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

2021-12-01雷生花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绿色蔬菜栽培农户

雷生花

(互助县塘川镇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青海 海东 810599)

蔬菜产品具有大量的维生素、叶绿素、矿物质元素,对维系人们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传统蔬菜种植中可能会存在农药化肥、抗生素使用过量的情况,若大量食用污染超标的蔬菜,可能会提升各类代谢疾病、癌症的发生概率。由此可见,农业推广人员务必要加大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推广,在合理的创新渗透中打造出一个优质的农业种植氛围,进而提升栽培技术的推广价值。

1 加大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推广力度的目的

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过程中对农药、化肥、激素的摄入标准较为严格,故加大蔬菜的种植及推广,对提高农业的社会效益有着积极地作用。第一,无公害绿色蔬菜要求栽培过程中要求硝酸盐含量、有害物质含量及农药残留物均在额定指标内,有利于降低土壤污染的发生概率。因此,通过全面实践该理念,不仅能提升作物的产量,还能解决传统栽培种植过程的污染现象。同时,这种蔬菜的种植周期不长,并且可将蔬菜进行套作种植,有利于提高施肥肥力。第二,栽培推广过程中还可打造一个“生态文旅”产业模式,即通过设立展示基地,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能及时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现象。就青海农业发展而言,可打造以西红柿、黄瓜、茄子等种类的蔬菜为主的种植模式,创新生态化农业种植、规划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栽培推广的价值[1]。同时,无公害绿色蔬菜大多数农作物产品的价格比普通蔬菜的价格更高,能提高当地农户的收入,如格尔木市设立了生态种植区,将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促进了当地现代化进程。

2 现阶段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推广现状

2.1 栽培生产体系不全面

无公害绿色蔬菜的栽培、种植、管理体系还不全面,特别是诸多管理方式没有给予细化,进而影响了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另外,部分农户不接受新颖的种植技术,特别是传统种植形式的影响下,农户很难短时间进行接受、改变栽培思想。若农户认为该技术有损于自身的种植效益时,就会阻滞农业的顺利发展。

2.2 重视度不足

无公害绿色蔬菜种植涉及科学、生物学、社会学、管理学方面的内容,故要求种植人员具有较好的知识储备,才能满足这种蔬菜的生存需求。但是,部分企业、政府未意识到无公害绿色蔬菜的市场价值,进而导致该技术的普及、推广程度还不完善,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的情况。另外,若种植人员的专业素养、知识技能储备不完善,会阻碍农业的研发及进展,从而导致核心技术人员缺失,无法为农户普及更有效的种植技术及种植方案时,就会影响蔬菜栽培、种植的发展,且综合运维体系难以完善,不利于农业推广技术的有效深入。

2.3 栽培技术的支持度不充分

现阶段栽培技术支持力度不足,可能会影响产业的综合发展,特别是当地对部分项目的支持度不足,很难将生态、绿色理念落实到实处。首先,部分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掌握不充分,原因是专业人才缺失,且人才对核心技术理解不完善,故部分项目与当地发展形势不统一。其次,当前栽培管理的资金支持较少,尤其是前期项目、自动化设备的投入较少,故无法综合解决资金、管理、人力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整体农业的推广及发展[2]。

3 完善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推广的创新举措

3.1 设立可靠的栽培管理运行机制

设立完善的栽培管理方式,在人性化管理、自动化管理技术支持下宏观的监控整体栽培技术的渗透情况及应用情况,有利于提高栽培管理的经济效益。通过解决传统的种植、栽培管理不科学的问题,设立必要的监督机制,能够解决管理不科学、栽培不合理的问题发生。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第一,政治人员应重视无公害种植园区的选址工作,总结青海当地的土壤、降水、生态环境情况,同时给予持续性监控,确保所选择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在额定指标之内。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开工业区种植,原因是工业区周围的土壤中或多或少存在重金属、工业废水的污染情况,故需要降低此类因素对栽培种植的影响。此外,本地可大量推广大棚蔬菜种植模式,原因是青海的昼夜温差较大,故采用大棚种植的形式可解决温度、湿度方面的问题。通过设立可靠的栽培管理运行机制,能够解决种植物栽培、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3]。

