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贵安新区乡村振兴实践的路径初探

2021-12-02金章鹏

广东蚕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贵安新区农户

金章鹏

(贵州财经大学 贵州安顺 561100)

贵安新区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积极推动“党组织+”的引领带头模式,探索出“双抱团”(“村抱村,户抱户,党支部来引路”)的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引导、企业主体运作、贫困户参与收益”的扶贫模式;积极实施“公司+农户”“公司+集体经济+农户”创新经营模式,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农户收入;大力培育企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吸引投资,扩大规模,加强竞争,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龙头企业领导作用,创建地区品牌,带动农民增收。

1 主抓企业带动,培育经营主体

贵安新区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指导、投资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制定政策,整合新区资源,大力扶持和培育企业主体,扩大消费市场。采取了诸多措施鼓励农户、合作社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点是引进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型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并引导一些优秀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投资,鼓励扶持企业转型进入农业领域,以发展壮大经营主体;大力扶持合作社,截至目前,新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07 家,23 家实体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马场镇林卡辣椒种植合作社和高峰王家园水晶葡萄种植合作社是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据新区统计,进驻贵安新区的6家农业龙头企业有贵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红农业有限公司、贵安尚菊有限公司、华龙公司、粟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南馨茶叶公司,主要以蔬菜、茶叶和精品水果为主,资产总额160 868.84 万元,固定资产总额104 444.58 万元,销售收入总额4 811.66 万元,企业现有职工286 人,直接带动4 246 户农户增加收入673 万元。另外,新区为引进具有农业优势的农业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广招商、招大商”的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投资效果,新区先后与3家农业企业和1家全国500 强公司达成投资意向:一是恒大旅游集团;二是云南后谷咖啡有限公司、贵州恒屹投资有限公司;三是贵州柯康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

2 狠抓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

在主打“贵安山禾”商标的引导下,新区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努力打造品牌化农业产业,培育粮食、茶叶、辣椒、莲藕、鱼类、花卉、水果、草、食用菌和家禽十大主要农产品;围绕“六个万亩”工程,大力发展有机稻米鱼类、高档古茶、特色蔬菜、优质水果、优质牧草、食用菌、生态禽类等产业,突出打造“一乡一品”和“一村一特”。自2018年以来,贵安新区一方面紧抓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了贵安山禾、林卡胡椒、高峰葡萄、羊艾毛峰、贵安古树红茶等一系列优质品牌;另一方面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广“三品一标”认证,并通过“委托服务+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推行,目前已完成认证28 家,认证75 项,产品86 个,其中,有机认证6项,无公害产品认证27 项,无公害产地来源认证44 项,无公害认证面积七千二百余亩。目前,已设计出二十多种贵安山禾产品包装,使贵安山禾系列农特产品逐渐成为绿色特色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促进了贵安新型农业科技技术的普及,推动了贵安农产品行销海内外[2]。

3 狠抓利益联结,互惠互帮互利

新区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揽,建立健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做到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项目实行“三权分置”,量化到村到户,所有权归村集体,使用权归经营主体,收益权归农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生盈利的70%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农户。新区通过“党组织+”的带头引领作用,“政府主导引导、企业主体运作、贫困户参与收益”的扶贫模式,以产业带动脱贫为主线,让农户参与进企业,与企业形成互惠的良好氛围,同时农户与企业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保障了农户的权益。新区大力推广订单生产、“反租倒包”、产业托管、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利益联结方式,确定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收益环节和份额,同时创新乡村振兴发展方式,推动以扩大集体经济为主的“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马场镇洋塘村的食用菌项目与高峰镇尧上村的小龙虾养殖项目;“公司+合作社+农户”党武镇百年古树红茶种植业以及马场镇四村古茶树种植业;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贵澳集团经营模式,实现减贫1 317 户共5 527 人。到2018年底,据贵安新区统计龙头企业数据,得销售收入总额为4 816.16 万元,企业从业人员共计286 人,带动农户4 246 户,直接带动农户增收总额为673 万元。新区官方数据表明:新区已建成万亩樱花园,种植葡萄1.7万亩,种植经果林1.2万亩,蔬菜1.3万亩。茶园建设7 864 亩,普查出古茶树18.2万株;种植牧草1 000 亩,水稻7万亩;建设3个省级农业园区,建成农业特色产业基地5.03 万亩。调减玉米24 372 亩,改种高附加值农作物,预计全年累计种植蔬菜和油菜4万亩(次),新种植和管护古茶树3 000 亩,禽畜出栏60 万羽(只、头);种植食用菌1 000 万棒,种植中药材900 亩,葡萄品种改良3 000 亩,特色养殖950 亩。

