国启蒙主义思潮的崛起,英国纺织业技术革命、蒸汽机革命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前行的步伐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民主自由人文思潮的彰显,人们个性解放创造力的勃发,加之技术革命浪潮所引发的生活领域变革的到来,敞开了文学创作描写的无限空间。人文思潮元素、技术革命元素进入了小说创作的视野,由此出现了《威尼斯商人》《光明之城》《唐·吉诃德》《鲁滨逊漂流记》等等异样种类的作品。同时,以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为代表的民主共和思想热潮,在更深层面改变着整个世界的文化、经济和政治面貌。《强盗》《阴谋与爱情》《阿达拉》《人间喜剧》《列那狐传奇》等等作品,从各个层面描摹着社会人生诸多形态的变化。到了19世纪60年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强大冲击下,一个更为激进的社会改革模式-明治维新出现在日本,“洋学”“开明文化”之风迅速弥漫,不但被人们认可接受,而且达到了一定水平的发展和普及。再加之明治维新所倡导的“殖产兴业”,促进了工商业、银行业、军事业的发展,扶助了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现代化科技改革风涌于东南亚大地,这给传统古老的世界文学增添了新的现代科技革命元素和新的文学生命。诸如《明治维新生活史》《黎明之前》《春》等作品,描写了日本社会文化、经济、习俗、思想观念等现实。
综上可见,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势必伴随着一定的社会发展而发展,一定摄取的是这个社会发展中最为超前的、波动人们心灵的事象去反映、去描写。那么,既然世界科技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前行,改变着人们更为科学、快捷、舒适的生存环境,传统文学也就必然地顺应这种改变,于是文学与科技的联姻、科技与文学样式的兼容,使这种特有的文学形式,以其特有的叙事方式,来承载人类探求未来世界、认知未来社会精神寄望。这已经成为文学与科技革命、智能未来人生潮流中不可或缺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向。
二、 科幻小说在美国的创作及研究
美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及研究,缘起于20世纪20年代,二者几乎是同步的,历经了起初的静默、中期的现代跟进、后期的成熟与繁荣。值得赞赏的是,美国的科幻小说在短时期内涌现出了众多科幻名家及经典作品,如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Heinlein,1907-1988)等等。在这些科幻大家的引领和激发下,美国灿若繁星的科幻名篇形成井喷之势,这一盛况引起科幻界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可以说,科幻创作和科幻研究在美国如影随形。
在美国,最先开始科幻小说创作的作家可追溯至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他一生创作约七十篇短篇小说,其中十多篇为科幻小说。爱德华·贝拉米(Edward Bellamy,1850-1898)的长篇小说《回顾:公元2000-1887》(1888)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巨大反响。对美国科幻小说的早期探索贡献卓越的还有著名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和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20世纪初,美国科幻小说开始迈入成熟期,也是在此时期,世界科幻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科幻进入其现代发展期,诞生了一大批著作颇丰的科幻作家,主要代表有爱德华·史密斯(Edward Smith,1890-1965)、默里·莱因斯特(Murray Leinster,1896-1975)、杰克·威廉森(Jack Williamson,1908-2006)、克利福德·西马克(Clifford Simak,1904-1988)、范·沃格特(Van Vogt,1912-2000)、罗伯特·海因莱因、艾萨克·阿西莫夫等等。二战结束后,美国硬科幻黄金时代宣告终结,原子弹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开始反思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被毁灭的人》(1953)、《群星,我的归宿》(1956)和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1920-2012)的《火星编年史》(The Martian Chronicles,1950)等,至此,美国科幻小说已经极其成熟。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技迅猛发展,但工业化也带来了如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科幻题材由此转向了“生态灾难”,这一领域最为出色的是哈里·哈里森(Harry Harrison,1925-)。到60年代末,受大洋彼岸的英国新浪潮运动①影响,美国很快也掀起了新浪潮运动并融入自己的创造,代表作家有塞缪尔·德拉尼(Samuel Delany,1942-)、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Le Guin,1929-2018)、乔安娜·拉斯(Joanna Russ,1937-2011)、菲利普·迪克(Phillip Dick,1928-1982)等。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幻小说的创作多为高科技的惊险小说。