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实现技术
2021-12-01马娜
马娜
(国网葫芦岛供电公司,辽宁 葫芦岛 125000)
从调动自动化系统方面来看,网络的安全性较为关键,其可作为保证调动自动化系统稳定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也是迎合国民需求的核心。因此,相关机构需更为重视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工作,客观认识到其价值和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不断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保证电力系统和社会能够稳定发展。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
(一)系统问题
该方面的问题主要由于系统升级不及时或者未按照规定下载补丁而导致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防火墙设置不合理,并未有效调整网络拓扑结构,未及时调整防护的对象等均可作为发生系统问题的原因。此外,Web服务器协议等未及时关闭,也会导致电力系统搜集的数据可靠性不足,从而导致发电控制乃至电厂受到负面的影响,难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最终形成安全事故。
(二)内部网用户问题
部分用户的安全意识较差,让外部公网进入系统,便会对系统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或者由于用户的操作失误、维护人员在对系统进行维护或编写程序时出现误差等,均会导致调度自动化系统受到安全威胁,难以正常运转。操作口令过于简单,不定期修改也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频发,这均会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设置障碍。
(三)外部网用户问题
远程诊断拨号一直保持联通的状态,同时并未采取必要防护手段,这便导致未经手段的用户也可进入系统。此外对电邮的应用缺乏必要的管制,病毒可通过电邮的渠道进行传播,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可能受到黑客的威胁,这些也是系统所面临的重大安全问题。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的实现技术
(一)物理层安全
物理层可作为系统内所有硬件的集合体,主要包括通信线路、设备等。需侧重对网络设备的功能实施的完整性进行有效的保障,从而提高整个平台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物理层面的安全防护主要需保证设备不受到自然雷击、水、火等侵袭,同时做好防盗工作。从机房角度来讲,还需有效防止静电。因此便需制定更为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要求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培训和活动,随时关注机房设备的运行状况,避免未经授权的设备进入。还可使用专业的调配网络与分支网络隔离的方法,这样即便网络受到黑客侵袭,由于重要的电力调配网络具有独立性,也不会受到过大的影响。为实现上述隔离效果,电力企业需在较为封闭且安全的范围内设置平台。使用多层保护、加密等方法来提高平台的安全性。
(二)服务器的安全防护
信息时代也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环境,同时信息化技术手段也成为优化工作方式的有力支持。但在使用信息技术期间,病毒程序也会对系统形成较大的威胁,导致服务器出现瘫痪的情况。因此,在系统运行期间,需侧重注意对病毒进行防范处理,选择有效的杀毒软件来查杀病毒,从优化服务器的角度来推进电力调度安全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电网调度系统的自动化应用
当前,部分技术人员将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到调度系统中,以此来完成系统的质量检测和设备防护工作,尽量降低调度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效果。目前的信息技术可充分促进电力控制技术的发展,发挥PLC技术的自动控制优势,不断将该技术在电网调度系统中发挥作用,对系统内的信息数据和来源进行科学处理,从而掌握调度系统的真实运行情况,及时弥补缺陷。此外还可及时检测出系统存在的漏洞,推动自动化技术持续深入到系统中排查安全隐患,提高系统排查的准确性。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以系统为核心,针对远程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可通过调度系统了解各电力系统的发电和用电情况,保证系统不会出现负荷过重、运行无保障的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四)实现网络层安全的技术
网络层内,设备的可靠性、策略的有效性与网络的完全性等关联度较高。为切实提高网络层的安全等级,便可采取下述措施:第一,未经授权的人员一概不得随意接触网络设备,这样便可避免口令受到篡改,还可避免安全策略效果失灵。第二,需对路由协议进行细化完善,及时弥补漏洞,避免不法分子对网络进行恶意攻击,造成网络瘫痪等情况的发生。第三,对于专用网络,可使用访问控制手段及物理隔断技术等来提高数据使用的可靠性,避免数据在传输期间被恶意盗取。
(五)系统层安全
在网络体系内,所有主机的安全性均会对网络整体的安全效果构成影响,而主机的安全水平与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直接相关。操作系统如果出现安全问题,或者配置较低,均会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主要的问题可体现为身份认证等。系统的有效性并不是固定的,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电力企业便需定期配置专人对系统网络进行维护处理,及时排查信息平台出现的安全隐患,对程序补丁进行更新处理,清理缓存和垃圾,这样便可保证系统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同时也可提高其安全性。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从多方面研究了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的措施,作为技术人员,要结合有效的技术方法,科学的应用到电力调动自动化网络安全管理之中,从而加强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为电力调度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