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老师的缘
2021-12-01江月光
文/江月光
陆如老师是我的恩师,我是他的入室弟子,能成为陆如先生的学生,是我一生的荣幸。他改变了我的人生,在向他学习艺术的同时,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世,让我明白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
拜师,从吃闭门羹开始
我与恩师陆如的缘份,源于2005年在北京的一次展出活动。我北京的朋友对我说,“你将来想要在艺术上有所建树,在景德镇你第一个要拜陆如大师为师,他的国画和陶瓷绘画水平太牛了!”那位朋友告诉我,北京有很多人收藏陆如的国画和陶瓷作品,北京故宫的荣宝斋都出过特刊登载陆如大师的作品。这是我没有料到的,陆如大师在北京居然会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我对自己拜陆如大师为师,从此就心生向往。
2005年从北京回来,我就托乐穹老师作介绍,希望我能拜陆如大师为师。但陆如老师最初对我并不熟悉,于是陆老师客气地婉言谢绝了我的请求。但事后乐穹老师的话点醒了我,乐老师打了个比喻“陆老师教的是大学生,你现在还是小学生,至少得到高中毕业才好拜师吧?”一语点醒梦中人,我意识到自己的差距还很大,但我内心一直没有放弃拜陆如老师为师的决心。我在艺术方面更加勤奋,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经常会去拜访陆如老师,跟他讨教一些陶瓷绘画方面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生活中就经常有了接触,陆如老师对我从各方面观察和考量,逐步了解并认可我的为人。2008年,老师最终被我的诚意打动,答应收我为关门弟子。
循循善诱 身体力行
拜陆老师为师,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跟随师傅学艺之前,我虽然在各种作坊已经摸爬滚打了十年,主要是画景德镇仿古工艺类的陶瓷,练就了传统陶瓷绘画的基本功,但我没有经过院校系统专业知识的培养和训练,老师教导我要想在艺术创作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在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上不断提高,要练字,画国画。
古彩《平安长寿》瓷板|江月光
老师一辈子都是学习的有心人,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数十年的持之以恒才成就了如今在瓷坛叱咤风云的老师。我每次随老师出去,我会用笔记记录当天所参观的内容,记住老师每次讲述的知识点,即使当时记不下来也会拍照,回来后再补充或描摹。
在景德镇因为老师的名气,有很多大型活动或艺术机构,经常会邀请我的老师参与,我有幸经常陪伴左右。在活动的空余时间、清晨或者傍晚,老师哪怕是出差住酒店,酒店周边的景色,随时都能成为他写生和素描的题材。记得2012年在珠海举办的陆氏师徒三代作品展的时候,我们正好住在珠海情侣路边上的一家星级酒店。我们的酒店面向大海,情侣路就蜿蜒在美丽的海岸线上,那天正好有几只白鹭在晨曦中渐起渐落,老师当场就将这美丽景色用画笔描绘下来,老师一直都是以身作则,来教导我。
前几年,老师不幸中风,我经常陪着老师到广东和北京做康复治疗。我全程见证了在灾难与生死考验面前,老师的从容与乐观、坚强与忍耐。很难想象,一个已经八十多岁半身不遂的老人,需要有怎样的毅力和坚强意志,克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才能从体能上让自己重新站立、行走、还不间断拿起画笔?每次陪伴老师做康复训练,既心疼老师又为老师的不屈精神所感动。即便是这样,老师在医院住院时,病床上的自动餐台,也会成为老师的临时画桌,客人每天送来的水果、鲜花,竟成为老师的写生描摹对象。
老师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我知道老师是怎么苦过来。老师少年经历人生坎坷,他从未上过正规学校学习文化,从小师从父亲陆云山学艺,解放后在陶瓷公司从事艺术设计工作,文革时期与海派画家朱屺瞻、林风眠、唐云、王个簃等中国画大家学习交往、且拜齐白石的弟子许麟庐为师学习花鸟。改革开放后,在知天命之年,他又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师从山水国画大家白雪石门下,进而进入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任教,成为受人尊重、博闻强识的教授、国画家、陶瓷艺术大家。老师用数十年的光阴,雕琢和打磨了他的成长和逆袭之路。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这是老师为我树立的榜样,也是我从老师身上所能看见的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老师的为学精神,时刻警醒着我,对自己不敢随意放任和懈怠。跟随老师以后,首先我的生活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2011年,我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以期待创作出更好更优秀的艺术作品,老师对我的自觉与自醒表示出特别欣慰与赞赏。
