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大豆产业发展分析
2021-12-02李晓晨黄峰华毕洪文张研韩继龙
李晓晨黄峰华毕洪文张 研韩继龙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与信息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黑河市地处中国东北边陲,是黑龙江省北部的一个边境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24°45′~129°18′、北纬47°42′~51°03′。东南与绥化、伊春市接壤,西南和齐齐哈尔市毗邻,北部与大兴安岭地区相连,西部同内蒙古自治区隔嫩江相望,东北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隔黑龙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距离最近、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规格最高的对应城市,最近处相距仅750 m。黑河市辖北安、五大连池、嫩江、逊克、孙吴、爱辉3市2县1区[1~6]。
黑河市跨三、四、五积温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春季高温多风,夏季雨热同期,秋季降温急骤,冬季寒冷干燥。全市年平均气温-1.3~0.4 ℃,日最高气温38.2 ℃,最低气温-40 ℃,有效积温1 950~2 300 ℃,年均降水量500~550 mm,日照时数2 560~2 700 h,无霜期90~120 d。昼夜温差大,光照强而长,有利于油脂、蛋白质等干物质积累,有发展专用绿色有机非转基因大豆独特的气候优势[1~6]。
全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境内总耕地面积190.73万hm2。土壤以黑土和草甸土为主,占总耕地面积的90%,黑土层平均厚度0.6 m,最高可达1.5 m,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6%,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全部达到国家一类土壤水平标准,适于豆、麦、薯、甜菜等多种作物生长,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主产区[1~6]。
“中国大豆看龙江,龙江大豆看黑河”,黑河是大豆主产区,黑河大豆是黑龙江省的特产,在黑龙江乃至全国举足轻重,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黑河市地处高纬度,气候冷凉,具备非常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农产品品质功能性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是生产大豆的黄金地带。黑河大豆种植历史悠久,是大豆最成片最集中的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起,黑河市大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6万hm2以上,占全省的1/3、全国大豆面积的1/6,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地级市,是黑龙江省优质大豆的核心产区。发展大豆产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5~6]。
1 黑河市大豆产业基本状况
1.1 种植面积及主栽品种
2020年黑河市大豆播种面积146.81万hm2,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5.43万hm2的79.17%。不同生态区划的品种达100多个,高蛋白主栽品种有黑河43、黑河45、黑河49、黑河36号、金源55号、华疆3号、北丰14、北丰16等,蛋白含量在40%以上;高油主栽品种有黑河40、黑河42、北豆14、北豆42、克山1号、北丰17、华疆4号等,脂肪含量在21%以上;还有东富1号无腥味、中富1号高油酸等专用大豆品种,有力支撑了全市大豆生产[5~6]。
1.2 产量及产值
2020年黑河市大豆平均单产为1 875 kg/hm2,大豆总产量达到275.27万t,按大豆平均收购价4.04元/kg计算,2020年黑河市大豆总产值约111. 21亿元。
1.3 种植成本及种植收益
黑河市大豆生产成本主要由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和物质与服务费用(种子、化肥、农药、人工和机耕等)构成。2020年黑河市大豆种植成本约10 170元/hm2,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2 520元/hm2,人工成本1 650元/hm2,土地成本6 000元/hm2。根据单产1 875 kg/hm2、平均收购价4.04元/kg计算,种植大豆现金收益为7 575元(不含补贴价),除去生产成本,净收益为-2 595元/hm2,如果加上补贴3 570元/hm2的话,净收益975元/hm2[7]。
1.4 商品豆市场价格
对2020年1~12月的黑龙江省大豆市场价格进行监测,商品豆价格整体呈现升高的趋势,先缓慢升高再快速升高后趋于平稳、然后小幅下降再升高,12月份最高,为5 103.19元/t,1月份价格最低,为3 505.26元/t,全年价格平均值为4 435.27元/t(4.44元/kg)[8]。
1.5 加工产业现状
大豆及其加工制品在农产品销售和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主要加工产品有大豆油、豆皮、豆粕、豆腐、传统食品等,其次还有大豆蛋白和少量的异黄酮、磷脂等精深加工产品。由于受地域、经济及技术等多方面原因限制,黑河市大豆加工企业并不多,目前形成的黑河北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爱辉区凤林专业合作社、爱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爱辉区亚军贸易有限公司等13家竞争力较强、实力较大的公司年,加工销售大豆种子量占黑龙江省大豆商品种子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年加工量均在0.2万~1万t。
2 与2019年相比产业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由于阶段性低温、大风、冰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导致2020年大豆单产略有降低,与2019年黑河市大豆平均单产1 895 kg/hm2相比,平均单产降低了1.06%;但是大豆振兴计划的继续实施,2019/2020年度大豆的种植效益高于玉米,2020/2021年度国家给予大豆的补贴继续高于玉米,使得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普遍提高,2020年大豆种植面积攀升幅度较大,与2019年黑河市大豆播种面积134.64万hm2相比,播种面积增加了12.17万hm2,增长了9.04%;2020年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单产降低幅度较少,致使2020年黑河市大豆总产量是增加的,与2019年黑河市大豆总产量255.t相比,增加了20.2万t,提高了7.92%。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大豆主产各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了抑制,禁止出口粮食,造成了2020年大豆价格上涨,2020年1~12月的黑龙江省大豆市场商品豆价格比2019年的3 407.88元/t(3.41 元/kg)升高了 1 027.39 元/t(1.03元/kg),增加了30.15%。
3 大豆产量发展措施与建议
3.1 坚持合理轮作,确保均衡增产
合理轮作不仅能有效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尤其是防止恶性杂草的蔓延与危害,还可以防止土地养分的单一消耗,所以,合理轮作不仅是大豆高产的需要,也是保证作物周期均衡增产的必要条件,轮作也是实现绿色发展,良性循环所必需的。目前从黑河市生产实际看,黑河市平原区是“米豆”、“杂(粮)豆”轮作,山区“麦豆”或“薯豆”都是短期轮作。从近期看,一定不种多年重茬豆;从长远看,努力做到不重不迎[9~10]。
3.2 降低大豆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为了提高大豆核心技术竞争力,应解决好节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益,特别是降低大豆成本问题。黑河市应通过以种子和机械两个载体把育种与栽培、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起来,以种子为载体集成优良品种、种子加工与包衣及防治苗期病虫害等技术;以机械为载体将垄体深松、耕暄整地、分层施肥、精量点播、中耕培土等技术工程化、规范化。为节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大豆优质高效生产的发展。培育优良专用品种,提出更新的栽培技术,通过提高单产、品质和综合技术创新的核心技术为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供技术保障[9~10]。
3.3 推广高油大豆品种
目前,中国大豆大约60%~70%用于榨油,黑河市的大豆生产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在生产中力推高油大豆品种。在生产中逐步加大连片种植的比例,通过农村合作社和小麦、大豆项目区的建设,保证高油大豆品种的优势生产,避免分散种植和品种混种造成的大豆生产性状下降,品种退化现象。通过引进高产、高油大豆品种进行繁育和推广,在大豆生产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以中心区辐射、项目区推广、辐射区跟进的方式打造大豆生产的良好局面。
3.4 大力发展食用大豆加工
大豆具有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高,氨基酸、脂肪酸组成较为合理等共同特点。黑河大豆则具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丰富、商品品质优良的独特之处。黑河大豆品质优势的发挥,不仅要体现在优质原料生产上,更要体现在高质量、高档次的大豆食品开发上;不仅要利用新工艺、新设备加工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传统豆制品,也要开发适合新市场、新人群的新型、高附加值、特色大豆产品。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加强,大豆食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希望以企业为主体,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增加黑河大豆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