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2021-12-02江西省共青城市苏家垱乡中心小学罗丽彬
江西省共青城市苏家垱乡中心小学 罗丽彬
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愈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师生交往互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中,教师更是力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促进个体生命学样态发展为立足点,营造出自主、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师生交往互动的有效性,从而将课堂还给学生,增强课堂的生命活力。因此,核心素养下打造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同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
一、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各生态因子的联系
在教学课堂这个生态系统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因为,个体在数学课堂中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之一,有着自己的功能地位。例如,教师既是独立的个体,也肩负着组织教学活动、传输教学知识等任务,不仅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态位,也要对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差异有所了解。由于在同一生态位中,个体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不同生态位则存在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互补的可能,所以从生态系统发展角度来看,小组合作学习非常适合生态课堂,有利于在良性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促进不同个体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实现生态要素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以其为基础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这个有限时空内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交流,既可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又能使得课堂内部的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如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相互调适,优化整个数学课堂。因此,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构建中,教师应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之间良性竞争和互相合作为前提,根据每个学生的“生态位”科学划分小组、引入生动有趣的学习资源,围绕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实现数学课堂持续性地与外部环境交换信息等,营造优良的内部学习氛围,促进各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促进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
生态课堂内,教学活动是生命运动,是生命个体之间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是围绕学习内容与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深化过程。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生命运动,要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要求课堂环境和谐、教学情境生动,从而促进个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用自身的情感和关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为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学生亲密互动、合作、交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猜想与推理,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
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必然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脱离课本,课堂内所生成的教学活动、所开展的教学对话、所进行的互动交流,皆是为了促进教师、学生、环境、资源等生态元素互相整合、协调发展,生态元素交融越为紧密、运动越为协调,则整个生态系统的生命活力越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从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选择教学资源,将学生所熟悉、喜闻乐见的数学题材引入课堂,创设适合学生、能调动学生热情的教学情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基于生态场的建设,形成良好的师生“共同体”
从教育生态学理论来看,课堂不仅是师生交流的场所,还是一个“生态场”。在这个生态场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取决于课堂生态场的建设情况,因为其内部有很多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
生态场的建设,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课堂的物理环境,如教室环境的布置。对于上课要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师而言,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音量控制应适当,屏幕使用不能遮挡教室的黑板,窗帘的颜色与高度也要调节到位,使得教室内亮度充足。二是课堂内的“心理”环境,要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气氛,教师要运用语言、眼神、身体姿态以及面部表情等,与学生及时沟通信息、实现思想交流、情感共鸣,扩展师生之间的互动面,通过师生交往形成一个良好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体”的形成,会促使教师融入学生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和指导,为学生解答疑惑,让师生、生生之间实现真正的交流互动、相互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既要实现新课标所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理念,又要进一步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与交流,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