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
2021-12-01杨乔云谢开明杨镇华
杨乔云 谢开明 杨镇华
(1.勐腊县畜牧兽医站,云南 勐腊 666302;2.勐腊县勐伴镇兽医站,云南 勐腊 666319;3.勐海县勐满镇兽医站,云南 勐腊 666311)
动物疾病防控工作是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防疫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对可能发生的动物疾病的调查,并掌握科学有效的防疫方法,为动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防疫人员要定期对管辖区域内的动物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检查记录,有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动物的健康状况。同时,要定期对管辖区域内的动物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对于常发病进行有效的预防。
但是,由于动物疫病的发病规律难以寻找,而且疫病发生时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范围传播,因此对于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是,部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专业能力不强、防疫意识缺乏,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职责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导致工作中缺乏规范性、专业性。而且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员支持,导致防疫工作的开展面临较多的阻碍,不仅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工作开展缺乏制度保障。为此,应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计划,增加资金、技术、人员支持,促进畜牧业良性、健康发展。
1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但未能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逐步完善,导致防疫工作的开展遇到较大阻碍[1]。农村防疫理念相对落后,对于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工作开展缺乏规范性与专业性。而且缺乏对养殖户的监督与管理,导致疫情的发现与处理不够及时。
1.2 疫病防控体系不完善
一是未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完善的防控体系,会导致各部门与人员之间沟通不畅,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与分析。二是缺乏资金与技术支持,疫情的预防与处理缺乏专业性,导致疫情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三是部门之间与人员之间的责任不清晰,往往会由于互相推诿而影响工作效率的提升。
1.3 专业人才匮乏
基层工作条件较差,很难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参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导致工作开展受到较大的限制。人力资源是工作开展的基础与保障,即使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如果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也会导致防疫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佳。
1.4 宣传教育不足
未能针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乡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导致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淡薄,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宣传教育途径单一,不能激发养殖户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导致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浪费,难以找到疫病的源头。
1.5 基层兽医站基础设施不完善
兽医站的医疗设备及工作环境,对动物防疫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我国多数畜牧站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比较完善的畜牧站也因缺乏兽医等技术人员而无法正常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严重影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效果。
2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优化措施
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与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逐步完善,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强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与专业性[2]。同时,应明确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加强对实际工作进展的调查与分析,在提升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严格性的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2.2 完善疫病防控体系
运行顺畅的疫病防控体系,是保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应根据当前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该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与升级,使其顺应新时期防疫工作的特点。应提升防疫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意识到自身工作对于国家、社会和养殖户的重要意义。同时,转变养殖户的传统观念,使其主动参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防止自身经济利益遭受损失。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疫病情况进行及时跟踪与汇报,防止发生重大安全事故[3]。对疫情报告责任制、防疫工作责任制和应急处理责任制等进行不断优化与升级,明确各部门与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与内容,防止责任不清导致防疫工作缺乏规范性。其中在疫病防控应急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应明确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总结过往工作经验,防止突发安全事件的发生。另外,加强监察部门、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2.3 加强防疫工作队伍建设
防疫人员的个人能力是影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打造一支现代化、高水平工作队伍,为防疫工作的开展与政策制度的落实保驾护航。防疫部门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与教育,使其掌握现代化防疫知识与技能,增强其综合素养[4]。同时,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意识到防疫工作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防止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行为。还应加强综合型防疫人才的引进,通过完善福利制度吸引与留住人才,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队伍注入强劲的活力。
2.4 加强宣传教育
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加强宣传,使养殖户意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应充分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宣传途径的拓展,增强宣传效果。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普及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增强基层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在乡镇定期开展宣讲会,督促养殖户参与防疫工作。
2.5 完善畜牧兽医防疫基础设施
完善畜牧兽医防疫基础设施,对于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需集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畜牧兽医站的各项基础设施,才能促进工作顺利开展,增强防疫工作的持久性。例如,在乡镇冷链建设中,应设置专项资金,防止疫苗在保存与使用中出现失效问题[5];加强村防疫服务室和防疫站建设,降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难度;加强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引进,防止由于常规检测手段不足影响检验的准确性。
2.6 同时监控养殖场和市场
疫情的发生多数始于养殖区域,所以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也应着重于对养殖方面的日常监督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对各个畜牧养殖点进行抽样和走访调查,了解相关饲养动物的整体健康状况,将有可能出现的疫情控制在养殖场内,并做到及时上报、严格管控、全面消杀。这种工作方式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防疫工作人员除了要掌握相关质检手段以外,还要掌握基础养殖知识,以便于了解相关动物的生理健康状况,能对其做出有效的健康评价,以确保其安全流入市场。在市场监督方面,基层防疫部分要做好宏观调控,确保相关兽药和饲料在使用时的安全性,为基层畜牧养殖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基础保障。
3 结语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是保障人们食品安全的前提,同时能防止养殖户由于严重的疫病遭受严重损失,促进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防疫体系不完善、人才匮乏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加强防疫工作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宣传教育,防止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