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学思”课堂的构建

2021-12-01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思思考问题统计图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小学 陈 红

伴随新课改的缓缓推进与不断深化探索的步伐,小学数学的教育模式与教学课堂也亟待转变。“学思课堂”本质上是让教师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时间,把课堂留给学生,为学生创建更为理想、舒适的学习空间、条件。

一、创建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热情

学思课堂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点在于学生是否有学习的兴趣,同时,这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保障。学生有了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更为主动、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给学生打造良好的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是枯燥的,面对的只是一些单纯的数字,学习兴趣自然不会高涨。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所想,创建生活化情境,如:有个人一天挣30元,那么10天他能挣多少钱呢?由于此时学生还没有接触两位数乘法,所以学生只是把10个30相加得到答案,而这样的算法又相对麻烦,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出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学生自然也就更容易接受这节课的知识点,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使学思课堂得以顺利进行。

二、巧设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力

在学思课堂模式下,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核心在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包括学生是否能够主动、积极地思考,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否科学,思考的方向是否正确等。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自主思考的能力略显不足,并且也很难做到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方法,抓不到学习的重点,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效果。所以教师要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思考问题方法。

比如,在学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时,这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各种图形的位置变化及其特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直接给学生讲解每种图形位置变化后的特点,学生会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如: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事物用到了旋转的知识?传送带是用到了这其中的哪个知识点呢?我们平时常见的门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通过这些问题把平移、旋转、轴对称等特征融入其中,问题的形式会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刺激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使学生更积极地思考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促进学生合作,刺激学生思考

学思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既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力保证,也是新课堂对数学教师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上要减少自己占用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这节课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并会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让组员自行选出组长。接下来要求每个组员选择自己要统计的数据主题,如班级里男生与女生各有多少人,规定数据调查的时间,要求学生根据得到的数据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课堂上交流自己的发现。小组长的工作就是协调调查的进行,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工作,如有的做数据调查,有的绘制统计图表,有的进行最后的数据分析等。这样一来,通过小组成员协同合作,既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也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统计图的内涵。

总而言之,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学思课堂”教学方式。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不再过度沉迷于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更多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理解、尊重学生学习的个性,尽可能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多元化的数学课堂,增强数学课堂的吸引力。

猜你喜欢

学思思考问题统计图
根据已知条件思考问题
利用问题间的关联性思考问题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基于学思理念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实践探究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导学-学思-互动”教学主张
按图索骥
把“根”留住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