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对科学知识传播的影响
——以对双黄连和板蓝根的报道为例
2021-12-02文/周潇
文/周 潇
一、双黄连和板蓝根事件回顾
(一)双黄连事件
2020年1月31日22点46分, 新华视点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人民日报在当日22点54分官方微博发布《最新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 该消息迅速被各大媒体和自媒体微信公众号转载,引起公众高度关注,人们纷纷在深夜出门到实体药店排队购买。 随后,腾讯医典首先发出辟谣称,尚无证据能够证明双黄连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丁香园等官方指出,该发现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所谓的“可抑制病毒”还需要应用到临床,目前,没有足够的公开数据能证明它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二)板蓝根事件
2020年10月13日,钟南山院士在白云山板蓝根澳门转化研讨会暨合作签约仪式上说,其研究团队发现白云山复方板蓝根对新冠病毒体外有效。 这一视频随后在10月16日被媒体集中报道,当天,线上实体药店和线上药店平台都在当天卖断货。 在事后,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发布紧急澄清:所有媒体涉及到的言论是体外筛查的实验结果,还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 10月23日,钟南山院士回应称有人断章取义, 板蓝根在实验室是体外有抗新冠病毒作用,离体内有效还很远。
(三)两者产生的共性
在回顾双黄连和板蓝根的事件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两次事件的风波与媒体和医药专家都有关联,专家的权威性、媒体的背书、疫情下大众的心理都是抢购事件的催化剂。 不可否认的都对媒体和专家的权威进行了消解, 还涉及对中医的再一次质疑。
医药专家要对传播的科学知识做出详细的解释,能让具备基本医学常识的普通百姓和媒体编辑能够听明白内容。 在疫情面前,很多民众已经失去科学的判断,此时专家的说辞要更加的全面,对药物的适用范围、使用量、作用原理等有针对性的说清楚。 在双黄连事件报道中的双黄连可 “抑制病毒”,却被不少人买来做为“预防病毒”。 媒体作为信息通道,不仅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双黄连是在得病后才能使用到,得病后应该去医院,去医院医生自然会给使用;也没有指出,没有生病的人不要随便喝双黄连口服液,双黄连喝多了会导致胃寒,并且产生耐药性,对身体有伤害。 在板蓝根事件中的“体外抑制”,也导致许多普通百姓不明所以,再次重演疯抢板蓝根的事件,原因也是由于钟南山院士的权威专家身份和缺乏分辨力的媒体推波助澜、断章取义,让受众再一次失去免疫。
媒体报道存在的问题是, 首先是在报道时间上含糊不清,对研究成果不做进一步求证。 在双黄连事件中“此前”“目前”时间短语含糊不清,研究成果都是处于要进行大量的临床验证阶段, 缺乏临床研究的数据。 其次是在报道科学成果时没有认真查阅,没有提供可参考的事实依据,例如数据连接或文献出处;没有对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语和时间进行解释等,例如双黄连的副作用,提醒公众要谨慎使用。 如果媒体向公众传递不正确的科学知识, 发生聚集购买药品和错误服药都会再一次威胁人民群众的安全。
二、媒体在科学知识传播中扮演的角色
疫情期间的不实科学信息增多,有些时候媒体的快速播报不仅加速真实信息的传递,还会助长了谣言的传播。 所以我们要发挥媒体的正向作用,规避媒体的负面导向。
(一)媒体对科学知识起着重要的传播扩散作用
疫情期间,媒体是信息传递的桥梁,也是信息传递的“扩音器”和“加速器”,媒体的声音越大,说话就要越准确, 这对科学知识的传播扩散尤其重要。 例如,媒体对如何七步洗手,如何正确的佩戴口罩, 如何通风除菌, 如何在发热后去医院就诊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科普,解读疫情发展的状况和医学研究的新动向,传递了有效的防疫知识,使科学知识获得大量的曝光。 其中,央视栏目《央视新闻》《新闻1+1》 对疾控专家进行了采访和连线;新华社开设抗疫专题访谈;权威的医学平台丁香医生也利用各种数据地图记录着全国疫情发展的状况;回形针团队制作的科普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在朋友圈刷屏,利用模型将病毒进行可视化,将新冠肺炎的发生、传播、死亡率、传播速度等知识深入浅出地进行介绍,高密度地对新冠肺炎进行了全方位的科普。 在此次科学知识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短视频、动画、海报、Vlog、慢直播等多种形式,大大提升了民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拓展了接触人群,受到民众的广泛接受。
(二)媒体对伪科学起着重要的辟谣和揭露作用
