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探究
2021-12-02詹瑞
詹 瑞
(河南省唐河县种子技术服务站 河南南阳 473400)
从古至今,我国都将农业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世界享有盛名。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不断激增,传统作物种子的产量难以满足众多人口的生存需求。面对这一问题,只有将更高产的作物种子引入农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对作物产量提出的新要求。但是由于大多数高产种子的栽培和耕种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存在差异,所以不断改革和完善种子的高产栽培技术,便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1 栽培种植种子的前期工作
1.1 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
对于栽培种子来说,好的生存环境很重要,要根据适合种子生长的条件进行选择。肥沃的土地不一定就适合种子的生存,因此,也要根据种子的生长特征进行选择。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可供耕种的地域面积却相对较少,再加上复杂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使种子栽培时总是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1]。因此,在选择种子栽培前,首先要结合耕种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种子类型进行耕种。同时,种植的土壤、温度等也是相关人员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结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真正确保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2 对种子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处理
通过对种植地区各项种植条件的考察,能够帮助耕种人员选择出最适宜的种子类型,但是在正式播种之前,还需要对购入的种子进行科学、全面的甄别和挑选。种子的质量直接与种子的生长和发育情况挂钩,进而影响作物的总产量。
在播种前,需要相关从业人员根据已有经验知识,从预备种中挑选出坏种、瘪种,只有通过筛选后较为圆润、饱满的种子才能种植。同时,针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病虫害问题,也要提前做好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如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问题的发生频率,还能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成活和发芽率,最终为提高农作物整体产量和品质提供保证。
1.3 精耕土壤,调节肥力
对于一些需要生存在松软肥沃的土地里的种子来说,在未经处理的土地上耕种,可能会由于土质过硬等问题,降低种子的成活率。因此,在耕种前精耕土壤,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效果[2]。除此之外,松软的土壤更有利于种子与外界交流水分和空气,进而为种子发芽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并确保种子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能够汲取充足的水分,最终为种子顺利发芽和生长提供保证。
如果未能在耕种前精耕土壤,那么则需要提前在土壤上方均匀地铺撒尿素、土木灰等肥料。通过铺撒肥料的方法,同样可以起到滋润土地的效果,肥料能够对土壤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元素进行调整,并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度,从而为种子发芽和生长提供充分的养料和适宜的环境,最终达到使农作物高产的目的。
2 播种后采取的措施
2.1 合理搭配,合理种植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向人们传达出在种植农作物时,必须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类型进行耕种。同理得知,有些农作物对阳光和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而有些农作物则对阳光和水分的需求量较小。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在播种时为了尽可能地发挥出土地的作用,要结合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安排种植方式。
种植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并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种植多种类型农作物,如将大豆与玉米种植于同一片区域,不仅可以减少种植所需的土地面积,还能进一步提高大豆的原有产量[3]。同时,确保农作物种植的密集程度,必须符合其自身生长习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作物的总产量。一般来说,在种植农作物时还需要确保横向与纵向笔直整齐,这样才能防止由于缺乏足够的阳光照射,导致作物成活率降低。
2.2 保护播种后的种子
顺利将种子播种并不意味着种子一定能够成活,尤其是对于严寒地区而言,由于地面下方温度过低,可能直接导致种子死亡,所以必须对播种后的种子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对于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需要定期进行灌溉,但是灌溉水压不能太大,这样容易让刚刚扎根的种子死掉,最好使用漏管进行灌溉。例如,部分北方地区冬季开展农业活动,在播种后为种子提供一个相对温暖的生长环境。对此,部分从业人员选择在耕种区域铺设地膜的方法,这种地膜不仅可以提高地表温度,还能起到提高肥料效果、防虫防涝等多重作用。近几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与农业领域的融合发展,可降解地膜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它可以直接避免普通地膜使用过后对土壤造成的危害。