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1947-)和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1942-)在此阶段大放异彩。十余年后,另一新分支——“赛博朋克”科幻小说(cyberpunk science fiction)诞生。“赛博朋克”科幻小说发源于美国本土,影响力远远超过新浪潮科幻小说。1984年,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1948-)出版了《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这部长篇一经出版便引起极大关注,次年史无前例地包揽了雨果奖、星云奖和菲利普·迪克三项科幻大奖,被誉为“赛博朋克”圣经。“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另几位代表为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 1954-)、鲁迪·拉克(Rudy Rucker, 1946-)和刘易斯·夏纳(Lewis Shiner, 1950-)等。自90年代起,美籍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刘宇昆等佳作频出,屡获大奖。进入21世纪后,美国科幻小说也并未江河日下,每年仍有大量新作出版,其中不乏佳作。由于所得资料受限,本文未能探讨新世纪美国科幻小说的现状,以待后补。但是,随着20世纪末多媒体、视觉艺术、数字艺术以及有声科幻的发展,科幻小说必将如亚当·罗伯茨所预测的,“科幻的趋势将是电影、电视、电脑游戏(其叙事成分越来越多)和图画小说。这些媒体的力量在于它们能够满足一种日益迷恋视觉艺术的文化诉求,更不用说这种文化也是对技术变迁的焦虑以及‘何种救赎是可能’的一种概念化表达”②。
1952年,美国科幻小说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1884-1967)的《现代科幻小说的进化》(Evolution of Modern Science Fiction)问世,在这部著述中,雨果·根斯巴克把科幻小说作为一种专门文类进行了系统的认识和研究,这是美国最早集中讨论科幻文学的理论研究论著。次年,雷吉纳德·布雷特纳(Reginald Bretnor,1911-1992) ,在更大的范围内,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了专题论文集《现代科幻小说: 意义及未来》( Modern Science Fiction: Its Meaning and Its Future) ,书中辑录了著名作家兼编辑约翰·坎贝尔(John Campbell, 1910-1971)、艾萨克·阿西莫夫以及他自己在内的11位科幻作家的经典论述,分三个专题,从多个角度探讨科幻小说的地位、出版和批评,涉及科幻小说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伦理、未来发展等等。其时,科幻小说的学术批评还处于起步阶段,这部选集首次把科幻小说当作独立的文学体裁进行学术研究,给后来科幻小说的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后,著名科幻作家詹姆斯·冈恩(James Gunn, 1923-2020)将科幻的创作与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他所编著的6卷集《科幻之路》③(The Road to Science Fiction,1977-1998)是其最有影响的成就。每卷都有冈恩教授撰写的长篇前言,结合每篇经典作品之前编者的述评,世界科幻小说发展的来龙去脉系统全面而深刻地呈现于读者,这是一套较专业化的科幻史兼评论的著作。
20世纪80年代,科幻巨匠阿西莫夫出版了《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Isaac Asimov on Science Fiction, 1981),本书是这位科幻大师唯一一部有关科幻评论的著作,集其多年的科幻创作心得与亲历科幻史的所感所悟。书中对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和学者布莱恩·奥尔迪斯将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 1818)确立为现代科幻小说起点的观点做出回应与支持。
美国科幻小说的创作与研究,除了上述历史阶段线性发展状态外,还凸显出内容质涵视角的多维性,如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进行科幻文学研究。萨拉·勒法奴(Sarah LeFanu,1953-)的《女性主义与科幻小说》(Feminism and Science Fiction,1989) 分析了厄休拉·勒古恩与乔安娜·拉斯等女性主义科幻作家的作品,认为科幻小说的传统是探索女性主义建构方式的有效途径,在与科幻小说的斗争中,女性主义科幻小说融为其中的一部分。[1](P5)德布拉·贝妮塔·肖( Debra Benita Shaw)在《女性,科学与小说: 弗兰肯斯坦的遗产》(Women,Science and fiction: The Frankenstein Inheritance,2000)中认为弗兰肯斯坦的遗产指的是一种自由,它超越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制约,打破了政治的束缚。因现实而创造的幻想世界,建构于科学原理之上,却成立于性别政治[2](P178)。亦有作者通过研究女性主义科幻小说亚流派的形式转变,勾勒出家庭生活的学科体系。这些研究提升了科幻文学的文化意味。
进入新世纪后,不少硕博论文将研究视线投向科幻小说,研究者们从科技、自然、社会、生态、教育、宗教、政治、历史等各方面对美国科幻小说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如“帝国意识形态与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驾驭现代政治主体意识形态环境的重要认知资源”“科幻小说类型实行新的理解,即历史世界系统的认知地图”等话题的涉猎;有对科幻小说的主题、历史与亚类型等的研究;有对科幻小说具体意象的关注;并提出了赛博朋克科幻小说城市建筑的物理结构、动物研究,护士形象研究,以及粉丝文化科幻圈的研究等等多形式多样态的研究问题。这些创作的新出现和研究的新跟进,显示了美国高科技社会对未来世界的积极探索和率先认知程度。这些都是中国科幻小说、科幻文学界所不及的。