相比非典期间“喝醋能杀死病毒”“绿豆汤能预防非典” 等谣言满天飞却得不到及时制止的现状,如今的新媒体在快速传播扩散的同时,也使得谣言的澄清速度加快。 自2020年1月31日晚22点46分发布的有关“双黄连可以抑制新冠病毒”的消息后,以腾讯医典团队和丁香医生为首的权威平台率先发出质疑,到2月1日凌晨微博、微信自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 各大媒体网站都即刻出现了大量科普双黄连的适用性的文章, 快速地消除人们的误解,打破谣言。 当天下午,央视新闻也正式对双黄连事件做出回应,进行辟谣。 百度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网络上的疑似谣言,并对谣言信息进行鉴别和拦截, 针对看过谣言信息的人群,通过百度旗下的百度新闻、百度贴吧、百家号等10余条生产线有针对性地实施辟谣信息分发机制。 由此可见,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在媒体多元联动的舆论场中, 各地方媒体依托融媒体平台,形成传播矩阵,叠加传播效果,就能够最快地积极破除谣言,传播真实信息,大大地降低了谣言带来的危害。
(三)媒体对公众科学认知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从不戴口罩到疯抢口罩,从聚餐串门到七步洗手法,随着媒体对疫情的报道,公众逐渐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对待新型冠状病毒的态度在改变。 欧洲疫情的加重, 也让欧洲社会重新评估了戴口罩的重要作用, 封建迷信在科学面前再也经不住推敲。 随着此次疫情的发展,媒体对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大,整体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全民健康卫生等观念深入人心。 公民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从饮食、作息、锻炼、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整。 国家也将开展建设现代卫生服务体系, 出台和修订一系列公共安全法律法规,健康中国战略将被加速实施。 近几年,中医饱受争议和质疑,双黄连和板蓝根都为中药成分, 虽然在媒体报道中出现被错误解读的现象,但是在治疗新冠病毒过程,中药全方位和全疗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并重也将成为国家进一步的扶持方向, 推动建设中西结合公共卫生防疫建设体系。 公众更应该树立起对中医的信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推进中医走向世界,为世界的文明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三、新闻报道对科学知识传播的困境
科学传播并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单向度传递,而是科学传播者与不同受众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过程。 由于传播内容混杂,传播人才缺乏,如果报道出现偏差,那么对特定的圈层和其他社会群体就会形成观念与认识的壁垒,导致传递断层。
(一)传受双方知识鸿沟的不断加宽
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阶级也存在不平衡现象,普通大众主动获取科学信息的积极性不强,随着时间的流逝,获得多信息的科研人员和获得少信息的公众之间科学知识的鸿沟不断加宽。 如果公众对科学传播的专业术语、科学观点和思维等内容的本质理解得不够清晰, 就会在自媒体传播中存在歧义。例如, 李兰娟院士在采访中说道75%的酒精可以杀死病毒,建议定期对屋内消毒。 这一说法被网络解读为“喝高度白酒可以抵抗病毒”。 首先,日常高度白酒最高在50度至60度,根本达不到75%;其次,喝白酒是通过消化道,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攻击呼吸道,因此喝白酒对抵抗病毒没有任何作用。 随着世界各地科学家和专家的密切合作,相关科研人员的资源更为宽广,各国的语言差异、文化差异让公众无法做到资源分享。
(二)传播圈层的信息间隔
近年来,受众通过新媒体的催化,依据兴趣爱好、相同属性等形成特定的文化圈子,由圈内向圈外辐射的文化效应或经济效应,形成“圈层传播”。受众依据自身的文化品位、 生活方式等选择媒介产品,吸引媒体机构形成了圈层报道。 媒体通过大数据推送人们更容易获得个人观点支持的信息,圈子内会强化既有认知,形成趋同的认知,不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意见差异, 反而产生更为强烈的意见分歧。 例如,微信等强关系型网络平台所形成的“信息茧房”效应,也能造成传播内容窄化、叠加强化,加剧了群体信息的间隔和理解的偏差。 圈层化现象是新媒体传播中不容忽视的现象,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在科学传播中媒体与公众就形成圈层现象, 使得新媒体传播中的科学话题形成两种间隔的话语场域, 公众看似通过 “公众参与”“公众对话”参与了传播,但是媒体的圈层传播起到更加直接有效的作用, 科学与公众的交流未能够充分地实现, 公众对科学知识并未理解。 因此,媒体机构应该正确引导圈层文化,承担起社会责任,打破圈层之间的信息壁垒,建立和谐良性的对话体系。
(三)传播内容的混杂
传统媒体时代,科学知识传播的主体主要是专业从事科学事业的专家或传播工作者,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普通公众只能单向的接受,很难参与到科学知识内容的创作和设计中来。 然而,新媒体时代每个网民都能通过各类社交媒体成为生产科普内容的主体。 每个网民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布自身观点的科普文章、视频、图画等科学知识, 也可以通过互动的百科平台回答其他网民的问题。 一方面,互联网使得公众走近科学,参与科学传播, 让科学传播主题走向平民化; 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降低了各类主体进入科学传播领域的门槛。 科学知识关乎生命健康,传播内容不容小觑,未经证实的“伪科学”的传播,使得受众不能依靠自身储备知识去判定对错,许多优秀的原创作品被抄袭、篡改、转载,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有的民间偏方往往打着科学的幌子趁机变相传播,导致科学内容鱼龙混杂。
