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的生长效果比较试验
2021-12-01林家生
林家生
(闽清县林业局省璜林业工作站 福建福州 350800)
马尾松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繁殖能力也较强,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地区,属于用材树种,且经营面积比较大。由于在马尾松的经营过程当中经常使用粗放的经营方式,因此在马尾松种植及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以及人为干扰等诸多的因素对马尾松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些马尾松林存在着过纯或者过稀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敏感的区域,这也是马尾松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改造的内容[1]。进入21世纪之后,森林景观的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到如今森林景观已经被赋予了许多的功能,现代的经营理念要求森林不仅要有经济效益,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如何更好地改造那些过纯或者过稀的马尾松林,已经成为现代林业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枫香属于金缕梅科高大落叶乔木,木材比较坚硬,而且纹理非常细密,是非常适宜用于建筑装饰或者做家具的一种原材料,也是一种比较新兴的用材树种。枫香具有非常多的药用功效,不仅树形高大,而且绿荫如盖,其叶色在春季是紫红色,夏季是苍绿色,金秋则是黄色或者鲜红色,非常漂亮,是非常著名的一种彩色景观树。总之,枫香是一种既能够观赏又能够药用的具有多种用途的树种[2]。培养以及营造枫香树林非常符合现代林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枫香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试验进行研究,主要探讨枫香的生长效果,意在探索将马尾松稀疏林提升为复合林的改造途径,为马尾松低效林的改造以及枫香的多种用途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次试验地为前锋村的生态公益林,该林面积有2 324亩,林内的树种品相参差不齐,大部分树种生长状况不够优良。
1.2 供试材料
试验材料为马尾松稀疏林分,其郁闭度为0.3~0.4;枫香为一年生容器苗,地径≥1.5 cm,树高≥150 cm,根系比较发达,枝干比较健壮,而且形态看起来比较优美。
1.3 试验设计
在现有的马尾松稀疏林分中,选择林龄相同、林相基本一致的立地类型进行枫香的套种试验。试验地分别为肥沃Ⅰ类地,表层腐殖质土壤为0 cm~20 cm,有机质为32 g~40.9 g,全氮为1.26 g~1.36 g,全磷为0.41 g~0.43 g;较肥沃Ⅱ类地表层土壤有机质为19.4 g~26.6 g,全氮为0.76 g~1.15 g,全磷为0.34 g~0.37 g;中等肥沃Ⅲ类地表层土壤有机质为13.4 g~21 g,全氮为0.64 g~0.77 g,全磷为0.22 g~0.29 g。不同的立地类型,各自建立三个标准地进行三次重复试验。
1.4 试验方法
对现有的马尾松林进行全方位的清理,清除那些有病虫害的树木,或者劣质的树木以及弯曲的树木。地面清理完毕之后,还需要清除树木上的一些枯枝,然后按照规划好的高线将其隔开。种植带中要全面清除杂草,把灌木全部除去,并将杂草、枯枝以及灌木等整齐堆放在杂物区内。在种植穴中放入有机肥,每个穴施肥量为1.5 kg,施一半肥后将表土与剩余肥料搅拌均匀。种植结束之后要及时对幼林进行抚育。幼林抚育时采取的是全锄以及堆杂带全劈的方式,全面清除林地当中的灌木、杂草等,做到不留边角。
1.5 调查项目
在完成种植之后,需要调查造林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每年都需要对所种的树木进行生长量的调查,然后测量树木的树高、胸径、树下的高以及冠幅,根据每年的基本数据来计算尖削度等。尖削度指的就是树的中央直径与胸径之比。除此之外,还要计算冠长率,冠长率指的是冠长跟树高之比[3]。树冠圆满度指的是树冠最小的跨距和最大跨距之比,冠型指数指的是冠幅与冠长之比,还需要计算好树木的单株材积。
1.6 数据处理
在处理数据的过程当中,使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以及Excel2010软件针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以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造林成活率和造林保存率
造林的成活率以及保存率都能够直接反映树种的生态适应能力以及生长状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指标。本文主要就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枫香的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进行了相应的调查以及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肥沃、较肥沃和中等肥沃的土地上,马尾稀疏林分下套种枫香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是非常高的,造林的成活率甚至能够达到98.2%以上,造林的保存率也能够达到95.8%以上。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与立地质量的高低均没有呈现出非常明显及规律性的变化关系,说明枫香一年生容器苗在马尾松稀疏林当中的生长状态是非常好的,也说明枫香的生态适应能力非常强,具备较强的生存机能。
