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有“戏” 教学有效
——教育戏剧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2021-12-01倪玉琴江苏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倪玉琴 (江苏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者将教育戏剧巧妙地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模拟场景等形式的“戏剧教学法”,帮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角色感悟,提升学生的自知力、表达力和解决问题等的基本能力,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
如何将教育戏剧巧妙地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呢?
一、角色转换,思考体验
教育戏剧主要通过运用故事情节,尤其是冲突的情节,来模拟可能遇到的各种境况,角色体验是戏剧性扮演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其中。
教师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 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理解老师的做法”板块时,出示了这样一个情境:“孩子们,有时,老师的爱是隐身的,不容易察觉,甚至有的同学暂时还不理解呢,瞧!中午吃饭时,童童一直在叹气,(老师要求童童把餐盘的饭菜都吃完)童童觉得老师在管闲事,你能理解老师的做法吗?请你做老师的代言人,开导开导童童!”教师选取了这样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老师关注学生就餐情况,不许学生挑食和浪费粮食。此时,学生转换为“老师”这个角色,试着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学生说出了老师这样做的原因,“老师这样做是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老师是要让我们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明白了原来老师的严格要求都是出于责任,源自爱。角色转换,换位思考,理解万岁,情之所至,学生的心结打开了,也就慢慢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如果你是父母会怎么做呢?”“此时,你就是这位年老体弱的爷爷,内心有什么感触?”“面对这样的困惑,如果你就是这位同学,会怎么解决呢?”这些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进入角色转换,设身处地为“转换后的角色”着想。
如此,课堂中相机融入教育戏剧的元素,采用角色转换、换位思考等方式,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别人的立场分析原因、考虑问题,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社会化。与此同时,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判断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情境表演,产生共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活动比亲身经历更能产生丰富的感情了,因为小学生是十分感性的,善于形象思维,看重个人经历与真实体验。因此,教师可以将教育戏剧引入课堂,创设戏剧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故事情境中。学生在表演、创编等过程中,探究人物行为,真正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产生丰富的情感体会,优化共情能力。
以执教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 课“读懂彼此的心”的“互相理解”板块为例,活动“你们的爱,我体会到了”呈现了五个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的爱,五个不同角度的事例,就是五个贴近孩子生活的“剧本”。这一板块教学前,教师先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事例或自创一个事例,课前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分工合作,有的写台词,有的做ppt,还有的准备道具。课堂展示时,有的小组真情演绎了“目送中的爱”;有的小组再现了“藏在早餐里的爱”;还有的小组呈现了“爱,原来在唠叨里”。情到深处自然浓,学生在剧本创作和演绎中,展现了浓浓的亲情,暖暖的呵护,体现着家人不同方式的爱,以及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教师需要全面优化学生的情感发育状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丰富学生的精神感悟。运用教育戏剧中情境表演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去分析、解读父母言行背后的爱,深化学生共情感悟。可见,教育戏剧中情境表演的运用是常见的也是效果很好的一种方式。
三、“嘉宾”入戏,引领成长
合理利用挖掘多种社会资源,学校老师、家长、社区人员以及周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是很重要的资源。教师应用邀请“嘉宾”的方式,让这些重要的教学资源走进课堂,教育戏剧的引入,让“嘉宾”入戏,让学生更近距离接触“角色”,情感面对面,交流心贴心,真正体现课堂的“趣味性”“生活性”“开放性”,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 课“安全记心上”中的“119 的警示”板块时,教师邀请当地的消防队员走进课堂,参与活动,首先给学生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接着进行“情感对对碰”环节,学生可以采访消防员,了解他们是怎么参与救火抢险的,面对火情,如何勇敢逆行,冲入火海的……最后情境模拟火情现场,学会理智呼救、科学报警、快速灭火、正确逃生等技能。消防员作为嘉宾参与课堂,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经验、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学生也更加敬畏消防员,明白保护好自己,做好安全防范,珍爱生命,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守护!
“嘉宾”进课堂,入剧本,很受学生欢迎,邀请当地环卫所人员和学生一起学习“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和家长代表一起学习“家庭的记忆”;和海关人员微信视频连线,弄懂《我是中国公民》里的相关知识;倾听法官的法律讲座,探究学习《知法守法,依法维权》,戏剧是形式,育人是本源。戏剧教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模式,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辨别是非、正确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他们学做人、学做事。
四、思维碰撞,共慧共生
教育戏剧并不只是要学生扮演及模仿生活,而是要让他们同心同德,运用戏剧技巧,一起解决问题,进入角色思考人生,并且在扮演中互相刺激,获得生命的感悟,对事情进行反思,拥有从另一角度选择的机会。
教育戏剧课程开发与应用中,教师要不断在课堂融,丰富的戏剧元素,通过语言创设、场景布置、为学生搭建舞台,“小小辩论会”“烦恼小信箱”“记者见面会”“矛盾沟沟通”“建议小平台”,这些都是有新意、有亮点、有生成的活动设计。例如,在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 课“网络新世界”中的“网络游戏的是与非”时,可以把课桌拉开,摆上桌牌,完成“正方”“反方”,用辩论会的形式,组织一个热点讨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对网络游戏的利与弊,大家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利大于弊,有的认为弊大于利,你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呢?咱们就来辩一辩吧!”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摆事实讲道理,旁征博引,场面非常激烈。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明白: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能带给人们正向激励,也会给人带来学习懈怠、行为失度等负面影响,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学会正确利用网络媒介,但不要沉溺其中。
在应用教育戏剧过程中,身边的人都是老师,通过场景带入,这不仅是一个学科知识的学习,更是完整的“人”的培养过程,而教育其实最终要实现的就是人和真实世界的链接。当然,这种思维的碰撞,力求全员参加,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承担活动中的每一个角色,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各种潜能,与教师也就是引导者之间形成最大限度的共成长。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者,要恰到好处地运用教育戏剧开展、组织教学活动。通过角色转换、情境表演、“嘉宾”入戏、思维碰撞等方式,创设高效课堂,让学生表达真想法,收获真体验,养成真品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做到共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