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CL-50型循环烘茧机雄蚕茧二次干燥技术规程介绍
2021-12-01徐军涛卢永正李富强
徐军涛,卢永正,李富强
(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山东莒县276500)
莒县海通茧丝绸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引进饲养“秋华×平30”等多对雄蚕品种30000张,取得了不错的饲养成绩,雄蚕茧具有茧层率高,烘折低,缫制的生丝品位高,洁净好,颣吊次数少,纤度细,偏差小,生丝达到6A级。烘茧是制丝工业中的首道工序,关系到蚕茧质量和出丝率的提高,对后续的煮茧和缫丝工序有着重大的影响。几年来,我们针对雄蚕茧的特点,不断总结经验,适当调整烘茧工艺配置,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茧质,并制订了本公司川西CL-50型循环烘茧机雄蚕茧二次干燥技术规程。
1 收烘现场管理
1.1 定置管理
(1)根据预约收购量和茧站的烘茧能力,具体规划鲜茧、半干茧、干茧存放场所和进烘顺序,并设计现场定置管理图。
(2)“三茧”按茧质分级、分类分别挂卡存放,标志清楚,明确责任。收烘用具定点摆放,定时清理。
1.2 劳动管理
1.2.1 劳动管理
建立健全劳动制度,严格劳动纪律,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烘茧人员实行分组管理,采用小组长制度,量化到人,按劳计酬,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确保烘茧按标准化和规范化进行。
1.2.2 劳动组合
管理员1人,司炉1人,鲜茧运输1人,进茧1人,干茧装运1人,共计5人。
1.2.3 交接班制
衔接好交接班事宜,交接班时要检查烘茧进度,烘茧质量,安全生产、设备运转、环境卫生等情况,接班组提前15 min到岗接受交班事宜,填写交班记录,双方确认后填写交接班记录表。
1.3 原始记录
(1)茧别茧质概况,烘茧管理员确定的烘茧工艺方案。
(2)实际烘茧工艺参数记录,主要有温度(包括主风温和干燥室内各测点的温度),每30 min记录一次铺茧厚度、烘茧时间(网速及调整时刻),蚕茧干燥程度,(每班抽样3次~4次)。
(3)交接班记录包括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情况。
(4)煤耗电耗记录。
(5)用工调度及出勤记录。
对以上各种原始记录表,认真填写、记录准确。
(6)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收烘设施、电气设备的防护装置要齐全、完好、有效,消防器材要齐全、保管妥善,定期检查。
2 岗位培训
烘茧人员上岗前必须培训,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和掌握本岗位的作业特点、操作方法和要领。
3 三茧处理
3.1 鲜茧处理
(1)根据晾茧能力,搞好预约收购,保持收烘平衡。
(2)收茧前设计“三茧”定置存放管理图。鲜茧进站后根据茧质分类装篮,定置存放,做好鲜茧工艺卡,并分类进灶,以利于干燥均匀。
(3)鲜茧进站后及时装篮,并随手选出油烂茧,装篮以八成满为宜,当中成凹形,茧篮以品字形堆放,篮堆高度不超过7层;四周离墙30 cm,每并列6行处留50 cm通道,便于通风、检查。鲜茧装篮现场清洁,无落地茧,灯笼茧,分类清楚。
(4)鲜茧进站后及时进烘,要做到先收的先烘,收购点送来的先烘,化蛹老,茧层潮、内印茧多的先烘,堆放时间春茧不超过24 h,夏秋茧最多不超过16 h。鲜茧堆篮过程中,应一天检查两次,如发现蒸热现象,应立即倒篮,并优先安排进烘。
(5)按茧质分类分别堆放,分别进烘,不同类别的蚕茧在茧网上要空出1 m的空隙,以利于干燥均匀和分类。
(6)鲜茧严禁拢大堆,严防蒸热、霉变、出蛾、出蛆。
3.2 半干茧处理
半干茧在鲜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出茧先后,干燥程度分别存放,在工艺卡上写明头烘时间、干燥程度等。特殊情况的蚕茧要单独存放并做好标记。
3.2.1 晾茧
半干茧出灶后,用推茧车推至阴凉或通风处,倒在干净的地面上薄摊,高度30 cm,散热30 min后,再装篮(也可以先拢小堆),装篮以九成满为宜,堆放方法同鲜茧,按要求详细填写好半干茧工艺卡。
3.2.2 还性
半干茧还性时间春期4 d~6 d,夏秋期3 d~5 d。还性程度以茧篮中间、茧篮中部的茧子为依据,手触茧子感觉“茧层柔软、弹性弱、触感阴凉”,用蚕茧水分测定仪检查水分达19%左右时为适度。若烘力紧张,不能及时进烘,需隔日翻篮一次。堆放期间,要随时检查,防止蒸热、霉变、还性过度,降低解舒,破坏洁净。
3.2.3 拢堆
半干茧进烘前,须拢堆6 h~12 h(干燥天气拢堆时间不得低于24 h),天气干燥时可用塑料薄膜覆盖,促使蚕茧还性均匀,拢堆高度不得超过1 m,宽度不超过1.5 m。
3.3 干茧处理
