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产业扶贫 硕果累累

2021-12-01蒋洪杰,姜春艳

乡村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贫困地区县域

产业扶贫是增加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河南省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产业扶贫,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庙仙乡熊林村林道静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清水缓缓流淌,成群结队的小龙虾游得正欢。

“我这是一水两用,种一块地能挣两份钱!”该合作社负责人陈广兵说,“你瞅这虾个头多大,每公斤至少卖60元!”

稻渔综合种养是河南省大力扶持发展的特色农业。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动各地坚持短中长结合统筹谋划扶贫产业,确保短期能脱贫、中期能致富、长期可持续,重点扶持发展了五大特色产业。

一是发展特色农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河南省在贫困地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 43.53 万 hm2、中药材 23.33 万 hm2、优质饲草作物4.63 万hm2、稻渔综合种养6.33 万hm2,创建了64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5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了600个河南知名农业品牌。

二是发展小型加工业。河南省建设扶贫车间3 820个,带动贫困群众再就业5万人。

三是发展乡村旅游业。2018 年以来,河南省共培育旅游扶贫示范县13个、乡村旅游特色村450个、旅游扶贫示范户1 034户。

四是发展电商产业。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为重点,2020 年以来河南省通过电商促进农产品上行490 亿元。目前,河南省共认定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95 个,覆盖全部脱贫县。

五是发展光伏产业。全省建设扶贫电站超2 万个,光伏扶贫电站规模容量全国第一,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规模容量全国第一,参照执行项目规模容量全国第一,年收益约25亿元。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清丰县阳邵乡食用菌基地,一座座大棚充满生机与活力。大棚内,整齐排放的菌棒上,一簇簇平菇长势喜人。

“一个棚大概投资3 万元,出菇3 茬约2.5 万公斤,第一茬基本回本,剩余两茬为净赚。照这样下去,俺也能实现小康了!”捧着刚刚采摘下来的平菇,阳邵乡北阳建村村民崔兆亮笑得合不拢嘴。

在清丰县,许多村民像崔兆亮一样,在政府惠民政策的支持下,通过食用菌产业搭建的扶贫平台,靠着勤劳的双手,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产业扶贫是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根据建档立卡统计数据,河南省有469万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帮扶、发展生产实现增收脱贫。

培育新型主体,打造扶贫带贫生力军。河南省在贫困地区培育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00 家、农业产业化集群93 个、农民合作社8.9 万家、家庭农场11.78 万家,带动贫困户92.6 万户。在此基础上,河南省探索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发展链条,降低了贫困群众单打独斗的风险。

做好农业服务,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依托河南省12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产业技术团队,开展农业技术宣讲活动,帮助贫困户解决技术难题。

近年来,河南省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通过发展扶贫产业,许多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河南省所有脱贫村均有集体经济收入。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脱贫攻坚期内,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集聚,一大批贫困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质的飞跃。

兰考县围绕产业扶贫、产业带贫,大力发展品牌家居、循环经济、绿色畜牧3 个主导产业和智能制造、文旅培训2个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洛宁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走出了一条以“五金扶贫”为主的产业扶贫发展之路,先后打造了6条沟域经济示范带,产业收入占贫困群众收入的比重持续提升。

卢氏县大力发展食用菌、核桃、药材等产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布局持续优化、链条逐步延长、效益日益彰显,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内乡县明确提出以县域经济发展促进脱贫攻坚,以金融杠杆撬动百业,带动骨干企业和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内乡县通过河南省普惠金融试点县验收,内乡农商行成功改制,业绩跃居全省前十。

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引来“活水”。通过产业扶贫,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各种资源优势得到了挖掘和发挥,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下一步,河南省将持续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阔步迈向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贫困地区县域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