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的区别
2021-12-01范兴强
范兴强
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的区别
范兴强
(甘洛县人民医院,四川 甘洛,616850)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日趋升高,危害较大。有时听朋友说某某朋友得了脑梗塞,某某朋友得了脑血栓,某某朋友得了脑出血,感觉蒙蒙的分不清。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下这三个疾病到底如何区别。
一、脑梗塞
(一)脑梗塞的概念
在临床,脑梗塞也叫做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患者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现象,导致局部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从而引发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若患者病情轻则无症状,部分患者存在肢体眩晕或者瘫痪等,若患者病情加重导致急性昏迷,将会威胁生命安全。
(二)脑梗塞的发病原因
脑梗塞患者主要是因为局灶性血液供应障碍,改变了患者的血管壁、血流动力学等,产生脑供血动脉缺血现象。患者血供不足时间、血管结构型式和病变、功能障碍程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硬化症、动脉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症、血液病、机械压迫、吸烟、饮酒等。
(三)脑梗塞的临床症状
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非常的复杂,脑梗塞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缺血严重程度以及脑损害部位。不及时治疗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大脑皮质,患者的病情加重后发作癫痫。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生脑梗塞疾病,青壮年的发生率比较高,患者无前期症状,严重的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在发病后,累及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会导致诸多症状,比如:四肢瘫、交叉瘫、吞咽困难等,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部分脑梗塞患者存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患者也存在肺栓塞、肾栓塞等。
二、脑血栓
(一)脑血栓的概念
脑血栓的发病基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主要条件为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等,血液成分形成血栓。在临床中,典型症状为偏瘫。
(二)脑血栓的发病原因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而言,脑血栓形成是常见的类型,老年人的发病率比较高,脑血管壁病变后导致脑血栓。在患者动脉硬化后血流比较缓慢,且血液黏稠度增高,再加上血压降低等因素形成血栓,中断患者的血流,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现象。在任何一段脑血管内都会形成脑血栓,常见的是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等。
(三)脑血栓的临床症状
在发病之前,患者出现诸多先驱症状,比如:肢体发麻,眩晕、视物模糊等。患者肢体活动无力,在说话的时候患者含混不清,伴随有意识消失。患者的面神经麻痹,且存在眼球震颤现象,患者病理反射阳性,提睾反射逐渐消失。
三、脑出血
(一)脑出血的基本概念
脑出血主要是指患者脑内血管破裂现象,患者无创伤发生,脑实质内聚集大量的血液,产生脑出血现象。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患者的预后比较差,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壳核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等。
(二)脑出血的发病原因
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是常见原因。其他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镰状细胞病等。
(三)脑出血的临床症状
患者在活动的过程中突然发病,部分患者在安静的状态下发病。一般情况下,患者无预兆,部分患者存在肢体无力及头晕等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病后短时间内临床症状达到高峰,此时患者的血压明显升高,且存在呕吐、意识障碍、痫性发作、脑膜刺激征等。
四、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一)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时间窗比较窄,医务人员应该准确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将患者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改善,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2周,患者需长期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主要药物包括: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胰岛素、神经保护剂等。
(二)脑血栓的治疗方法
挽救缺血半暗带是脑血栓的治疗目的,通过有效治疗可减少原发性脑损伤。在治疗期间,患者实施神经内科治疗7~14d,出院后实施康复治疗。患者可使用抗血小板聚焦、控制血脂类药物、改善微循环类药物等。
(三)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包括两种方法,一是外科治疗,二是内科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实施内科治疗方法,对于部分病情危重的患者,存在手术适应症时可实施外科治疗方法改善预后。同时,应给予患者止血药物、降压药物及神经保护剂等可加强治疗效果。
以上就是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三个不同疾病的症状、治疗等内容,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不会再混淆这三个疾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