那么,美国学者对中国科幻小说的研究境况又如何呢?在众多的西方科幻特别是英美科幻小说的创作及研究之外,有关中国科幻小说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仅有的几篇论文,主要研究视角着眼于晚清科幻小说,探讨20世纪初中国科普作品、科幻小说与工业现代性的关系,探讨救国而倡导科普写作间的关系,进而追溯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幻小说在中国的早期发展。这些研究对晚清以来被忽视或不为人知的科幻小说文本进行挖掘和再阅读,如《为国家而写的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和现代中国小说的诞生》(Nathaniel Isaacso. Science Fiction for the Nation: Tales of the Moon Colony and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笔者认为,中国科幻小说是在世纪之交由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即中国对欧洲列强半殖民地征服所带来的认识论危机;帝国主义对全球交流和征服导致了这一流派在西方的出现。而美国作家约翰·里德等的创作,是在中国科幻小说语境中所发展的科幻、帝国和东方主义话语,这个联系是存在的,并且以此来探索中国对这些问题的表达方式。[3](P33-54)
三、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创作及研究
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及研究进路是断续性的。中国在晚清时期开始引入外国科幻作品。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出《月球殖民地小说》,开启了中国科幻时代。1932年,老舍(1899-1966)创作了《猫城记》,当属民国时期最突出的作品,小说以科学幻想的方式映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对国民劣根性进行严肃而犀利的批判。同时代知名科幻作家还有顾均正(1902-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中国科幻小说(不含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作家作品)更加偏向于科普与儿童文学的创作,这与国外以及海外其他地区的科幻文学发展道路截然不同。创作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上,故事模式单一,情节简单,人物形象单薄,主要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角的“参观记”或“历险记”,代表作家有郑文光(1929-2003)、童恩正(1935-1997)、迟书昌(1922-1997)、肖建亨(1930-)等。1976年初,以叶永烈(1940-2020)《石油蛋白》④的发表为前奏,科幻小说开始了复苏,本时期的代表作家有老将郑文光、童恩正、刘兴诗、肖建亨等,也涌现了一批新人,如金涛、宋宜昌、郑渊洁、吴岩等。科幻小说发展的势头强劲,形成中国科幻发展的又一高潮。20世纪90年代后,“新生代”作家们如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作品高产,题材丰富,主题多样,加之 “更新代”年轻作者们注入的新能量,中国科幻作家合力推进,使得本土科幻小说创作盛况空前。
随着作品数量的激增,研究的进展亦如火如荼。作家作品品评的主要阵地在期刊和硕博论文。期刊论文以1995年为界,之前每年平均发表量不到20篇,1995年之后每年发表量逐年递增,2008年起在百篇以上,2016年开始每年的发表量近300篇,2019年往后更是渐增。2012年以来,科幻研究范围涉及硬科幻小说、新浪潮科幻小说和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且女性乌托邦科幻作品也逐渐成为研究主流。从以上数字可看出,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科幻小说研究也已进入高潮,近年出现了一定数量的专题性研究,如科幻小说与后现代理论,科幻文学与通俗小说类别,科幻理论构建等诸多问题。我们可从两个视角来聚焦科幻小说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一是西方(主要是对美国)科幻小说的研究,二是中国本土科幻小说的研究。
作为一种外来文体,国内学术界对西方科幻作家作品多以译介为主,专题性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我国美国科幻小说研究的逐步兴起,从小众走向大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王逢振的《外国科幻论文精选》涉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多种批评理论,包括心理分析、女性主义、结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叙事学等,成为中国较早介绍西方科幻文学研究的著作。吴岩主编的“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五卷本,《亿万年大狂欢:西方科幻小说史》《科幻小说变形记》《科幻小说面面观》《阿西莫夫论科幻小说》和《科幻文学的批评与建构》,为中国科幻小说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了多元视野。方凡认为,以威廉·吉布森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科幻小说在创作理念和技巧上都有着强烈的后现代性。她认为探讨美国后现代科幻小说对研究当今的后现代文学和科幻小说创作都有着重要意义。[4]作为一种亚类型文学,一般国别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著作中均无科幻文学的位置,而近年来出版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杨仁敬,2014)和《新编美国文学史》(张冲、刘海平、王守仁编,2019)⑤已设专章讨论科幻文学,这体现了我国对这一小说类型研究视野的扩大和思路的更新。