(四)传播人才的稀缺
科学传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活动,涉及的领域广泛,知识专业性强,加上普通网民的参与,更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能力。 一方面,要有医学背景,对医学和社科类知识有储备,对伪科学知识能够辨别和辟谣;另一方面,要具备传播的技术和知识, 能够将所拥有的知识通过专业的平台发布出去,同时具备科学素养和新闻传播素养。 在我国,一直以来科学传播的主体都是官方主流媒体,科学家编码,媒体工作负责解码,把复杂的科学信息转换成普通大众能够理解的话语。 目前,我国对专业的科学传播专业还未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架构和专业传播体系,科学家和科学传播之间应该达成行业共识,形成专业的行业术语,科学传播专业人才负责对科学家的编码进行二次编码和解码,将科学知识转化为受众可以理解的信息,避免传播内容的不严谨,不能随意出现绝对化字眼。
四、“双黄连”和“板蓝根”传播事件的启示
双黄连和板蓝根的传播事件与以往疯狂抢购和囤积的谣言不同,此次的信息来源于权威媒体和权威专家, 虽然随后发出系列的辟谣和澄清的文章,但是也不能阻止公众的抢购,最终会导致人们过度地解读这些信息,对科学和权威媒体信任的崩塌,应该引起媒体、专家、受众的反思。
(一)对媒体的启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对病毒科普和预防相关的科学知识的报道量和转发量都不少,但是内容却参差不齐,真假难辨。 有些媒体对还未经验证的信息进行报道, 面对负面新闻和谣言不及时回复。 国内没有形成具有号召力的官方科普机构,也没有形成科学的辟谣和审核机制。 如果媒体对科学知识和科学事件评议表现得不够专业和理性,那就会加重科学的争议,制造出影响社会稳定的网络舆情。 因此,媒体要积极筹建一支较高水平的科普团队,面向受众传播通俗易懂、严谨有趣的科普内容,能够满足公众的需求,解答公众的疑惑,真正发挥好内容的实际作用。 做好科学知识传播的把关工作, 及时准确地向社会传达信息,自觉承担起伪科学的辟谣责任和义务,发挥舆论引导力。
(二)对专家的启示
在面对突发复杂的疫情面前, 专家成了公众最信任的对象,专家的解读能够有效促进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特别是权威专家的科学建议对公众更有指导性引领作用,能够引导舆情的走向,安抚公众的恐慌,传达专业的科学信息,引导公众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疫情,抑制谣言的传播。 在疫情期间,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奔赴武汉指导防控,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科普,多次成为热搜话题,引起广泛关注,发挥了舆论领袖的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张文宏在公共场合多次发表关于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的科普演讲就避免使用过多的学术术语,还用大众通俗易懂的话语将如何抵抗病毒、 预防传染病等问题讲得清楚明了,语言风趣幽默,比喻形象恰当,在社交平台点击和转载率都普遍较高。 此外,专家也要熟悉网络舆论的法则,避免话语被媒体错误解读。 在双黄连和板蓝根事件中所引起的质疑,就对媒体和专家权威的消解很快,有人就提出双黄连和板蓝根事件是专家背后的利益集团的驱使,这些质疑被自媒体的推送戏剧化。 因此,对于权威专家和媒体而言,要及时回应质疑,避免权威的消解。
(三)对公众的启示
从新冠疫情抢购“双黄连”和“板蓝根”事件,暴露出突发事件下科学传播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对科学知识的认知, 对报道中的 “体外抑制”“预防”理解出现偏差,先前科学知识储备不足,概念理解不清。其次是公众的恐慌心理,基于“宁有不缺”“不管真假,买来先屯着”的心理,倾向性地对报道内容过分解读。 因此,公众在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不要轻信非官方自媒体公众号的科普推送, 要关注具有权威的官方公众号,对伪科学知识要有分辨能力,不传播未被证实的科学知识。
结语
我们的科学传播仍处于发展萌芽阶段,传播效果不尽人意,整体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时期的科学普及和传播要调动高水平科研团队参与到科普活动和制作中来, 培养专业的科学传播人才,树立以公众为中心的传播策略,要明确传播对象是从身边的高水平科研同事转换到普通大众。 媒体对科学知识的传播要严谨慎重,不仅要全面了解科学解释再进行科学传播和普及,还要充分考虑公布后的事态影响,不忘担负的社会责任。 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才能构建出现代化科学传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