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作用、问题及路径

2021-12-01贺秋晗

乡村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乡民乡贤村民

贺秋晗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新乡贤一直是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的特殊利益相关者[1]。在传统的乡村治理中,乡贤做了多方面事情,如政策解读、人才培养、项目及资金筹措等。2015年以后,各地纷纷开始成立新乡贤理事会,积极探索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问题。新时代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任务不仅包含传统乡村治理任务,而且包含时代任务,达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1 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乡贤文化从东汉时期开始形成,乡贤参与传统乡村治理的历史较悠久,且在乡村治理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在新时期的乡村振兴中,出现了“新乡贤”这个概念,重新回归“新乡贤治理”模式成为社会共识[1]。自新乡贤文化被提出以来,新乡贤不仅延续了传统乡贤的特征,还被赋予了新的要求,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怀出众的才干或学问,具有崇高的声誉[2]。新乡贤开始成为新时期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州”),因为历史和地理因素等特殊原因,很多乡镇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不够融洽,而新乡贤的参与使得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使乡村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

1.1 调动村民积极性,促进乡村自治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新乡贤作为连接基层党组织与村民的纽带,充分调动村民的热情和参与度,使广大村民积极地参与乡村治理,实实在在产生一种归属感与责任感,促进村民自治与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相连接。同时,不同于村镇政府和村民,新乡贤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群体,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能对政府与村民起到监督作用。

1.2 协调矛盾,促进村政融合

湘西州很多贫穷落后的村落宗族观念较强,即愿意听从村里有威望的人的话,导致政府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并且多数文化知识与素质不高的群体,极易在利益方面发生口角,甚至产生冲突。而新乡贤作为村民中具有一定威望且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群,在乡村纠纷调解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可提供法律咨询、民间调解等[3]。例如,永顺县泽家镇曾经是民风彪悍的地方,宗族观念极强,内部团结,使得政府工作难以展开,新乡贤彭明清的出现改变了现状,在村民与政府中间搭起沟通的桥梁,调和村与政之间的矛盾。而且利用政策,彭明清带领泽家镇乡民找到适合本村镇发展的项目,通过成立合作社将村民聚拢在一起,凝聚力量发展文明度假村,使得村镇的面貌焕然一新。

1.3 传播正确价值观,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与传统乡贤相比,新乡贤具有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道德价值观及普法的作用。新乡贤作为村里道德教化的示范者,通过道德教育与法制相结合来解决乡民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及问题,改善金钱至上的现状。通过对乡民进行普法宣传、素质文化教育、道德价值观培养,重塑了乡村道德体系。同时,对乡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与培育,用奖惩方式对乡民进行日常行为监督。例如,湘西州多个乡村建立了“爱心超市”,采取积分制的方式兑换商品,如做好人好事、对村里做了贡献、孝敬父母、卫生打扫干净、参加文体活动等,只要是积极向上的都可给予奖励积分。这种方式激发了村民的积极性,踊跃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对于难以说教的村民进行“道德黑榜”公示,以此达到自觉行好事、提升自身素质的目的。“爱心超市”建立后,极大地提升了乡民的素质,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改善了乡村面貌。

1.4 发展经济,改善乡民生活质量

乡贤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与资源,整合资源,结合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本乡村的发展方式,并且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将本乡村的特色产品宣传出去,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例如,永顺县科皮村曾经是一个深度贫困的乡村,产业少,技术不过关,通过乡贤与扶贫队对科皮村各方面的深入研究,根据科皮村实情调整产业结构,养殖与种植规模扩大、种类增多,并且通过乡贤的自身资源将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往各地。另外,乡贤带领乡民发展旅游业。2019 年年底,全村除1 名孤儿,其余107户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人均年收入超过8 000元。

2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规章制度缺失

虽然已经有关于新乡贤的界定和概念,并且各地区都鼓励新乡贤返乡参与推进乡村振兴,但是对于新乡贤具体指向的人群以及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职责、功能、权限的定位不明确,目前暂未出现相应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对这些加以说明。新乡贤大多是以个人形式参与乡村治理,但由于缺少权利、制度的约束与合法性、合理性的保障,新乡贤在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自主性,极易出现权利异化现象,导致出现公共资源浪费和治理混乱的严重后果。

2.2 基础设施与服务落后

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相比仍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湘西州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公共服务缺乏、老龄化严重、就业机会少且报酬低、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其中,乡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休闲娱乐方式等与城市相差甚远,导致乡村生活过于单一、乏味,难以吸引和留住年轻人才,进而使得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较低。

