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研究性学习为导向的研究生教学探析
——以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教学实践为例

2021-12-02李瑞君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课题研究生

李瑞君

近年来,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研究生整体质量的下滑。这已经造成在读研究生能力的参差不齐,研究能力和设计实践水平整体低下,个别学生甚至连环境设计专业最基本的专业知识都未能熟练掌握。这对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影响非常之大,给承担研究生课程的教师带来相当大的困扰。

1.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面对当下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的实际状况,本人认为在研究生教学中“提倡普适”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学术倡导,而“因材施教、差异化培养”才是研究生教育的必然途径。如何满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研究生教育最为核心和最为紧迫的任务。对于精英型人才的培养,还是应坚持“慢工出细活”的传统,真正的精英型人才不可能通过“大批量生产”获得。“大批量生产”除了带来高等教育数量的增长或规模的扩张外,并不利于质量的提高。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精英性,是研究生教育的追求。

研究生教育不能也不应步入中国本科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后尘,成为教育大众化和产业化的领域,研究生教育更不应该是教育“普及”的领域。研究生教育的这一“精英性”的本质不应该、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应该是我们从事研究生教育的群体能够达成的共识。

第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研究、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教学模式。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适应性,是研究生教育的补充。

在研究生教育这个体系中,传统的师生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学生扮演的角色往往是“顾客”,而导师扮演的角色则是“设计师”,有时师生的角色还会互换。此外,学生必须要参与到整个研究生“加工”和“制作”的过程,同时要积极担负起高级工艺师的责任,亲自动手选料、裁剪和制作他们自己定制的“霓裳华服”。指导导师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指导,有时还要担负起“高级顾问”的职责。

随着环境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涉及学科和专业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本人逐渐认识到自己所承担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过于偏重于对学生在艺术维度和设计实践方面的训练,对社会问题和课题的研究性关注度不够,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必要的研究性学习的训练。大多数研究生依然停留在本科生阶段的状态,不能对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研究,更不用说对课题研究方法的掌握了。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进行调整。这样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能让研究生掌握一定的课题研究方法,以满足今后同学们进行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和写作的需要。

当下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知识、文化、眼界、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课程采用的教育方式仍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方式,很难达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因此注重研究生主动建构问题、收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显得尤为必要。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拓了学术视野、提升了专业水平,而且提高了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能力。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从教师单一的讲授辅导的一言堂模式切换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研讨会模式。

2.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和实践,本人认为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实现研究性学习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一是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习的方式,以研究项目作为课题,关注中国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二是与校外设计机构或院校合作共建,参与社会上的学术活动和设计实践,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设计实践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完成从本科生阶段到研究生阶段之间角色的衔接与转换,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好基础。

2.1 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更新

首先,在课堂上要抓住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强调学生能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式的学习活动,要求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梳理资料,自行发现问题,并能独立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其次,每位同学的题目都不一样,即便选择同样的题目,每个人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也各不相同。这样一来由于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潜能,能够较为主动深入地进行研究。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选题,查阅相关的资料,独立开展研究,同时能够通过探讨和观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深化自己的研究。

2.2 与校外设计机构合作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校外设计机构开展合作,实施研究生研究性学习、设计实践实习的联合培养计划。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联系对口的实习单位,真正做到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同时,这样的合作为研究生提供了实习的单位,同学们可以根据的所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构。客观上讲,这也为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机会。

2.3 实现从实践性到研究性学习的转换

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建立:课题研究式的学习在于围绕问题而展开,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以及克服困难的韧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人才应该具备探索性、坚韧性、自控型和合作性的创新品格。

研究生的教学应该包括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两个部分。在教学方面除了现有的重视在设计实践方面的训练外,我们还应该重视理论研究方面的教育。本人所承担的环境设计研究生课程,在不影响整体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完成局部课程与局部课程之间、局部课程与毕业论文和设计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做到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重,使课程的布局更为合理,内容更加新颖,同时提升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

3.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亲身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阶段和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大脑进行思考,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之所在,也是研究性教学所要达到和追求的教育目标。

3.1 课程教学的设计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探索,本人认为在研究性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上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从“单一”到“复合”——课程关联性的建设