4 狠抓产销对接,助推产业发展

近年来,贵安新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销精准对接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以“七个抓”政策为工作指导,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确保了扶贫事业的稳步前进;以“五大产业”(精品水果、蔬菜、中草药、食用菌和茶)为主要重点,结合线下线上的销售等方式,新区已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整合,运用订单生产、集中包装配送、收购,以帮销、自销等方式帮助销售农产品,以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1)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新区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培育辖区内的农业经营主体,并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以“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推动专业合作社、种植户、家庭农场的发展。据新区统计,新区已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252 个、大型种植户224 户、家庭农场144 个,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社2个,促进了产业发展,带动了贫困人口脱贫,推动了农业经营水平的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

(2)抓好产销对接利益联结机制。新区积极响应省委关于农村“三变”改革的工作,并努力探索了农民、合作社、企业股份合作新机制的可能性,建立和完善了诸如“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人口”“最低保底+分红”等一系列的利益联结机制,完成了企业与合作社等利益相关者签署的368 个利益联结机制,并把扶贫资金通过小额贷款的方式入股230 万元,同时量化入股16.3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3)抓好订单式农业发展。新区积极适应市场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协调辖区内扶贫乡镇积极与各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超市、学校食堂进行对接,统筹安排新区种植业资源,大力发展订单式农业;到目前为止,订单农业占新区农产品生产产量的80 %。

(4)抓好质量强农工程。新区为适应市场发展,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主抓质量强农工程,通过“委托服务+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广“三品一标”的企业认证,目前已完成26 家企业认证,认证项目75 项,产品86 个;并打造了如贵安山禾、贵安古树红茶等优秀品牌,促进了“三品一标”认证企业的发展,推动了贵安农产品行销海内外。贵安农产品接下来要在大数据发展的“东风”下,把销售作为导向指标来设置生产,按销售量多少来促进生产,联动产销一体化,并扩展流通体系,从而促进“黔货出山”,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并致富,为更多农村人带来利益和便利。

(5)抓好电商平台销售。新区加快电商平台建设,以乡一级一个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为核心,辐射到村一级有6个综合服务站,培育乡村网店,确保订单落实到产地村、生产户、生产人;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要的农村快递和冷冻链物流系统,解决好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实现贫困村电商网店全覆盖。

(6)抓好农业大户与经营户长期固定供销关系建立。新区的一些大型农业种植户和合作社已经与周围的餐饮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以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销售量运送食材,形成了固定的农产品销售。

(7)抓好帮扶资源拓宽销售渠道。新区帮扶单位审时度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不仅可以帮助贫困村落和贫困家庭发展产业,而且主动帮忙销售农产品。根据新区的数据统计,新区辖区内的配送中心已经与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合约,并且与28所高职院校(包括分校区)开展了食堂配送业务,日均配送量约78吨,他们主要向每个学校的食堂配送大米、食用油、家禽肉类、蔬菜等食物,每天为贫困地区创收46.5万元[3]。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地区有每个地区的优势,不仅需要政府、人民,还需要更多的企业主体参与进来,形成参与式扶贫脱贫,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打破发展桎梏,助力农村经济腾飞,实现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贵安新区农户
宜宾市三江新区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三代”贵安人:共建新城同圆梦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奋进贵安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