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经济圈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2021-12-01张钰珂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5期
关键词:胶东城镇化率经济圈

张钰珂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地区城镇化的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不断保持高速增长,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向外辐射扩张,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国当前仍处于高速发展期,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1.421%。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019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3.89%。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建设给我国社会带来诸多红利的同时,传统发展模式也给社会、人民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口激增、资源不合理利用、城市不合理建设、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等,都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另外,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制约城镇化的发展。2007年,镇化规划(2014-2020)出台,这意味着我国对当前的城镇化建设方向做出了重大调整。党的十八大倡导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目标转向生活在城市的主人,再次明确了我国今后城镇化建设的重心。党的十九大则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它强调城镇化的内涵式发展,改变传统城镇化重视物质发展却忽略生活在城镇中的人的实际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城镇发展质量的提升与功能的完善,特别是人民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的改善。[1]传统的城镇化过于单方面地强调城市人口与城市规模的粗放扩张,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城市空气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严重、环境明显恶化、生态保护失效等问题。新型城镇化倡导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道路,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打造拥有生产空间集约高效、人居环境适宜,生态环境优美的良好城镇发展新模式。[1]

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提出了众所周知的压力-状态-反应模型(PSR),广泛用于选择生态环境指标。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 和Kruege发现了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EKC),为之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但经过后人的实证检验,不同地区的数据结果有较大差异,并不完全适用。国内对于新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大多数科学家主要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层面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然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有外部因素的干扰,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很少提及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系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没有明确的控制目标,新型城镇化与环境的联系与协调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区或区域经济带;对以地(区)为单位的经济带和城市群关注较少。

二、促进胶东经济圈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发展

2020年1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指出,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大地级市的一体化发展,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展开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新蓝图,是未来山东省的工作重点。[2]胶东经济圈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和主体,是山东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地处山东对外开放的前沿。山东半岛城市群要崛起,必须搞活胶东经济圈。[2]截至2019年底,胶东经济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29%,高于全国城镇化率2.4个百分点。快速的城镇化给区域人口承载力、资源禀赋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胶东经济圈需要关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式,推进县域本地城镇化,推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一群、一带、双核六区”的省域新型城镇化总格局。[3]在确保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的同时,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胶东经济圈建设指导意见,促使胶东经济圈更好地发挥其辐射作用,促进美丽山东省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探究胶东经济圈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有利于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战略格局的科学构建,促进城市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辐射作用,带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快速协调发展。在相关实证研究中,需要突出居民生活质量、社会福祉以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测度衡量,更加注重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以人为核心,同时在生态环境水平的测度中,考虑胶东经济圈地处沿海的地理特征,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测度指标,更科学全面地为胶东经济圈建设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提供理论指导,更有利于丰富经济圈或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胶东城镇化率经济圈
胶东面塑——花饽饽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达45.6%
优势互补 整合资源 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