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未来走向研究
——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

2021-12-01乔正娴陶双李文雅杨俊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5期
关键词:张家港张家港市苏州

乔正娴 陶双 李文雅 杨俊

(1.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江苏 苏州 215600)(2.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江苏 苏州 215600)

张家港市作为江苏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全教育结构引导高校教育数字化、智慧化。“互联网+教育”表现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思考灵活性等,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已起到领头羊效应,并逐步形成全新的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张家港市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为分析对象,采用唯物辩证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剖析。在知网、万方大数据文库中分析文献、数据处理,思考其实质性与可行性。最后深入张家港市高校及教育部门,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经费投入情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等资料,为本研究的分析探讨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料。

二、“互联网+教育”在张家港市发展现状

作为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的张家港很早就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便民快捷生活,搭造集成高效的智慧平台。2016年中国电信江苏张家港分公司和张家港市教育局签署教育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张家港电信发挥信息网络资源建设优势,与市教育局共同规划最优区域教育网络拓扑结构和功能布局,推动“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1]

2016年时顶级投行高盛对AR、VR发展进行预测:“到2025年,AR和VR的市场用户将达到1500万人,市场销售额达到7亿美元。”那么与二者技术结合的“互联网+教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互联网+教育”所遇瓶颈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智慧校园”的概念,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建立校园智慧服务,但县域高校在经费投入、专业人才等方面的教育资源供给暴露出一些不足。

(一)“互联网+教育”并未在高校全面普及。张家港市“互联网+教育”在幼儿园、中小学实现无线网络及交互式多媒体100%覆盖,而在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鲜有使用到电子白板、智慧投屏等设备。在主流“互联网+教育”平台“中国大学MOOC”中,苏州理工学院在线网络课程仅有五门。由此可见,张家港市高等教育对“互联网+教育”缺少正确的认知思维。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财政教育投入报告显示,张家港市教育经费总投入171.87亿元,义务教育占比达55.26%,与上年相比增长4.9%。其中教育支出82500万元,增长10.3%;科学技术支出29000万元,增长8.2%;文化体育支出3200万元,增长13.2%。

从上述数据可知我国十分看重教育的“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和“提质量”方面,但由于高等教育向来以公办资金力量为主,民间资本和社会企业的资金投资不足,使张家港市高校的智能化设备投入占比相比之下略低,前期投入不均衡,后期缺少开发维修保养费用。

(三)人才匮乏,技术落后。 “互联网+教育”需要信息技术升级改进,这就要求引进专业技术型人才通过算法结构因校规划,构建高校数据库。但目前张家港市高校网络宽带速度、吞吐量有限,基础设施未跟上规划节奏。以及对优秀人才进行招揽,提高优质人才福利待遇,使之愿意留在张家港。

四、彰显“互联网+教育”本质的建设策略

笔者认为基本条件即创造生态化环境。在本土化生态系统背景下,江苏科技大学联合研发中心与和乔科技进行签约、江苏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与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二者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形成相互适应协调的动态平衡。

“互联网+教育”与学校业务深度融合创新,借助热点技术信息采集,构建数据应用模型,实现教育决策与资源供给的科学性与精准化,使校园治理与服务模式有突破性的变革。 由于互联网日益成为社会人群表达情感宣泄和思想碰撞的平台,产生巨大舆论信息。为了增强校园突发事件话语体系的可控性,终端人员能通过分析处理整群数据、文本聚类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结合人工经验,对舆情发展态势和影响进行判断,掌握公众态度情绪,引导政治正确、正能量的言论导向。

五、结语

未来“互联网+教育”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发展源动力,在理性主义的指引下,更加审慎地对待教育信息化实施中出现的风险,推进教育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总之,“互联网+教育”在张家港市的发展道阻且长,却也行则将至。

猜你喜欢

张家港张家港市苏州
张家港市侨商会正式成立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张家港市 念好“三字经” 用好“123工作法”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