近年来,科幻小说开始进入中国研究生的视野。与西方科幻研究相呼应,他们试图从各个角度剖析科幻小说,有对厄休拉·勒古恩、菲利普·迪克、艾萨克·阿西莫夫、库尔特·冯内古特、刘宇坤与特德·姜等名家的个案研究,如以厄休拉·勒古恩小说的技术书写研究为对象,“探讨文本如何再现打破人类与动物、人类与机器、身体与非身体边界问题,论证其既坚守人类的本质又与技术共同进化,既善用物质性技术又兼顾人类精神性的西方道家技术理想问题”[5];有科幻小说亚类型研究,如欧翔英的《西方当代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研究》(2007)、张怿的《生态批评视野下的科幻文学》(2012)、宁大治的《英美科幻小说的伦理分析》(2006)等等,这些成果都对我国的美国科幻研究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中国本土科幻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建构和作家作品品评。作为当代中国科幻研究的集大成者,吴岩在《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一书中,将科幻文学的诸多概念、世界各地科幻文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图式、科幻文学的科研方法与教学等重大问题做了清晰而简明扼要的呈现。董仁威于2017年编著了《中国百年科幻史话》,梳理了中国内地及港台海外华人科幻发展大事记,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少儿科幻作家作品、科幻编辑、杰出科幻评论家,以及中国科幻名家评传、中国科幻百部精品故事梗概。同年出版的《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以约2 000页的篇幅梳理了中国特色的科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最初的简单机械式模仿到现如今的多元创作的历程,总结了我国科幻从草创期、开拓期、复苏期至繁荣发展期这一百余年来科幻梦的萌发及实现。这些重量级的研究成果,基本勾勒出了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及研究的路径和发展进路。
此外,丰硕的论文成果主要有中外科幻小说的比较和影响研究、时空观研究、生态阐释研究,这些成果与硬科幻小说、社会型科幻小说、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等类型研究形成多维状态。本土个案研究中,科幻大家刘慈欣、韩松、王晋康成为首次聚焦的对象。《中国科幻的探索者:刘慈欣科幻小说精品赏析》《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两书,精选出刘慈欣40篇(部)短中长篇小说作品进行梳理和文本的深分析,挖掘其科学文化内涵和文学审美价值,凸显刘慈欣小说的创作特色和风格。这些研究不仅为本土科幻创作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本土的科幻研究搭建了理论平台,尤其是围绕刘慈欣经典作品《三体》的文化政治和文化意识、科幻小说的“写法”和“文学”可能、科幻文学的政治哲学、科幻文学与当今中国文化状况等主题的多层面问题展开讨论,构成了中国科幻小说家及其作品研究的又一道风景线。这些成果为中国本土科幻创作提供了长远发展的图式。
综上整体观之,美国科幻小说的创作起步早,科幻研究理论体系也相对完善和成熟,研究面广而精、深。《中国文学海外发展报告》(2018)显示:科幻小说是“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新名片”[6](P357)。大批科幻作品如《三体》《北京折叠》《开光》等被译介到海外,并受到关注与好评。然而遗憾的是,虽然中国科幻作品在美国掀起了阵阵热潮,但还不足以引来美国科幻研究界持续的关注与兴趣。而中国的科幻研究无论从广度及深度来看,皆滞后于美国科幻研究界。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典科幻作品引入中国后,我国科幻界掀起巨浪,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科幻的发展。因此,美国科幻小说对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和研究之影响渗透其路依然很漫长,借鉴学习也势在必然,他必将对我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和研究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 1964年英国著名科幻小说家迈克尔·莫考克(Michael Moorcokc,1939-)任《新世界》(New World)主编,对科幻小说进行内容和创作方式上的全面改革,许多著名小说家纷纷响应进行实验性创作,很快扩展为很有规模的文学运动。
② 亚当·罗伯茨:《科幻小说史》,马小悟译, 2010年版,第364页。
③ 6卷分别为#1: From Gilgamesh to Wells (1977),#2: From Wells to Heinlein (1979), #3: From Heinlein to Here (1979),#4: From Here to Forever (1982),#5: The British Way (1998),#6: Around the World (1998)。值得注意的是詹姆斯·冈恩在第六卷加入了中国科幻的内容。
④ 发表于《少年科学》第1期,这是《中国科幻小说大全》1976年目录里的唯一一篇作品。
⑤ 全书共分四卷。第四卷由王守仁教授主撰,在讲述通俗文学的章节里提及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