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视节目导演的素质与能力分析
2021-12-01严利民湖南广播电视台
◆ 严利民(湖南广播电视台)
中国戏曲文化资源丰富,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在戏曲文化发展和沉淀的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题材“千篇一律”、内容“大同小异”等问题。由于戏曲的文学基础多为古代“话本”,在作品的思想性方面,往往良莠丛生,甚至“莠”多于“良”。为此,很多地方电视台在制作戏曲类节目时,甚至以庸俗的噱头来吸引观众眼球;另一个层面,由于戏曲本身规制太严谨,导致创作的脑洞不够大,戏曲题材电视节目在创意上很难突破。还有一些卫视频道在制作戏曲电视节目时,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不惜肆意调侃、胡乱包装,通过栏目本身进行炒作或者其他手段使戏曲沦为“娱乐性”的综艺节目的内容附庸。凡斯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问题制约了戏曲文化电视化的发展进程,甚至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戏曲文化走向衰败。要解决这些问题,继承和发扬好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戏曲文化电视导演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环!
“艺术来源于生活”,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娱乐以及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了,同时也满足着观众对审美体验上、精神层面上更高层次的要求。毋庸置疑,戏曲类电视节目是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的。在这类的节目制作过程中,导演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戏曲家的群体——演员和编剧。这个群体有一定的专业性,是舞台艺术的拥趸。在将舞台艺术电视化的过程中,导演的作用极其重要。他不仅要在戏曲文化节目的策划过程中,挖掘和发扬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还需要使电视文艺和舞台文艺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另外,由于传播载体和习惯的改变,形式也变得非常重要,如何让观众对节目保持持续关注也是戏曲节目导演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多元问题,包含行业问题、文化传承问题,以及个人能力素质问题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聚焦到一处,焦点就是导演。
一、戏曲文化电视节目导演需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怀
一个优秀的戏曲文化节目的制作者,首先要了解和学习相关剧本学、电影文学等知识;其次是熟悉中国传统戏剧理论,而不是生搬硬套这些技能,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而获得经验来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水平;再次就是要具备扎实深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底蕴,能够对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我国,戏曲艺术是一种非常独特而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魅力的人文景观。作为戏剧类节目的导演来说更需要具备扎实深厚的历史知识与社会阅历以及较强综合能力来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以适应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变化和挑战;同时也要具有优秀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素质。在戏曲文化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编剧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尤其考验导演的影视学功底,需要他以一个戏剧演员的身份去切入,这样才能了解到更多关于戏曲文化节目的资料与细节,从而进行剧本的设计与推演。戏曲文化节目的编剧大多是以戏剧演员的身份参与到电视节目制作中去的,但是目前国内大多数电视导演对剧本和故事的挖掘不深,导致剧情单一、寡淡,毫无生命力可言。因此,作为优秀导演来说必须要具备深厚的历史情怀、扎实丰富的影视学知识以及社会阅历等相关专业背景,才能更好地完成戏曲节目的创作与拍摄工作。
二、戏曲文化电视节目导演须具有极强的艺术想象力
一个优秀的戏曲文化电视节目导演,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丰富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力的特质。中国戏曲本身是具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的。在面对一个具有强大想象力的创作本体时,只有具有比本体更为强大的想象能力时才能很好地驾驭它。当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想象空间,让呈现更加丰富多元。但是一旦脱去技术的外衣,想象还有多少边界?我在一个小成本戏曲电视栏目做导演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梁祝》的节目。这个主题并不讨巧,因为中国观众对《梁祝》实在是太熟悉了。为了让观众保持对作品的新鲜感,我们在小提琴《梁祝》的基础上,对经典进行了再创作,甚至融入了一些蓝调的元素。然后,我们又突发奇想地将各曲种的《梁祝》集中起来,让观众在对比中领略到各个戏种的区别和独特魅力,同时,利用互动的形式固化观众,使其持续接受和被动传播。制作戏曲类电视节目过程不仅能对演员艺术想象力和表演能力进行培养、塑造,还能通过戏曲文化节目环节来提升演员的自身素质。作为一个优秀导演更应该注重对艺术想象力的培养与训练,因为他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而且还要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等品质,才能够让节目去感染受众,使之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形成良好口碑。
