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财务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路径研究
2021-12-01高晓菲张祥竞尹学东剧凤兰
高晓菲,张祥竞,尹学东,郑 军,剧凤兰
(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河北中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200;3.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2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工作历经40 年的风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会计改革和发展面临新形势,财政部于2014 年和2016 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指出了会计服务的各个方面都面临重大转型升级,也表明会计工作要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相关文献综述
王明吉(2019)对新时代背景下会计转型的前期部分研究综述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对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促进原因进行了阐述,对目前管理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最后提出了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具体建议;王爱国(2020)分别从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会计对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和会计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从而确定会计转型发展的方向;齐永新(2020)以大数据为基础背景提出了转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如何完善信息化建设、转变工作职能、加快预算和战略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加强会计体系建设和人员素质提升等方面对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
2.智能财务时代会计转型重要性分析
2.1 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
财务会计因其独有的核算属性要求在其实现自身功能时对人力、时间的要求较高,这样就会无形中不断增加各方面的成本,同时也会对各方面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不利的影响。伴随着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财务会计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整理能力欠缺的特点凸显出来,这就需要可以将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方法,也就是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的应用,将会给管理者提供综合的、丰富的、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2.2 有助于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合理规避
财务会计是将简单整理后的财务报表呈现在单位负责人面前,多半是对单位基本财务状况和阶段性经营成果的客观反映,没有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未来的状况同样也缺乏合理的预测和大胆的展望。而管理会计在具备上述功能的同时,更加关注的重点是单位的整体运营和发展,这就对单位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基本情况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从而提供更加专业的信息有助于对财务风险的合理规避。
2.3 有助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愈显激烈,想要在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实现持续可发展的战略,就需要有战略的、远瞻的眼光和魄力。这就要求在制定最终目标时,需要统筹综合考虑,将管理和财务进行有机融合,使管理和财务贯穿于整个的经济活动,从而减少成本,促进效益的不断提升,真正的实现管理见效益的目标,同时也有助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3.智能财务时代会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抽样调查,重视程度不够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程度不够,对财务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未能充分的认识,因此缺乏对转型的重视与支持,也就谈不上邀请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企业的发展管理和重要决策中去了;二是有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传统观念固化,对新兴起的管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仍简单地认为财务管理人员只需要做好原来的财务会计的职责即可,缺乏对新知识、新理念的渴求和学习,导致无法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融合,也就无法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转换。
3.2 高质量、复合型管理人才稀缺
要真正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成功转型,必须要以高质量、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基础,这就对财务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信息化蓬勃发展的现在,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计算机水平的高低、综合分析的能力、不断学习的热情等方面对管理会计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就调查问卷显示,目前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还处在欠缺阶段,掌握专业会计技能的人对计算机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反之亦然,这就很难形成专业的、复合型的管理会计人才,对于转型工作的顺利推进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管理会计培养制度尚待完善
国家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结合经济发展需要,适时陆续出台了关于管理会计方面的政策法规和人才培养指引方案,总体运行效果良好,但是我国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来讲起步较晚,因此存在理论框架建设不太健全、推陈出新适应实际的能力有所欠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等问题,对于管理会计的发展形成了制约,另外出台的政策法规和制度大多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提出的,对于总体的方向把控具有良好的作用,但是缺乏对具体行业和层面的精细化、针对性的指引,不利于管理会计的贯彻、实施。
4.智能财务时代会计转型路径建议
4.1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重视程度
会计转型不是单方面的事情,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各界、企业领导、会计以及涉及的相关管理人员同策同力,才能有效推动转型工作陆续健康开展。一是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加大指导,比如制定关于管理会计的各类指导性纲领或者文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试行情况结合调研结果,出台适合各省市、各区域、各层面的具体细则,以指导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在转变管理者固有观念上下功夫,通过有效案例和实际数据分析等方式不断提升对管理会计的认知程度,阐明其转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只有领导层面达成共识不断推进转型工作,才能号召和督促财务管理人员跟上整体的转型步伐,才能顺应改革潮流、深度挖掘潜能、享受转型红利。在会计转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将自己的职业发展、薪资收入等与企业发展紧密相连,通过考核和奖惩达到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懈努力。三是在转型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强调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而忽视财务会计的重要性。要充分的、清醒地认识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相辅相成的,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发挥管理会计的效益性作用。
4.2 制定可实施培养计划,多维度加强人才培养
管理会计以其自身具有的灵活属性决定无固定约束,这就对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财务会计程度较为固定,要求从业者拥有基础的专业知识、能胜任的基本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严谨的态度即可。而管理会计在前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基本素质,还要求熟悉企业整体的运行情况,同时还要具备综合的素质和能力,对于信息化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经济市场的良好判断、对于整合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等等。要拥有此类人才,一是单位要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综合拓展方面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其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二是从会计人员本身来说,首先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付诸实施,另外要不断尝试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通过不断的尝试、总结,提炼出更加适合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发展的、进步的眼光去看待新事物,通过不断地学习、总结达到拓宽新视野、改变旧思维的目的。
4.3 建立成熟的培训制度,贯彻落实实施
实现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建立起一套适合的、成熟的培训制度对于转型工作相当重要,就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培训,但培训的精准度、针对性不强,许多培训流于形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建议首先将前期理论基础和实践有效融合,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培训制度,在制度中分层次、分地域开展培训,努力做到从有效提升广大管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和水平的角度出发,分门别类地进行培训,不断提升针对性,使其通过培训制度的建立和贯彻实施达到不断提升水平和能力的目的,不断增强自身的执业能力和总体水平,为单位事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科学的、客观的意见和建议,将自身的发展与单位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个人价值和单位价值的最大化。
5.结语
智能财务时代已经来临,管理会计的蓬勃发展也是大势所趋,因此我们既应勇敢地面对、充分地认识财务会计的优点,使其发扬光大,更应该充分地认识到管理会计的发展发挥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会计转型工作的顺利开展,资源的配置将会更加合理、应用的环境会更加宽松、会计的信息质量会更加提高,对于企业的既定目标和长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会计转型工作涉及到诸多层面,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基础,通过制度保障和约束促进其良性、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效能,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