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人才输出与“三农”问题支撑的对接工作研究

2021-12-02张芳芳

乡村科技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三农人才农业

张芳芳 刘 佳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9)

0 引言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说的就是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方面的现实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国民素质整体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整体程度的提高,同时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9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1]。文章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工作做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中共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经过艰苦努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庄严宣告,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但民族要复兴,国家要发展,单靠脱贫远远不够,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要发展,必须依靠人才,而高校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校人才要逐渐向农村发展靠拢,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接班人,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

本文将高校人才输出与“三农”问题支撑对接工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方面展现高校人才培养和输出对接带动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此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和研判,提出合理建议,期望对中国的乡村建设振兴有所启示,切实解决现阶段“三农”问题,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和发展。

1 高校人才输出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意义和价值

1.1 高校人才输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选需要

乡村振兴作为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战略,摆在首要位置的问题就是农业人才的解决,包括农业人才的培训、引进、服务以及相关配套人事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专业人才的使用能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有效进行。根据此情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政策,要求高等教育机构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人才、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培育一批懂农业、爱农村、受农民欢迎的人才队伍。因此,做好高校人才输出与“三农”工作的对接显得尤为重要。

1.2“三农”问题支撑是满足当代青年发展的需要

高校作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培育的主体,理应根据国家宏观战略和当前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途径,同时也要与市场完成有效无缝对接,让高校学生有技可施、有地可使,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对于“三农”问题,高校更要肩负起时代使命,教育学生在校时努力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和专业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励志报效祖国,毕业时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奉献力量,锻炼自己,成就事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学生选择到农村去,钻研农业,服务农民,为国家的千秋大业出谋划策,便是顺应时代潮流、满足自身发展的新需要。

2 现阶段我国高校人才在输出与“三农”问题支撑对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教学环节与“三农”问题联系不够紧密

首先,高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和“三农”问题的触及不够深入。有些老师自身也并不了解或者真正关心农村、农业和农民,他们更关心的是热门专业、报到率、就业率、竞赛获奖、课题立项等,缺少农业情愫,更不用说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会涉及“三农”相关问题。这对高校人才向“三农”倾斜的影响少之又少。其次,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社会实践等与“三农”问题联系不够紧密。纵观所有高校,除农业类专业外,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几乎都没有专门的农业宣传类课程,导致高校学生不懂农、不爱农,在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过程中也很少涉农。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大学生对于乡村建设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认知态度。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管理中,高校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农业农村发展的情况,更无法在农村发展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学生踏入社会后,也无法真正地与农村接轨,限制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是涉农高校,很多也是承袭了传统的课堂教育,学生毕业后,往往还面临着知识专一化、技能单一化、专业分散化的尴尬境地,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都难以应对“三农”事业的复杂性和多层次的需要。

2.2 高校师生在“三农”问题上意识偏差较大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各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比如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生活条件相对简陋、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不够广泛、农民各方面素质相对不高,等等。再加上社会舆论对农村的偏见,也会间接影响到高校师生的涉农意识,“轻农”思想根深蒂固。这样就导致了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的涉农教育不是片面的,就是极少的,毕业后考虑到农村去工作、立志服务“三农”发展的概率也就小之又小。这样势必会影响高校人才输出与“三农”工作的对接,导致农业服务人才的流失和短缺,从而就会影响到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使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止步不前。

2.3 高校就业政策向“三农”问题倾斜不够

就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人才的输入及长久留存是农村发展、农业发达、农民幸福的智力支撑和体力保证。而高等教育机构的目的就是为当地区域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包含涉农人才。高校培养和教育的人才向“三农”方面的有效输出能够有效地助推乡村发展的进度。教育部相关部门及各所高校应根据不同人才提出合理的职业规划意见,就专门的乡村振兴议题和“三农”相关工作作出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相关就业扶持和导向措施。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专门对涉农就业进行专题研究、问题分析和提出具体政策。即便是涉及相关问题,也只停留在表面和整体框架上,没有相应的可操作的具体方向供学生选择。有些学生自愿选择到农村去,也是因为暂且找不到更好更合适的工作,以此来作为过渡期,一旦有更好条件的工作机会就会立即跳槽。因此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也很突出。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高校人才支撑无缝对接的相关建议