三、戏曲文化电视节目导演须具备优秀的自我审查视觉
优秀的戏剧文化电视节目导演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审查能力,在影视剧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要对剧本和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对于一些不熟悉编剧工作程序、但具有较高审美价值与艺术欣赏水平并能准确把握作品主题思想的导演和策划都应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同时也需要注意他的观点对不同类型节目所带来的影响。戏曲类节目的演员和嘉宾往往是具有丰富舞台经验的艺术家,但是,他们对电视行业并不了解。他们从专业出发,会对戏曲表达提出专业化的要求,有些时候,这些要求与电视呈现会有一定冲突。例如在录制戏曲春晚活动时,戏曲导演和电视导演就曾为节目中的灯光运用中是否黑场发生过分歧,在反复沟通和论证的基础上,现场戏曲导演和电视导演通过多空间的灯光调度解决了这个问题,既确保了电视播出不黑屏的需求,也满足了舞台表现黑场更换布景的需要。导演的这种自我审查能力也是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逐渐培养与提升的。
四、戏曲文化电视节目导演须具备卓越的自我革新能力
继湖南卫视《聚艺堂》、河南卫视《梨园春》、央视《戏苑百家》之后,我们创新推出了自己的湖湘戏曲人文品牌——“超级戏乐汇·公共大戏台”。这是广电湘军继“超女”之后再爆的又一强势电视品牌——“超戏”。其宗旨是弘扬地方戏曲,传承湖湘文化。从2006年启动至今,节目已成功举办七季,先后走进韶山、乌石、花明楼等伟人故里,并走出国门,为美国华人华侨献艺,甚至成功登上悉尼歌剧院的舞台。这是湖南有史以来组织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大型群众性戏曲活动,在湖南乃至全国戏剧史上尚属首次,产生了极好的口碑和影响,弥补了湖南广电湘军在节目设置和观众分布上的空白,找到了“能让群众广泛参与的电视市场”的至高点!
“超戏”品牌成功出圈后,不断在创新突破的道路上发力。由线下的系列活动逐步升级为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IP,先后研发制作了《超级戏乐汇》电视周播栏目、“戏曲嘉年华”晚会、“戏曲高峰论坛”、“中华戏曲大家谈”名家访谈、《芒果戏乐汇》综艺戏曲节目、湖南省十大戏曲头牌角逐、《戏曲湖湘行》系列新闻报道、湖湘戏曲电视考察影音集、戏曲主奏乐器大筒教学、“湘戏新角”湖南青年戏曲演员电视大赛、历届湖南戏曲春晚等。
未来,我们将根植传统文化领域,让戏曲“活”起来并火起来,让节目受众由中老年忠实受众延展至青少年受众,同时借鉴哔哩哔哩新青年的潮流艺术表达方式,以前浪带动后浪,不断开拓新的立足点和发散点,让中华文脉厚植寻常百姓家,让戏曲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艺术门类并广为传颂。
五、戏曲文化电视节目导演须具备相当的组织力和人格魅力
一个好的组织结构是工作的基础。在影视节目制作中,制片人、导演和主持人组成了整个节目的核心。而戏剧文化电视节目制作者必须具备优秀的人格魅力。首先,他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次要塑造极富内涵意义的角色;第三,就是要选对演员,使其具备良好的表现力与创造力以及高超的艺术修养等能力,来实现对受众的最佳视觉化效果呈现……在一个优秀的戏曲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故事内容和情节设计都要体现出鲜明而丰富的特征,这就要求导演要具有相当强的统筹组织能力、辨识力、决断力以及人格魅力。
结语
戏曲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优秀人文精神和民族艺术。然而,由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诸多因素,戏曲文艺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需要不断创新。电视业与戏曲文化的结合是这个时代文艺发展的必然结果,戏曲类电视节目将持续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但是,观众是善变的,戏曲是“刻板”的。这一对矛盾对戏曲类电视节目导演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待,这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并满足需求;同时,由于缺乏经验,戏曲类节目的电视化进程仍然处于一个探索阶段,问题层出不穷。一名合格的电视人,有义务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点,来自觉地推动传统文化的记录、保护和传承。所以,我们研究了戏曲类电视节目导演这个瓶颈岗位的问题,通过对戏曲文化电视节目导演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这两个方面的浅析,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以期待在未来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电视业和戏曲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