我们都知道北方的气候相对于南方来说还是比较干燥寒冷的,因此,在北方大棚播种是一种较常见的耕种措施,其能够为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温度和环境,保证种子的存活率,进而起到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但是大多数耕种人员选择大棚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能够为反季节作物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便利,而这也恰恰是我国大多数地区为了解决冬季缺少青菜、水果问题而采取的常见措施。同时,如果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海拔较高,那么过于强烈的阳光照射,可能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而大棚便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阳光对作物的直接照射,并避免对种子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最后一点要值得注意的就是,在种子播种之后一定要防止鸟类的叼啄。防止鸟儿叼啄要在两个阶段注意:第一阶段是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之后,鸟儿的叼啄会让一个好的种子失去存活率,其实就是鸟儿会将种子当做食物吃掉;第二阶段就是种子长出幼苗的时候要防止鸟儿的叼啄,幼苗被鸟儿叼啄之后很大程度上会失去生命力。因此,为了保证种子与幼苗可以存活下去,播种者可以安装驱鸟器来应对,或者定时看护、在播种地放置稻草人等。
2.3 重视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在大多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始终都是不可避免的,这同时也是影响作物成活率和产量的重要因素[4]。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在播种前后,必须对作物可能产生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针对即将出现的病虫害问题,做出科学、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如部分地区的雨季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在雨季结束后可能会诱发几种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对此,相关人员在雨季即将结束时,便需要提前采购一些当地作物适用的农药,并在雨季结束后及时喷洒农药,预防病虫害问题。其中,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雨后分别开展两次农药喷洒行动,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和杀虫效果,还能避免由于雨水冲刷而使农药对土壤造成危害。
农作物的根部是帮助其汲取水分和营养的重要部位,与整株作物的生长和发育直接挂钩。因此,农作物发芽后,不仅需要对地面上方的作物进行保护,还需要确保作物根部免受病虫害侵袭。一旦作物根部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导致农作物由于难以吸收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停止生长甚至枯萎死亡。因此,想要从根本上对农作物进行高产栽培,就必须要正视解决病虫害问题的重要性。
3 种子高产栽培技术改进方法
3.1 明确播种条件
播种条件是影响种子产量的首要因素,如果无法预先判断播种条件与种子之间的联系,那么就会直接拉低种子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和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能力等,这些都直接关系着种子的成活率。其中,温度是影响播种的最主要因素,如水稻对温度的要求较大豆、芝麻等农作物而言更高,只有确保地面温度高于8 ℃时才能正式播种。播种后,还需要在种植区域上方覆盖一层营养土,这样才能为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养分,并防止由于地面温度降低而拉低种子的成活率。除此之外,播种的密度也是需要相关人员密切注意的一项重要问题,播种间距过于紧密或疏松,都会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2]。
3.2 科学灌溉
新品种农作物的出现,不仅意味着粮食产量的整体提高,同样也代表传统耕作方式的淘汰与落后。由于传统的作物灌溉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品种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所以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灌溉方法,那么也就无法获得更高的作物产量。对此,相关研究人员必须将正确的灌溉方法传授给更多耕种人员,通过普及科学的灌溉方法,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整体产量。如在种植水稻时,发现水稻生长至需要施加肥料的时期,同时也代表其对水分的需求增加,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浅水灌溉;但是当水稻生长至抽穗期时,则必须等到种植区域内部水分全部消耗完毕后再开展灌溉工作。
3.3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不仅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养分,同时也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大多数病虫害都在阴雨天气放晴后发生,所以这时耕种人员要提高对施肥管理工作的重视。如果在阴雨天气来临之前,便开展过农药喷洒工作,那么则需要在天晴后合理安排二次喷药行动,避免由于雨水冲刷而使农药失去效果。同时,作物根部病虫害问题的频发,表示地下施肥同样不容忽视。
4 结束语
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所以相关人员更要加强对种子高产栽培的研究和重视,争取研究出具有更高产量的种子类型,并使种子的高产栽培种植方式得到广泛的普及和使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