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认识和思考

2021-12-01隋思锐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融体制财税信用

隋思锐

(上海德勤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北京分所,北京 100000)

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全新的财政改革,分税制改革带给我国财政经济发展革命性的变革,这是成为我国之后财税运行的基础架构。而随着国家和经济的发展需要,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推进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这项任务的系统性非常强,所涉及的利益面较广,所以落实难度也不小,但这并不影响这项改革任务的深化与推进,因为要想实现国家整体财政体制的深化改革,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前提,也是基础。

一、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具体内容分析

(一)增值税改革

增值税改革是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依照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税务收取政策来构建完善的、现代化的增值税税收制度,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制度要围绕着消费来建立。另外,要重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落实进度,将其落实到交通运输业以及部分现代服务业,扩大营改增的渗透领域。为了更好推进增值税改革,也要结合改革现状灵活调整增值税改革的优待策略,遵循法律底线规定的税收原则,实现增值税改革中相关律法级别的优化升级。

(二)消费税改革

消费税在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对消费税的收取领域和范围做出调动,对一些环境破坏和能源耗费较大的产品适当的增加消费税收,同时也还收取一些档次较高的服务行业的税务。另外,在税收征收管理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需要借助税率的提升来实现对税源的均衡化调控。也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发展现状来灵活设置和应用放税权,而在省级政府的消费税收管理过程中,政府对一些具有地域性的产品或者项目可以行使税收管理的权利。

(三)资源税改革

资源税改革过程中需要对天然气、原油、煤等资源的税务征收政策做出调整。另外要撤销对矿产资源的相关优惠补助政策,整合各种资源的税费关系。同时一定要在生态领域中渗透落实资源税的征收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对石油资源的税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

(四)环境保护税

环保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而环境保护税的改革对于落实这一策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改革内容表现为,排污费需要融入环保税之中,以现阶段所规定的排污费收取项目为依据来收取环保税。另外,税务收取时要结合污染物的排放实情对治理成本进行估算,并将此也作为税率计算的基础信息数据之一。[1]

(五)个人所得税改革

在个税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具有连续性的劳务所得税务做出调整,还需要对个人财产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依据要增加财产的新旧标准。另外,优化税前的费用扣除机制,将基础费用的扣除纳入综合所得税之中。同时也要建立完整的家庭支出和申报机制,以提升个人所得税提交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而实现税率结构的不断优化。

(六)房地产税

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房地产税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国家需要对影响收费和税率的多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税收制度设置的合理性。也要对房地产工程建设和交易环节的税负进行科学的设定。通过有效的革新来推动房地产税法的完善。另外,需要将个人居住房产、工业生产房产、商业房产等都纳入房地产税的征收范围中,结合房地产的物质价值和商业价值等为税费的计算提供有效数据。地区政府要重视房地产税的改革进度,因为这将是政府日后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在近些年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国务院和相关领导部门的带领下,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在大力推进,并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市场的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激发,这对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还没有完全落实,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接来下重点分析现阶段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问题,助力相关人员认清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现状。

(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结构不合理

就目前的税收比率来看,整体税收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下降,但非税收的比率依旧呈现较高的占比。这样的情况下进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升税目确定的精准性是比较困难的,这么分析并非无的放矢,重复征税的现象还是大范围存在,这写现象的出现对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责任划分不明确

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是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就现在的改革现状来看,改革中的责任机制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责任的划分和归属有待优化。具体来看,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市场职责的界限划分不够明晰,而且权利和责任划分的制度体系也不够完善,这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相关负责人员和部门的职责也有重合想象,再加上宣传力度、策略的不合理,使得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三)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制度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工作,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关系着政府的收入来源。国家虽然采取了有效的宏观调控对政府的财政税收进行长时间的调节整合,但是就目前政府财政税收收入比例来看,财产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的占比都不高,而流转税却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也表明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的工作上做的还是较为欠缺的,而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制度优势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三、财税金融体制深化改革的有效措施分析

(一)健全行政审批制度

第一,财税金融审批制度的健全可以对相关职工的职责进行调整和优化,可以提升职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对债券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权利和职责的划分和放开对提升监管工作质量、灵活调控力度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提升债券发行核准的准确性,也能提升行政审批工作的完善度。第二,扩充证券发行范围,加大企业和增值集合债的扶持力度。借助续期债券试点来增加设施建设强度,拉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来进行设施建设,使之与项目建设资金需求相符。第三,增加债贷组合试点,在政策层面上给予棚户区改造项目相应的支持,优化资金聚拢模式,充分发挥债贷组合的优势,进而实现对成本和风险的有效调控,确保棚户区改造项目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2]

(二)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第一,强化法律规范,着重开展和落实两大重要任务,健全相关信用法律制度体系。第二,丰富相关信用建设措施,实行守信奖励制度,恪守惩戒规范,建立完整的信用服务和记录体系。第三,将政务、社会作为重点领域,给予更多的关注,保障政务信用建设的核心地位,抓牢商务信用建设,促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影响力和领导作用的发挥。第四,组织建立信用示范点、完善诚信文化和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将其有效落实在企业和相关部门中,推动完整信用体系的构建。第五,搭建信息技术平台,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和部门交换机制为依托实现公共信用信息共享。

(三)优化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财税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需要提升部分财政内容的公开性和透明性,这就需要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健全。所以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扩大财务公开范围,建立科学的公开管理机制,加大财务金融公开监管力度,进而推动财税金融体制的深度改革。我国的预算重点在想支出预算扩展,在特定的环境下,支出预算对推动经济作用的发挥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对财政支出结构造成影响,所以要推进财税金融体制的深度改革,还需要重视对挂钩事项的有效清理。

(四)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

首先,需要通过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范围来更好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其次,要通过金融市场的扩充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发展进程,进而借助国际金融发展优势来推动国内经济的拓展,为财税金融体制的改革发展夯实基础。最后,在改革过程中遵循市场竞争机制,遵守业务原则,实现对金融机制内部的革新。

四、结语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是国家和政府必须要重视和落实的硬性任务,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分析财税金融改革的现状,并对现存问题有客观真实的认知,这样才能明确深化改革的方向。就目前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来看,政府需要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并积极构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这些措施的高效落实来推动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度落实。

猜你喜欢

金融体制财税信用
政策决定还是市场选择?——基于历史角度的比较金融体制考察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下银行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财税政策的启示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过犹不及——从两岸金融体制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