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学理念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关系研究
2021-12-01秦海地河北衡水市第二中学
秦海地 (河北衡水市第二中学)
校长最大的任务就是在思想生成的过程中构建学校文化。校长办学理念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长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因此,校长办学理念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本文将在分析校长办学理念和校园物质文化内容的基础上,从校址的选择与规划要注重校园的可持续性、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要兼具功能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将校园的庭院和绿地作为教育的开放空间等角度出发,探究校长办学理念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校长办学理念概述
校长办学理念是校长办学信念与办学理想的结合,凝集了校长的思想智慧与办学主张。作为学校的领导者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者,校长需要正确把握办学理念。校长办学理念将发展置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秉承学校发展观与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推进学校改革与特色发展。校长办学理念是对教育内涵的深度挖掘,是校长在调查、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会理智地分析时代发展的特点与办学条件,重视人与环境的作用,突显学校的风格特色。校长办学理念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奠基石,对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校长正确把握时代发展、教育未来走向,借鉴国外办学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完善与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此提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设想。我校历经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原生态教育”理念,旨在关注和尊重生命个体的教育,对教育、学校与学生三者有了清晰的定位,对建设现代示范型、学习型学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办学理念使我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较短时间就成了享誉全国的品牌中学,树立了“居弱图强、内涵发展”的办学典范。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内容及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基础建设的外在表现,具有物质性、可视性、实用性、人文性与传承性等特征。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学校整体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既包括可见可触摸的各类教育设施,如建筑物、文体设施等,也包括具有欣赏价值的各种环境布局,如校园绿化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能体现出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与办学特色,承载着学校的育人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所以需要在校园建筑、绿化及文化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在整体结构布局中注重建筑、环境与人的统一性,使整个校园充满浓郁、高雅的文化韵味,从而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及氛围。
三、校长办学理念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关系
简单来说,校长办学理念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赋予了校长办学理念一定的实践意义。学校的整体空间布置与规划设计等能体现出校长的办学理念,下面将从校址的选择规划、校园内的建筑布局、校内绿地与庭院设计等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校址的选择与规划要注重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般而言,学校的地址应保证周边环境良好、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比如环境幽静,空气流通良好,有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等,应远离那些休闲娱乐场所。由于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目前一些中学的分布状态,要采取一定的规划及改进措施。比如,位于中心区的校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环境,所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处于各种设施拥挤的地段,建筑风格各样,校址无须再选择,但是可以跟旧城区的改造相结合,重在体现学校历史文化的积淀,通过对校内绿化环境、人文景观及文化传统进行传承与创新,美化校园的精神面貌与形象。对于改建或改迁至郊区的校区,因地域比较宽广,限制因素较少,故在选择校址时,应结合时代潮流、科学技术的发展、校内文化特色、教学资源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规划,保证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规划校园的过程中,还需在保证空间设施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在校园智能化、多功能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校园建筑的规划设计要兼具功能、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
校园建筑的风格需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风俗等进行规划设计,这对校园环境格调的营造具有直接作用,对学校教育有积极的影响。在校园建筑的设计方面,要求其不仅能为学校师生提供一个可用的教学场所,还应反映出学校的历史、精神与校风等,除此之外,还应力求成为具有欣赏、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总而言之,校园建筑既要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功能需求,还要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以及能陶冶人心的美感。这对人的身心发展与成长都大有裨益,因而始终受到建筑师与全校师生的热切关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校园的不同区域是依据不同的功能划分的,目的是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从校园建筑的实用性上来看,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要长久遮挡烈日严寒,还要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优良的自然条件,使得建筑物与自然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还能获得愉悦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的身体与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校园建筑要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于形式与理念,两者的结合能体现出校园建筑中蕴含的教育理想。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可以采用明喻或隐喻的手法,将其含意直接表现出来;当形式上难以具体赋予建筑的深层次含义时,需要融合一定的背景知识,这就要求建筑师能将建筑的含义准确地体现出来,使用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
校园建筑的艺术美感由多种因素构成,比如色彩、比例、对称性、质地等。在建筑美学设计方面,建筑的美感应注重层次性与深度,要符合社会主流的审美与价值取向,这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建筑师要尽可能在节约能源、节省成本、不损害学生健康的前提下去追求美感设计,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除此之外,校园建筑要结合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感受,为学生拓展更多的活动空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建筑群的结构、造型以及建筑语汇要体现时代气息,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以带给学生良好的视觉感受,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加学生对本校文化的认同感,并鼓舞学生在求学之路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三)将校园的庭院、绿地作为教育的开放空间
校园文化环境要将时代性、经济性与可行性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育人的效果,提高人的思想认识,启迪人的智慧。校园的庭院与绿地作为室外环境,能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提供宽阔、多样的场地与空间。由于学生在室外活动的时间不固定,且活动内容比较丰富,所以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校园环境的实效性,并结合课程设置及内容,对校园开放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将室外变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比如,专门设计一些适合演讲交流、展示书法或美术成果、开展社团活动等的场地,而且场地设施应该易放易移,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渗透。对于体现学校文化底蕴的人物雕像、石碑等,需要结合其尺寸大小及材质等来合理安排场地,使它们与周围环境氛围相协调,真正做到寓教于景。对于校史、校风与校纪的展示,要进行场地铺装与放置相应的景观设施,通过透露不完整的信息,吸引学生对其中蕴藏的文化意义进行探索。此外,对于场地中的植被、路灯、座椅等细节,都需要将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
总之,校长办学理念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赋予校长办学理念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校长必须要有正确的办学理念,并用其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使整个校园充满浓郁、高雅的文化韵味,从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