另外,湘西州的优良公共资源大多集中在州府吉首,偏远地区存在资源落后与不足的现象。新乡贤返乡后,医疗、生活、养老等生活保障也难以跟上。

2.3 权力监督缺少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时缺乏可参照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也缺少权力监督机制。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主要是权威型人物治理,本质上还是属于人治范畴,在缺乏制度规范和约束的情况下易出现假公济私、村庄民主萎缩等问题[3]。对新乡贤的权力运行进行监督是有必要的,目的是防止出现治村紊乱、权力滥用,甚至利用宗族势力出现“新村霸”等现象。

2.4 激励机制缺乏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多方人士参与支持家乡的建设。乡愁是新乡贤联系乡村的重要情感纽带,使得新乡贤因为乡土情、为了建设家乡而返回乡村。但是,如果仅有付出而没有回报,则会使新乡贤返乡的积极性下降,这个回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

3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3.1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合理参与乡村治理

新乡贤是一个新出现的群体,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参与治理的方向也不同。由于目前缺少对新乡贤群体规范性的引领及指导,一部分新乡贤是个人参与治理,一部分新乡贤是以组织形式参与治理,后者较前者相比能更深入地参与治理。因此,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来推进建设相关的新乡贤组织平台,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提供基础。

虽然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方法,但是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新乡贤更合理有效地参与乡村治理。例如,根据当地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村规民约等制定相关制度体系,明确新乡贤的职责、权益以及与村支两委的关系,用制度体系与规章制度规范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方法。

3.2 成立新乡贤组织,搭好服务平台

新乡贤是目前乡村治理中的重要力量,成立新乡贤组织有利于凝聚力量、汇聚人心,交流各自的经验,促进乡村振兴。目前,湘西州还没有成规模的新乡贤组织,各乡镇可根据自身情况,对新乡贤进行摸底,汇集信息,建立动态资源库,成立新乡贤组织或新乡贤理事会。并且可以根据新乡贤擅长的不同领域进行划分,成立不同的职能小组。不同乡镇之间也可以产生联系,对同一领域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交流,有利于提升新乡贤本身的专业素质。有条件的乡镇可建立线上线下联络机制,增强新乡贤之间的联系,并加强新乡贤与乡镇党委领导干部之间的沟通。同时,成立的新乡贤组织也可以为新乡贤服务,及时了解新乡贤的所需所求以及待解决的问题,以利于新乡贤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参与乡村治理。

3.3 多方监督,确保乡村治理稳步进行

虽然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其并不是唯一的力量,是与基层党政机关、乡镇党委领导干部、村支两委及其他民间组织一同合力推进乡村治理的主体。在充分发挥新乡贤内生动力的同时,要强化对新乡贤的监督,避免新乡贤出现腐败现象。所以,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应对其权力的运用进行多级监督。从基层党政机关、村支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到村民,均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对新乡贤进行监督,一方面防止权力的滥用,另一方面共同促进乡村治理的进行。只有通过完善多级监督机制,才能有效规避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演变为“富人治村”“强人治村”[4]。

3.4 大力扶持,激励更多乡贤回村

首先,加快乡村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为更多人才返乡提供基础平台。

其次,完善对返乡乡贤的生活保障,包括住房、医疗卫生、养老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另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各层面制定相关政策,解决乡贤的后顾之忧,在其规范化、制度化参与治村的同时,也要保障乡贤各方面的权益。

再者,弘扬新乡贤文化,对传统乡贤、新乡贤文化进行宣传。对湘西州及其他地区乡贤的典型事迹进行挖掘,通过新媒体、社交软件、报纸、墙画等方式进行宣传。新乡贤文化不仅继承了传统乡贤文化,更是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道德价值观以及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弘扬新乡贤文化,有利于提升乡民的素质,有利于增强农村的文化氛围,扭转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更多本土新乡贤。

最后,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地方,可以从物质层面激励先进乡贤。

4 结语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湘西州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面貌大有改善,基础设施得到了修缮,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弊端日益凸显,如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空心村越来越多。将新乡贤引回乡村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符合新时代乡村建设的目标。但新乡贤返乡参与乡村治理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成熟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对其权力范围进行约束管理,各乡镇需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规定,规范新乡贤的职责与功能,以更好地发挥新乡贤的作用,提高新乡贤治村的效率。

猜你喜欢

乡民乡贤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路遇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