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1路秀红

乡村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检疫畜牧兽医

路秀红

(济南市莱芜区寨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71121)

随着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食品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肉质食品。有关部门需要结合动物防疫工作实际状况,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合理、科学的应对措施,切实保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防疫工作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基层地区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动物防疫工作开展效果不佳。动物防疫工作管理体制不完善集中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仍采取传统模式,无法切实控制动物疫情,势必会影响防疫工作的整体效果[1];第二,动物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物质、人员、资金不足,而这些因素是切实保障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性因素。

1.2 防疫队伍人员少、素质低

动物防疫队伍人员数量偏少,尤其是部分乡镇地区未设置专门的防疫机构,而且现有防疫人员大多数并非科班出身,专业水平不高,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及专业理论知识,导致无法保证防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甚至普遍存在有病看不出的问题[2]。检疫人员对于检疫的病种不够了解和熟悉,无法根据规定流程进行合理、科学的操作,而是主观地进行检验判断,或者随意出具检疫合格证书。例如,在屠宰检疫过程中,由于防疫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准确判断患病的畜禽,易导致带病畜禽肉流入市场,直接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1.3 防疫手段过于落后

在当前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受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部分农村地区所采取的动物防疫措施依然较为传统,效果不够显著,并且严重浪费了资源,不利于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例如,在基层检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依然仅仅只是凭借经验和感官进行,而且严重缺乏消毒设施,无法落实消毒措施,导致无法保障防疫工作开展的科学性、准确性。

1.4 疫苗问题

在当前动物免疫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农户到兽医站领取疫苗。但是,由于专门用于运输疫苗的冷藏车缺乏,所在运输过程中部分疫苗由于温度剧烈变化而出现变质问题,造成疫苗的药效大幅减弱或者丧失,给畜禽接种后则无法达到防疫效果和要求[3]。在疫病广泛流行的背景下,病原体毒株变异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地区动物防疫系统无法对毒株进行快速检测,所采用的疫苗和流行的毒株不相符,导致疫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1.5 防疫装置装备不足

当前,很多地区依然缺乏防疫设备。首先,在兽医实验室相关设施与仪器设备配备方面,很多实验室能满足防疫工作需要,但是在动物疫病检测、诊断预报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其次,严重缺乏必要的隔离、查验、消毒设备设施[4]。再次,现有设备相对较为陈旧和落后,并且防疫物资储备不足。最后,未能对相关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不能实现隔离化检疫观察。在实际检疫过程中,处理能力偏弱,并且不规范操作屡屡出现。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给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2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改善对策

2.1 完善动物防疫机制

一是建立动物防疫法律保障体系,保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时防疫人员能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投入机制。要建立政府、养殖企业(农户)共同负担的动物防疫投入机制,并加强防疫经费使用的统一监督与管理,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建立动物防疫应急机制。例如,各级政府应制定并发布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防疫部门根据预案规定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四是建立动物防疫运行机制。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法对动物实行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提高动物保护率;构筑疫情预警系统,开展疫情监测,实行动物疫情网络化管理;严格检疫把关,防止疫情输入和传出[5]。五是建立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全面实行动物防疫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2.2 提升防疫人员素质水平

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切实保障工作效果和工作质量的提高,需要优质的人才给予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对工作人员进行防疫知识的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以保障防疫工作科学化、高效化开展。并有效整合现有人力资源,组建一支素质高、技能水平高的动物防疫队伍,促进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另外,严格实行聘用制或岗位责任制,通过公开、公平的方式录取防疫人员,并按照相关制度对其进行考核,保证防疫队伍的整体工作质量[6]。

2.3 优化防疫技术手段

为确保防疫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需要不断优化基层地区动物防疫站的防疫技术。相关部门需加大对防疫站防疫作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在确保基层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同时,通过建立科学的防疫作业时间表、了解不同血清疫苗的防治效果等,不断优化防疫技术。

2.4 加强疫苗输送管理

当前,基层地区动物防疫站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专门用于运输疫苗的冷藏车,切实保障疫苗可以被安全地输送至各大乡镇,让疫苗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7]。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动物疫情,避免疫情暴发。另外,由于当前流行毒株和疫苗不相符问题依然存在,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使疫苗研究水平更上一层楼。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疫苗更好地控制动物疫病问题,保障养殖人员不会受到损失。

2.5 完善防疫设施设备

首先,需要进一步补充兽医实验室的相关设施与仪器设备,并且配备专业人士进行实验室管理。这对于提高动物防疫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要优化乡镇地区兽医机构基础设施及工作条件,尤其是需要完善消毒、隔离、查验等设施设备,提高乡镇地区动物防疫水平。最后,要优化改良检疫检验设施设备,而且需要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这样一旦出现疫情,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而在设施设备配备方面,基于我国地区差异明显的情况,政府应加大动物检疫设备购置补贴力度,以提高地方购买检疫设备的热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动物检疫工作效率[8]。

3 结语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保障潜在的动物疫情可以得到合理、科学的控制。因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不仅关系着动物的健康,而且关系着人类的健康、养殖户的利益及社会的稳定发展等。因此,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完善动物防疫机制、提升防疫人员素质水平、优化防疫技术手段、加强疫苗输送管理以及完善防疫设施设备,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检疫畜牧兽医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在检疫中常见的几种人猪共患传染病
羊快疫的检疫诊断和防制
加强产地检疫实现以检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