对本人所承担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整,组成循序渐进的系列的以研究项目为内容的课程,为下一阶段的设计实施课程做好理论上的铺垫和准备。以“课题项目研究”和“工程项目实践”作为系列课程教学效果的最终检验环节。

(2)从“技能”到“方法”——项目实践性的操作

从独立的技能训练单元课程设置,向主导课题研究和设计实践贯通的研究和设计方法系列课程过渡。在系列课程中真正做到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重,技能与方法并重。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能够把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有目的地应用到接下来的设计实践课程中。

(3)从“结果”到“过程”——教学目的性的变革

重视终极结果的课程,向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创造思维和研究性探索的课程转换。把“研究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的开展”“研究的深化”“研究报告的写作”“理论性的总结”和“论文的写作”的训练融合到课程的每一阶段里。改变习惯性的以提交最终成果为目的的课程教学模式。

(4)从“单向”到“多维”——思考创研性的激发

课程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专业理论的学习,同时应注意加强学生在研究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多维思考,关注课题相关的历史、人文、习俗、自然条件、气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综合性思考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综合性思维,能够从其他领域吸纳知识,能够从其他专业领域中学习和借鉴,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利于今后的创新性研究和实践。

(5)从“被动”到“主动”——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改变原来的上课模式——教师进行灌输式的课程内容讲述,提供一种研究方法和模式,让学生们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教师的知识灌输变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课堂上,不但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还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学到知识。同时老师也会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收获。

3.2 教学方式的转换

(1)互动的授课方式

在课堂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课上先是分析本人在课程开始之前完成的一个完整研究案例,讲授选择课题、收集资料、开展研究、深入研究、论文写作等相关内容,展示给同学们一个系统的、多方位的、完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以及最后的成果。而后同学们选题,开展研究。在整个课程的过程中,进行几次课程汇报,内容包括案例分析、资料观摩、实地考察、技术解析、语言表达训练、研究方法探讨、论文写作辅导等诸多环节。

(2)汇报与研讨相结合

课堂汇报的过程就是一个小规模的研讨过程,同学们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在研究方向上进行把握并提出研究上的建议。汇报中,每个同学除了在自己选择的课题上的研究,也能在其他同学的课题中学到知识。汇报过程结合了课堂讲述、课堂讨论、辅导讲评、课题答辩等多种方式,有目的地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3)形式多样的成果

课程教学结束后,每位同学在答辩研讨之后都会提交自己的课题的研究成果。包括自己收集的资料、思考的成果、PPT 演示文件、论文、研究报告等几个部分。同时,在课上的汇报答辩和研讨过程中,每位同学都能在语言的表达上得到一定的训练,为今后的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做好准备。

4.结语

近几年来,本人在承担的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系统地进行了研究性教学的尝试。

首先,结合自己所做的示范性的研究案例,对研究目标、目的、过程、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最终的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对选择课题、收集资料、开展研究、深入研究和写作论文等进行讲授,讲解了研究的整个过程和方法,展示给同学们一个系统的、多维度的、完整的研究过程和成果。

其次,引导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选取具有典型性的课题进行研究。要求同学们在一个星期之后提交各自的选题并开展研究。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要收集与自己所选课题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文献分析,选取自己的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以及研究的可行性,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毕业论文开题的实弹演习。

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每个人在课上给大家展示阶段成果,相互交流,共同促进。教师会针对每个课题给出具体和深入研究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最后每位同学都提交了各自的研究报告和论文等多种成果。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和课外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本人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和学习,建立了灵活多样、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人从中领悟到:1.研究性学习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2.以培养创新性为核心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与时俱进。

首先,要抓住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强调学生能够独立开展课题研究式的学习活动,要求他们自行发现问题,并能独立地分析与解决问题。

其次,每位同学选择的题目都不一样,即使题目一样,但要求设计和研究的方向也各不相同。这样一来由于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潜能,能够较为深入地研究。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选题,查阅相关的资料,独立开展研究与探讨工作。

最后,课程结束时学生们取得的研究成果经常会出人意料,有时甚至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同时,学生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效率。任课教师也会在整个过程中受益。

猜你喜欢

研究性课题研究生
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