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条件下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探讨
2021-12-01张韫,潘晨
张 韫,潘 晨
(1.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2.陕西秦德半导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智能技术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企业管理中,而企业信息化也必然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而发生巨大变化。电子制造企业作为我国制造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企业更好的适应在智能技术条件下企业信息化的道路,必须从整体上对电子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进行规划,本文通过探讨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目标、内容,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的方案,以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1.智能化时代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智能时代的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首先以智慧化为特征,采用智能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智能时代,企业的信息化将远远超出传统企业信息化的范围。对企业发展有三方面的意义:
1.1 信息化推动电子制造企业的智能生产
与传统企业信息化相比,智能时代的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将深入企业的生产之中,其范围不仅仅传递生产单位所需要的信息,而是成为电子制造企业智能生产的基础,电子制造企业的生产单位通过物联网相互连接并自动收集相关数据,实现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监控企业。并为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改进提供数据基础。
1.2 信息化推动电子制造企业的智能管理
企业信息化对电子制造企业的管理产生了变革作用,而在智能时代,信息化则企业的智能管理提供了基础。通过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大数据分析等新的信息技术分析工具被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使企业的管理者能够更为精准的把握企业的情况,在管理过程中做到精确管理、有的放矢,甚至做到让智能化的生产系统进行自我管理,极大的减少管理的成本,并帮助企业做出有效的决策。
1.3 信息化推动电子制造企业的自我更新
智能技术还包括自我学习的功能,能够根据企业根据以往生产的数据进行自我总结,修正企业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自我更新。智能系统的自我学习功能将进一步降低电子企业生产管理的难度,实现企业管理上的自我更新和发展。
2.基于智能要求的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和内容
基于智能技术的要求,电子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当以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坚持企业制造和管理信息的数字化导向,建立包括大数据分析、 数字存储中心、移动办公系统、数据采集自动化等内容,建立实现电子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和管理的基础。其建设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 环境建设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在硬件建设方面,主要是以物联网建设为中心的信息设备,除了常用的计算机系统、无线或有线的路由器、网关等设备外,最重要的就是布置于企业生产单位各处的传感器,用于记录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在软件建设方面,主要包括企业信息化收集、存储、分析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企业信息数据库、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等。通过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可以优化企业结构,实现企业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为企业智能制造和管理创造条件。
2.2 安全建设
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必须始终连接网络,而智能技术更是需要互联网的协助,因此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始终面临着网络安全的问题。在智能环境下,企业信息化系统必须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措施。从人员、管理、网络建设和机制上做出一系列的加强和改进,最大程度的降低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填补可能的安全漏洞,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信息安全事故做好应急处理方案。
2.3 人员建设
电子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一个专业性较长的长期工程,在智能化条件下尤为如此,不仅需要包括网络维护、防火墙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也需要精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技术人才。此外,企业的管理者也需要懂得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来推进,因此,成立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必不可少。
3.基于智能要求的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规划
3.1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信息化平台建设包括涉及商务决策、电子档案、门户系统等,目标是实现电子制造企业内的信息完全的智能化处理、资源化存储、数据显示直观化、数据操作协同化,最终提高电子制造企业整体的智能制造与经营决策水平。企业信息化系统包括决策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企业制造协助系统三个部分,利用一体化的方式将数据统一集成平台(SOA 集成平台)与生产、销售、客户门户平台相结合,采用业务流程管理(BPM)的方式实现协同,解决企业智能生产、销售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在企业制造协助系统方面,系统将引入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并规划以分布式协同管理模式(DLM)进行研发,实现DPD 智能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DM),然后以供应链成本管理(DMU)进行成本管理、以三维建模(NX)规范进行更新调整,并以模型设计(MBD)、制造数据管理等平台进行整个系统的设计。完成产品从规划、设计、应用开发、产品验证等方面整个产品的智能制造过程。
在内容管理系统方面,系统将实现电子产品的平台化与模块化开发战略、产品设计/试验/工艺/生产制造协同、完整数字化电子产品制造工厂等目标,解决产品需求汇总、维护及维修图册、数字化制造需求汇总等问题。
在决策管理系统方面,打造基于IT 架构建立的一体化订单拉动生产(OTD)平台、实现销售、采购、人力资源、仓储物流等业务领域紧密相连。从整体上规划电子产品供应链管理、销售服务、管理支持三个方面的问题,便于实现产品全过程管控,并解决产品销售预测、产品成本管控等问题。
3.2 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是实现整个智能化电子制造企业的基础,数据中心包括分布式存储服务中心、云计算中心、网络结构规划、网络安全管理四个部分。分布式存储服务中心借助云计算服务模式成立多数据存储中心,并区分为移动IDC 机房、主机房、冗余机房等区域,使其形成安全、经济、便捷的数据存储架构体系。
云计算中心则采用虚拟化数据中心-私有云-混合云的发展模式,建立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处理中心,并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可扩展、更节省的要求。网络结构规划方面则在网络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更换基于5G 技术的骨干网络,实现以桌面千兆接入、服务器万兆接入、整体网络高速可用的目标。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则重点突出体现在信息安全管理与业务连续性管理,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以建立以SOC 安全管理平台的治理层管理、以VPN 网络准入机制的网络层管理、以放火墙、杀毒软件及数据防泄漏体系的应用层管理,以及基于人员和制度管理的物理层管理体系结构。业务连续性管理则主要针对信息化系统问题发生后所采取的备用措施,包括建立应着应用容灾中心,建设虚拟化计算资源池、在其他企业以外的地方建设数据备份中心或者虚拟存储库、远程数据复制中心等方面。此外,数据中心的建设应建立基于个人IT需求的发布平台,应借助可能的开发工具结合企业的信息化系统自行开发所需的应用App。借助App 实现对员工的开发培训、任务发布等工作。
3.3 制度建设
基于智能制造的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立需要企业制度上的配合,企业应当根据现有信息化系统存在缺乏详细设计、集成测试与培训推广等方面不足,使整个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预控在有效的范围内。在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应着重于完善需求收集、项目评审和测试、版本开发与更新。并与企业目前所进行的行政管理、绩效管理、内审管理等体系相互配合。
4.结语
电子制造企业智能制造开展伴随着信息化改革的推进,信息化在电子制造企业智能制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企业信息化并非是一蹴而就,也并非一味减少生产人数,增加企业的技术含量就能够实现。企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建设信息化系统,并激发工作人员潜能,加强管理模式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且与具体生产工艺充分结合,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