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
2021-12-01邢婕
邢婕
(新疆地质中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预算及决算。体现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承担的财务风险,除了要保证财务管理的公开与透明,还要看这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是否科学。本文在明确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围绕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展开了讨论与分析。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预决算管理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决算管理人员问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自身规模小、编制少等原因,内部财务人员数量有限,且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不高,甚至有些财务人员是兼职或临聘。如今,财务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了高度融合,面对各种信息化办公软件及办公平台,有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管理及财务人员培训学习工作不够重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计算机实操能力较弱,致其无法顺利开展工作;一些财务人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预决算管理能力不足。上述问题都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决算编制质量。
(二)预算编制问题
一直以来,行政事业单位都在沿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的基础是上年的预算,没有结合当年工作重点及次年的事业发展需求,体现不出单位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很多单位认为预算编报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和其他部门无关。财务人员在预算编报过程中,缺少相关部门积极地支持与配合。特别是项目预算,更是需要相关项目人员参与进来,提供准确的项目测算数据,测算项目每月支出进度金额。实际情况是,部分单位在开展预算工作时,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自为政。单位领导对预算编制工作不重视,只关心能申请到的资金总额,不关注预算管理中各部门的分工和配合,直接导致预算编制水平偏低。前些年,一些单位时不时有虚列支出、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不按预算执行支出项目,难以体现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
(三)单位部门决算问题
单位年终财务报表是财务分析的基础。受单位发展政策、管理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角度不同,财务分析结果也不同。首先,拿部门决算来说,财务人员通过全年数据汇总编制决算报表,决算报表的质量会受到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数据准确性等诸多影响。其次,由于入账不及时,会导致财务数据严重滞后,不能反映单位真实财务状况,这时财务分析出的数据缺乏科学性、及时性、真实性,不利于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第三,财务人员为了尽快上报报表,为了拼凑财务数据,会有随意调整财务软件报表审核中的错误提示的现象,同样反映不出单位真实财务状况。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强化预决算人员的内部控制理念
财政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为了更加合理的用好每一分钱,要加强单位内部控制。首先,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符合单位实情、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制度。其次,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和相关项目部门开展培训学习活动,将预算管理和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必要时,还要安排财务人员外出学习,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财务人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及内控意识,提高财务人员预决算管理质量。
(二)科学编制部门预算
各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部门预算,是单位各项任务完成的基础与保证,影响到后续资金的使用。科学有序开展预算编制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由财务部门牵头,成立部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及下设工作小组。与各相关部门和项目组成员充分沟通和配合,根据实际科学预测预算数据。结合历年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出现偏差的地方,分析产生原因,及时调整思路,想出解决办法。其次,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财政下发的各类预算管理文件的规定执行,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科学精准规范编制部门预算。
(三)重视预算控制和管理
财务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除了预算编制,还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控制措施。首先,预算编制要全面准确掌握预算单位的性质、工作内容、内部人员情况,在确定预算指标时,必须要精确到末级。其次,预算单位按时申报每月用款计划,计划经过单位审核后,再上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复执行。财务部门要对计划的执行严格把控,确保资金得到更安全、更高效的使用。最后,财务及各业务口要及时查看预算执行情况,尤其是三公经费,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对于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三、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转,需要得到科学财务管理的支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预决算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预决算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质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认识到预决算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分析总结预决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方案来妥善解决问题,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