干茧出机后,检查蛹体干燥程度,凡过老、过嫩茧要分别处理,不得混堆、混放。
3.3.1 冷却装包
干茧出机后、装篮散热,篮堆时间为12 h(也可摊在地面上,),待12 h蛹体完全冷却后再行装包,严禁拢大堆选茧和装热包,干茧出灶最迟不能超过24 h装包。
3.3.2 堆放
(1)干茧必须堆放高燥场所,并填写好干茧工艺卡,严禁与鲜茧、半干茧堆放同一场所,以防互混或干茧吸潮、霉变。
(2)不同庄口的蚕茧分别堆放,茧包堆垛在干燥通风处,四排一行,每行之间留1 m通道,三面离墙70 cm以上,走道与墙间隔1.4 m以上,高度不超过舵梁,最高不超过10层。
3.3.3 不安全庄口的处理
(1)重嫩庄口。检查蛹体,不断浆蛹超过3%,有馊味或已发生蒸热的庄口,采用低温复烘或先行安排缫丝。
(2)重老嫩不匀庄口。偏嫩蛹在12.1%以上,同时偏老蛹在11.1%以上,逐包检查,对严重部分按重嫩庄口处理,先行缫丝。
(3)偏嫩庄口。偏嫩蛹体含水分较多,所占比例在9.1%~12%,重嫩蛹在1%,堆放高燥仓位,解口松包,堆通风垛,增加翻庄次数。
(4)发霉庄口。轻者低温复烘,重者去除霉茧,先行安排缫丝。
(5)受潮庄口。整包敞晒,或更换包装袋。
(6)重回潮庄口。开包摊晒(防止强光)或50℃低温复烘。
3.3.4 干茧装运
不同类别的茧分别做好标识,干茧装车运输过程中要严防踏瘪、压伤和重跌,防止雨淋、日晒和丢失。
4 蚕茧干燥
4.1 烘茧工艺参数
烘茧工艺参数按表2执行。
表2 川西牌CL-50型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烘茧工艺参数
4.2 试运转
(1)先启动抽烟风机,待其运转正常3 min~5 min后再启动鼓风机。
(2)启动烟风机后测定主风温控制仪表的自动控制是否灵敏。
(3)根据工艺设计计算并调整好茧网运行速度,启动各传动装置。
(4)运转时注意各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检查各传动链条、皮带松紧是否合适,检查有无异味、异响。
4.3 点火运行
(1)开秤前2 min升温,先给热风炉点火,先在炉条上铺上一层柴草,点燃,使木柴燃烧,启动烟风机,当浓烟少大火苗时开始加煤,约10 kg~20 kg,当煤层燃烧旺后再添加煤,以后每过10 min~15 min加煤约10 kg~20 kg。约10 min后启动鼓风机,调节主风温控制仪表,初步设定为135℃,鼓风机启动后检查各阀门是否处于规定位置。司炉工要随时监视热风温度仪表,及时调整炉火燃烧状态,使各温度指标在规定范围内,并做好温度记录。
(2)当电器控制柜上的第一层主风温度达到120℃时,启动干燥室的主传动、使茧网运行。同时开始进茧工作。倒茧要均匀,轻倒、少倒、勤倒,并及时选出各类下茧,不同类型的茧相继进烘,铺茧时两类茧间隔1 m以上。当茧铺满第一层茧网时,启动高温区排湿风机,当蚕茧铺满第三段茧网时,启动低温区排湿风机。
(3)当蚕茧进入第五段茧网后,可以打开出茧端左右侧活动门,取少量蚕茧检验干燥程度,根据检验情况对温度、茧网运行速度等进行适当调整,当蚕茧运行到出茧端时,启动出茧机,开始出茧、接茧工作,半干茧出机后,及时推到通风处散热,选茧装筐,还性;干茧出机后,实行散堆处理,继续发散蛹体余温,12 h后装包。
(4)烘茧运行中要经常检查电压、电流是否稳定,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5)烘茧中若遇风机出现故障停转,应及时停止抽烟风机,热风炉敞门压火;如停机时间超过15 min,应及时撤掉炉火,或用湿煤层压住火焰。
(6)烘茧中如遇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停各电器开关,打开炉门,用湿煤压住火焰,并打开烘茧机干燥室的活动门,降低干燥室内温度。
4.4 停机操作
当最后一批蚕茧循环至第三段茧网时,关停高温区排湿风机;当最后一批茧循环到第六段茧网时,停止加煤,关停抽烟风机,等主风温显示低于70℃时再关停鼓风机;大批茧出完后,茧网再运行60 min,让剩余茧完全出机之后关停主传动、出茧机和排湿风机。
5 干燥程度检验
5.1 半干茧干燥程度检验
出机后,抽取样茧,削茧验蛹,观察蛹体,腹部深凹成V型,两翅初起边线,背部弓起,尾部收缩,或烘率达到60%为适当。
5.2 适干蛹的鉴定标准及方法
感官检验法:①干茧出灶感官检验标准(略);②出站及入库标准(干茧出机48 h至20 d内)(略)。
5.3 入库检验标准(简略)
4000 kg以下逐包抽样,4000 kg以上隔包抽样,每包不少于200 g,在充分混匀的大样中随机抽取1000 g小样,取正常蛹100粒检验,计算适干率、偏老率和偏嫩率。
6 下茧处理
6.1 分类
各类下茧分类清楚,分别堆放,分类烘烤。双宫茧中,含薄烂茧率不得超过1%,包括其它下茧总体含杂率不得超过6%;黄柴类其它下茧含杂率不得超过8%。
6.2 下茧烘烤
各类下茧蛹体烘至适干,达不到蛹体适干要求的退回复烘。
6.3 分类装包,防止回潮
将各类烘烤后的下茧分类装包,做好标记,堆放高燥场所,防止回潮,茧层含水率超过11%,退回晾晒或复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