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
2021-12-01贾雪丽
贾雪丽
(长春市九台区体育辅导中心站,吉林 长春 130500)
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也是民生工程的一部分,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农村开展科学的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群众的思想认识,用先进的群众文化促进农村的发展。现阶段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问题还是很多,不仅是基层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缺少环境支持,而且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全等问题都成为限制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应该有意识地增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力度,以便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一、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概述
(一)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的背景以及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深入发展,国家出台了很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其中对于营造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的要求就很多,有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得到显著的提升,现在和未来农村的发展已经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步转变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可见,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显得很重要。在分析了市场经济形势以及农村实际情况以后,总结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有稳定的文化队伍,人员是开展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核心力量,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中要组建专业的文化队伍,也要发挥文化队伍人员的价值,让农村基层群众文化更有活力,更加适合当地农村的特点,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更稳定。
其次,要因地制宜地抓好农村文化基础设置建设,建立好文化阵地。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要有自己的阵地,这也是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更是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要素。
再次,要注重农村文化的网络建设。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注重互联网的普及,增加农村基层群众与外界的联系,扩展他们的眼界,吸收新事物,以便更好地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
最后,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而且文化活动的内容要积极向上,并且形式多样,不仅要注重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还要注重党建引领农村建设,让党的政策走进农村千家万户。还可以依据农村的优势和特点建立自己的特色文化活动形式,以便利用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大力发展民间文化,尤其注重文化遗产的传承,为农民增收。抓好家庭文化,家庭是农村的最小单元,家庭和谐,农村发展才快,社会才能更加和谐,为此应该在农村鼓励开展家庭文化,以便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居住氛围。
(二)开展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农村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有利于积极地向基层群众宣传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新的思想,引导农村基层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助于增加对祖国的热爱和归属感。
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推进有利于实现农村的生活富裕,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变农村的生活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助力。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能积极响应。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以引导农民开展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自然和谐,真正的改变农村基层群众的生活方式[1]。
还有利于促进农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群众文化建设的脚步要加快,所以应该深入挖掘有特色的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并做好相关的宣传,以便形成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建立产业链,不仅为农民提高经济收益,也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的文化,一举两得的好事。
二、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群众对农村群众文化的认识不到位
现阶段农村的特点是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少,而且老年人的文化素养有限,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的思想还是比较守旧的,对群众文化缺少正确的认识,为此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农村的宣传力度不够,文化宣传不到位,没有真正深入到基层群众中,为此大家对群众文化的思想意识淡薄,导致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缺少环境氛围,这会限制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群众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整
基础设施对于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关键的要素,也是基层群众文化的阵地,但是由于农村地域经济之间的差异,农村的发展更多的关注经济效益和农村振兴中的生态环境等,对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少,政府拨款的资金会优先发展其他领域,没有直接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单纯地依靠农村自己创收,由于农村的财政收入限制,为此对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不利于开展多元化化的群众文化[2]。
(三)群众活动形式单一
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工作人员缺少创新精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都是习惯性固定的活动形式,以此来保证活动完成,一般农村基础的群众活动主要是文艺表演、露天电影、身体健康检查等,这些是群众接受度很高的活动,只能满足基础的群众生活要求,对于群众活动的价值却没有体现出来,这不利于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发展。
(四)群众文化队伍专业性建设不完整
目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缺少专业的人员,一般都是村委会人员兼职,他们由于专业性的限制,对群众文化的了解不透彻,不利于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导致活动的形式单一化,不能满足群众多样性的需求。同时由于农村待遇低的现状,农村缺少专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而现有的文化人员工作责任不清,单纯的关注群众活动的热闹场面,忽视了群众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三、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加大文化宣传,提高对群众文化的认识
针对农村的人员结构特点,对群众文化开展宣传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到群众中去,实地走访农村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详细耐心地对基层群众宣传群众文化的好处,提高大家对群众文化的积极性。农村政府也要积极配合群众文化宣传工作,政府要注重党建引领的群众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高整个农村对群众文化的认识,为群众文化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完善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经费投入
对于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建设基层群众文化阵地,还能完善相关的设备,保证农村群众文化的开展。结合农村经济特点,按照政府财政拨款的使用要求,保证群众文化建设资金使用到位,对资金使用做好监管,避免出现资金使用问题。加大经费投入,扩展筹资渠道,引入社会力量,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满足资金需要,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
(三)开展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单一的群众文化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要求,为此农村要开展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在综合分析了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要扩展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保留原有的基础活动的基础上,要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群众活动中,例如:开展农业技能知识比拼、百家宴、邻里节、乡村之间健身操比赛等,不仅可以挖掘农村的文化资源,还能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可以增加大家的幸福感,还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四)注重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新时代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农村要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提高群众文化人才的待遇,扩展人才的招聘渠道,充实人才队伍,对现有的人才要注重学习和培训,提高人才的群众文化的专业性,鼓励大家工作的创新,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质量[3]。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我们总结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以及群众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现阶段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强化文化建设的思想意识,培养专业的人才,还要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以便创新文化形式,促进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作用的发挥,提高农村基层群众的生活质量,振兴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