3.2 重视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宣传强度

提高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宣传强度,让农户逐步意识到到选品、育种、种植、管理的方法,在逐步改变自身理念、创新推广思路的过程中接受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种植技术要求。第一,管理人员应从农户本身入手,探讨现代化栽培、有机肥使用、绿叶蔬菜栽培以及病虫害的预防方式,在合理的培训渗透过程中让农户逐步接受这种有效的种植方式。在此过程中,推广人员应建立详实的宣传体系,并逐步强化自身对现代化栽培技术的认知理解,并以此说明这种蔬菜的种植目的。通过扩充农户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凸显出宣传、教育的目的,还能在合理的技术展示、技术创新过程中凸显实践要求。第二,技术人员可利用信息化技术展示已有的成果,如展示青海当地的生态农业区域,让农户充分意识到打造“一体化”模式下的产业链的市场需求,从而提升农户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见,前期准备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在推广过程中融入新型技术形式,让农户发现多次种植、深度推广的有效性,并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编制,以期让农户利用视频、图片及成功案例了解栽培需求。例如在绿色蔬菜的种植推广中,技术人员可说明关于选品(抵抗能力较好的)、种子生存环境(土壤、降水等)、种植管理方式(定期除草,并优化选择肥料,尽量采用无污染的生态化肥)、轮作要求(不得将同一类别的蔬菜长期至于同一环境中种植)、病虫害管理(注意当地病虫害种类,避免虫害的影响)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农户意识到生态种植的本质要求[4]。此外,推广过程中还可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宣传,利用特色的传播渠道讲述基本种植需求及种植方向。例如技术人员可利用抖音展示出前期耕种过程的全流程,让农户意识到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种植需求及种植方式。最后,在有机肥施肥管理过程中,推广人员可说明有机肥的施用方式,特别应注意考察不同地域的土壤环境情况,同时给予有效、合理的调控及优化工作,有利于提升土壤的功能性。例如农户应注意分析不同蔬菜的品类及种植特征,给予种植区域全面、系统的检测分析,同时对施肥配方的成分进行统计,在保证土壤肥力达标的过程中减少施用化肥,有利于提高蔬菜的品类质量。

3.3 渗透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的支持力度

青海地区的政府工作者应加大、渗透各种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理论及要求,同时从多个角度进行推广宣传。因此,可从以下方向进行优化:第一,需打造优质的管理、技术团队,要求农户及时参与至实践对接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专业技术力量。由此,推广运行应从前期财力支持及后期理论渗透两方面运行。例如在后期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及时指导农户进行耕种作业,以便全面掌握新颖的技术形式。例如在现代化栽培培养渗透中,政府工作者需说明现代化的种植需求,同时给予有效的选品、创新工作,有利于提高蔬菜的品类。其中,若当地可满足无土栽培的要求时,管理者可提供有效地支持策略,采用信息化技术宣传不同操作、制度的内容,同时设立合理的栽培制度形式,有利于解决农户的思想负担。财力支持创新中,推广人员可展示精密仪器、自动化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打造自动化形式的农产业模式,有利于全面提升种植的基础效益。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工作者也应当加大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利用有效的措施,逐步贯彻绿色种植的理念,吸取相关成功案例,并结合本地的环境特征打造全面地推广方式,有利于实施生态种植的理念要求。

3.4 完善栽培技术创新,设立有效的技术形式

宣传高效的生态种植技术,并对现有的种植、栽培技术进行创新,同时以多角度的形式渗透栽培方法,有利于提升解决栽培过程的难点。第一,强化技术推广,打造优质的种植方向,不仅能满足种植物的基本需求,还能提高绿色栽培的综合效益。第二,采用成熟的技术模式,全面、综合干预蔬菜的种植模式,能解决土壤污染的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若肥料施用方法不科学,可能会影响综合种植效益,进而影响了蔬菜的口感。因此,工作人员需要优选合适的肥料种类,及时满足蔬菜对K、Na、Ca离子的基本需求,以期促进蔬菜的正常发育。第三,技术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还应给予蔬菜种植基地具体的栽培建议,根据传统农业规划方向进行创新研究,同时给予有效的创新与改进,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基地还应重视培养技能型人才,通过强化农户的接受度,给予农户专业、具体的培训,让农户意识到该技术可带来的预期收益。其中,应重点渗透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可采用物理、生物治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如应用高温消毒或引入寄生蜂等物种,可降低虫害对种植的影响[5]。

4 结语

综上所述,将无公害绿色蔬菜技术融入到青海当地的种植、栽培的推广过程中,能够全面提高农户对绿色蔬菜的栽培认知度。同时,当地政府应设立合理的干预方案,采用优质的干预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建设,进而提升生态种植的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绿色蔬菜栽培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绿色蔬菜土肥管理技术要点
油麦菜栽培要点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自然栽培的味道
商都西芹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夏季苦瓜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