3.1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对学生进行涉农培养和教育,转变学生对“三农”的意识偏差,让学生人才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具体情况,真正能够体会到乡村振兴和“三农”问题到底是什么,存在着哪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农业知识,并付诸实际行动,才能够向乡村发展上去靠拢。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习、实践、实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提升涉农动手能力。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安排一周的农村社会调研,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课程实习的形式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进行选择安排,让学生通过现场观摩、采访等自主实践活动,做出合理的规划,更好地运用实践和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教育学生转变就业思路,做好涉农的职业规划,这对加快乡村建设的进度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农村发展相关政策,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3.2 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国家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应该顺势调整学科专业。我国目前涉农新专业比例仍然不高,传统农业相关专业与新兴农业科学、新兴农业技术的交叉融合还不够,使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的进程还较缓慢。农村要振兴发展,就要改变目前的情况,这离不开切实可行的实际行动,高等教育顺应新发展格局,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2]。在发展新的优化学科方面,建立高效便捷的资源配置。根据之前的教学经验,创立和编写更新一代的学科知识,使学科和专业体系建设与“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如通识素质教育与跨学科课程并重,培养实干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兼备的高端人才,按照多元化的组织结构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使其能够真正了解乡村振兴建设的发展方向,促进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分工。

3.3 推进并完善合作机制

高校在培育好学生的前提下,要加快产教融合、校农合作等试点建设工作,强化协同育人责任[3]。高校要与农村相互结合,在实践中把握好社会农业发展需求为主导的方向,培育和构建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平台,培养更多当代农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德性、接地气的高水平专业涉农人才,努力推动新时代农村建设,积极向农村方面靠拢,推进并完善合作机制,校农融合,协同育人。高校可与地方农村政府、企业等签订协议,共同培养为农服务的高水平人才,直接对接具体单位和工作,让教育目的更精准、教育内容更具体、教育对象更明确[4]。同时,可与相关部门共同成立乡村振兴学校,长期合作,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涉农人员进行再培养,让毕业大学生在成为支农者、创业者的同时,成为一名“小老师”,为其他涉农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宣传乡村振兴战略、“三农”的相关政策法规,讲授农业技术、乡村产业发展典型案例、网络销售模式及策略等,通过专业化、系统化、广泛化的“三农”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

3.4 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人才、科技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其中,人才是重中之重。针对当前农村人才匮乏、引导城市人才服务“三农”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扎根乡村的人才,畅通各类人才下乡渠道,支持大学生、退役军人、企业家等到农村干事创业。有组织地动员城市科研人员、工程师、规划师、建筑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而这些人群中不乏高校毕业的优秀学生。为吸引高校人才自觉流向农村,减少“三农”事业人才流失,就要对相关配套的支持和保障政策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5]。如人才激励机制、资助政策、晋升制度、薪酬待遇、社会保障等,都应该向涉农人才倾斜,让他们减少后顾之忧。建立健全涉农人才档案,让高校人才有存在感、光荣感、责任感。

3.5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让学生尽早接触农村、农业和农民,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强农兴农担当结合起来,砥砺农志、激发农趣,要加强面向农学人才的耕读教育,把杨善洲精神、塞罕坝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意识。高校培养的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为国争光。总之,要完善人才培养的内涵和范畴,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对兴农情怀进行大力宣传和正面引导。最终,就是要将培养的人才成为既有“三农”情怀,又懂得农业先进技术,还善于进行农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既要开发乡村现有的人才,也要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到乡村来发展,帮助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构建新型高校涉农人才培养体系,是新时代对高校及学生的要求。不断创新培养人才模式,输出更多涉农人才,加强与“三农”问题的对接,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三农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