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胃息肉,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2021-12-01李韶涵
■李韶涵
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凸出于胃腔而形成的局限性隆起性病变。通俗讲,就是胃黏膜表面长出的一块小肉疙瘩。正常人的胃黏膜表面是光洁平坦的,表面的上皮细胞每天更新脱落,非常有序。但是如果局部受到刺激或者损伤,身体修复的“工人”就会加速修复进而可能刺激局部出现过度增生,于是在胃的表面就形成了一个隆起。
胃息肉类型
胃息肉大体上可以分为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特殊息肉这几种。
1.腺瘤性息肉
这个潜在的杀手,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加上不注意生活细节,终有一天会发展为腺癌。
所以,对这些息肉决不能姑息养奸,一经发现,就要切除,并要定期复查。
2.增生性息肉
大部分胃息肉属于这一种,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可能会带来消化道症状;有大约0.4 %~1.76 %的癌变概率这在医学上属于小概率事件,不必担心。
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大约40%的会完全消退。
不同载药形式的肉桂油对马钱子总碱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 ………………………… 王艳宏等(23):3184
但是,作为消化科医生还是提醒你,尽管它一般不会癌变,如果比较大(>2厘米)还是要切除为好。
3.胃底腺息肉
胃底腺息肉又叫Elster囊肿,分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种。前者可能和长期用”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药物)有关,是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志之一,异型增生灶发生率<1%,所以基本不会癌变。
后者大约25%~41%会发生不典型增生,所以癌变率较高。两者在内镜下难以区别。
4.特殊的胃息肉(比较少见)
①错构瘤性息肉:多发于胃窦,常为单发,无恶变倾向。②异位性息肉:多为良性。③家族性息肉病:胃部的多发于胃窦,约5%为腺瘤性;约50%~90%的患者存在十二指肠腺瘤和壶腹部腺瘤,多为恶性。
长了胃息肉,你未必感觉得到
其实很多人长了息肉根本不知道,因为大多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胃镜检查时发现。
有的可出现上腹部轻微疼痛或不适、恶心、厌食、消化不良、体重下降及慢性腹泻等症状。
如果息肉表面糜烂、溃疡,可以发生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
较大的息肉可以阻塞于幽门或息肉样胃窦黏膜滑入十二指肠,则可以出现幽门梗阻症状。
导致会长胃息肉的因素
尽管息肉发生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
1.遗传 基因变异与胃息肉的形成息息相关,具体机制未明;幽门螺杆菌能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根除后,息肉会缩小或消失。
2.胆汁反流 十二指肠液含有胆酸、胰酶,反流入胃内可损害胃黏膜,并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性增生,导致胃息肉产生。同时,大量反流液使胃内pH值升高,使得胃泌素增生,导致增生性息肉产生。
3.抑酸药 长期服用抑酸药可导致高胃泌素血症,促进胃腺体囊状扩张,形成胃息肉。部分患者停用抑酸药后息肉可消失。
4.吸烟 吸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另外,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可结合DNA形成加合物,干扰细胞复制,影响DNA修复,使胃黏膜发生不可逆转的基因改变,促进息肉的形成。
5.饮酒 经常饮酒可损伤胃黏膜,慢性胃发生率明显增加,细菌繁殖增加,促进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合成,从而增加胃息肉发生的风险。
6.某些食物 有人认为较多进食肉类(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较少进食蔬菜类,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息肉的风险。
7.年龄性别 老年人比青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胃息肉。
需要治疗的胃息肉
胃息肉一般多为良性,无症状者暂不需要治疗。增生息肉为非肿瘤性息肉,因为不会发生恶性病变,经内科对症处理,效果较好。腺瘤性息肉癌变率可达30%~58.3 %,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后需要手术治疗。
1.小息肉(直径小于0.5 厘米的),可以在做胃镜检查时顺便夹除,也可以择机切除。
2.病理证实的腺瘤性息肉,且直径>2厘米,基底广,伴有不典型增生,必须切除,并定期复查。
3.多发性息肉,你可以选择分期分次切除。
4.家族性息肉,要结合肠镜及其他检查,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时手术。
5.对于病理证实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疑癌、或已经癌变的,建议视情况内镜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胃息肉的治疗方法
1.内镜治疗
经内镜切除是胃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内镜治疗息肉方法简便,损伤小,费用低,多数为一次性治疗,少数需分次切除。
2.内镜治疗方法
①高频电凝切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达到切除息肉的目的。
②微波灼除法:适用于直径小于50 px的无蒂息肉,对较小息肉可一次性灼除,较大者则需多次治疗。
③激光法:多用于宽蒂或无蒂息肉的治疗。
④尼龙丝及橡皮圈结扎法:通过结扎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⑤氩离子凝固术:主要适用于广基无蒂、直径小于37.5 px者。
⑥对于较大的息肉也可采取内镜下EMR或ESD切除。
3.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主要用于内镜下无法保证切除彻底,或者已经发生浸润性恶变者。
①大于50px的无蒂或广基型息肉。
②息肉进行性增大者。
③病检为腺瘤性息肉伴异型增生、疑癌、已经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