写生是终身的必修课
老师不仅注重我的文化教育和系统的技法训练,他最重视和经常跟我强调的课程就是写生。老师自己从年轻时就勤奋好学,几十年来都一直坚持写生。五十年代,他去人民公园写生,一去就是一天,而且就带二三个馒头。他说写生是一位艺术家终生的必修课。老师的作品之所以尽得陶瓷文人画和中国画之写意精神,一方面他博采众长得益于与众多著名国画家的交往学习获得精髓,另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热爱写生、用心去体会和感悟大自然,是在千百遍的写生中努力探求得出的艺术真谛。
2010年跟老师在北京写生印象非常深刻,那次是老师的专辑在北京出版发行的首发式活动。活动闲暇,老师带我去了北京近郊的潭柘寺、十渡等地方写生。老师告诉我他到北京进修期间,这些地方是白雪石先生经常带他们来写生的地方。回忆起白雪石老师,我看见老师嘴角漾着笑意、眼睛里透出少有的光。我想所谓师徒传承,不仅传承的是技艺,更多的是传承一种文化与艺术精神。那次我跟随陆老师不仅看了潭柘寺的古松,后来我们还取道往陕西,特意去西安看兵马俑、去洛阳看牡丹。那次一路的写生经历,我的收获颇丰。从前我以为写生就是对着风景画就行,老师告诉我写生不是照葫芦画瓢,要有所取舍,将自己认为美的东西画下来,是对自然景物的再创造与再加工。
老师住的房顶有天台,种着许多老师喜爱的花草植物。老师近年身体行动不便,每天在自家楼顶写生、观察花叶树木的生长态势。老师说春夏秋冬,植物花草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季节的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所处的角度不同、光影效果都不一样,画面表现就不一样。所以,老师常常会面对一树盛开的花朵也会充满激情,如醉如痴地陶醉其中,在他的笔下花朵有千姿百态的绽放,树木有春夏秋冬四时生长。
近年来,我所创作的很多花鸟瓷画,就是跟随陆如老师写生创作所得,我也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写生的重要。其实,每一次写生,也是一次艺术创作,其中蕴含着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艺术加工与处理,体现艺术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创作者的艺术风格。老师的很多写生作品,都是对过去生活点滴回忆和时代的记录,现在看来很多都是一些流传于世的、罕见的艺术品。
亦师亦父的情谊
经常有业界的朋友听说我是陆如老师的徒弟,常常羡慕地对我说:“月光,你真幸福!”我也由衷地感觉自己非常幸运与幸福。父母给了我的生命,而老师让我普通的人生得以升华,是我一辈子重要的人生导师。
陆老师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老师把我这个学生的事总放在第一位。老师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让我从心底感激和钦佩。我来自农村,一直在作坊画瓷,书读得不多、见识也少,从不懂到逐步了解再到懂得和熟练掌握,老师真是一直手把手地教我,只要我表示不懂或者疑问,老师从来毫无保留、不厌其烦地跟我讲解。哪怕他自己再忙,他都会亲自用画笔画出来示范给我看,让我学习或者临摹。这么多年我收集了很多老师教学的小稿,就是他在给我讲解时随意画的,一张纸或者一张小卡片,我都认真保留了下来,作为恩师引领我一步步走向艺术殿堂的点滴记录,也是恩师对我恩重如山留给我的爱的“纪念卡”。
老师生活很有规律,穿着很朴素,饮食也很简单,从来不铺张浪费。但他非常喜欢阅读,每次出差少不了去书店买书和逛艺术品市场,对于买书画、石头、根雕等艺术品之类,他从不吝啬。
记得老师有天突然问我:“月光,你今年多大了?”我回答老师说:“三十多了。”老师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告诫我:“时间真快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三十多岁的时候,从来没有在晚上二点之前睡过觉。”至今回想起老师的那句话,他所表达的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更多的是对我艺术创作上的鞭策与期许,这种期许必将永远伴随我的艺术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