枫香虽然是一种非常喜光的树种,但是其在幼年期是比较耐阴的,已存在的马尾松森林环境中的水分、温度以及湿度都非常适合枫香的生长发育。枫香一年生容器苗具有一定的高度,能够有效地避免地面上的杂草与树种竞争生长空间,树种又能够充分利用从马尾松枝叶间隙透过的光照,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使得枫香不至于在饥饿的状态下成活。树木在饥饿状态下存活的生物学意义是,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比光合作用所固定的二氧化碳总量更大,只能够满足其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但是不能完成能量的积累。在树下套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功能的树苗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作为生态林,通过“短平快”的途径完成林景的布设,正是每一位经营者所追求的,所以选择一年生的枫香在马尾松稀疏林中进行套种和造林是非常合理的[4-5]。
2.2 树木生长量的分析
树高、胸径以及木材的材积是反映树木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在不同的立地类型中,枫香的树高、胸径以及材积的增长量都是不一样的。根据试验统计结果,不同的立地类型按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材积从大到小依次为Ⅰ类地、Ⅱ类地、Ⅲ类地。而且,这三类地之间树木生长量的差异是比较大的,随着立地质量的不断提高,枫香的生长量也会随之提高,可见枫香对立地条件的敏感性还是非常强的。将Ⅰ、Ⅱ类地与Ⅲ类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树高分别增加了50.9%、26.1%,平均胸径分别增加了64.4%、26.9%,单株材积分别增加了288.9%、94.4%。Ⅱ类地与Ⅲ类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树高增加了19.6%,平均胸径增加了29.5%,材积增加了100%。经过方差分析可知,Ⅰ类地与Ⅲ类地在树高、胸径上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Ⅱ类地与Ⅲ类地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Ⅰ类地与Ⅱ类地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上的差异也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试验结果显示,Ⅰ类地枫香的生长量要比Ⅱ类地更高一些,Ⅱ类地枫香的生长量要比Ⅲ类地更高一些,这说明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枫香的试验中,立地质量对枫香的生长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也表明枫香在生长的过程当中更加喜欢比较肥沃的土地,枫香在中等肥沃土地中可以表述为“能够成活”,但是如果想要林分生长发展得更好的话,就必须要选择土壤肥力比较高的林地。
2.3 树冠性状分析
树木的树冠性状是体现树木景观价值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包括冠幅、冠长等。就不同立地类型下枫香树冠性状的测定结果来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枫香的冠幅等会随着立地质量的提高而增大。Ⅰ类地中枫香的冠幅要比Ⅱ、Ⅲ类地中分别增加10.1%、70.1%;Ⅰ类地中枫香的冠长要比Ⅱ、Ⅲ类地中分别增加21.5%、34.9%;Ⅱ类地中枫香的冠幅、冠长分别要比Ⅲ类地中增加54.5%、21.5%。由此可知,冠幅、冠长的生长规律与树高和胸径基本是一致的。不同的立地类型下枫香的尖削度和冠长率都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明显差异。Ⅰ类地枫香的尖削度和冠长率分别为0.43、0.57;Ⅱ类枫香的尖削度和冠长率分别为0.42、0.53;Ⅲ类地枫香的尖削度和冠长率分别为0.41、0.52。在这三种立地质量下,马尾松稀疏林环境下生长的枫香主干比较笔直,而且非常匀称,树形非常美观,加上枫香的叶色会随着气候出现季节性的变化,春天是紫红色,夏天是苍绿色,秋季是金黄色或鲜红色,秋季之后变为红色与上层的马尾松的绿色会镶嵌在一起,形成一个非常有层次感的红与绿的景观组合,非常具有观赏价值。马尾松稀疏林的马尾松株数比较少,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为林下枫香树冠的规则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马尾松稀疏林的郁闭度为0.3~0.4,林内的透光性非常好,马尾松树冠的枝叶偏向树冠顶端,冠层只有2.8 m~4.1 m,枝叶比较稀疏,因为枝叶生物量的垂直特点,其内部光照强度比较大,而且光照辐射非常均匀,为枫香树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讨论与结论
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枫香能够有效地提升现有的马尾松林的使用价值。通过试验可以发现,在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枫香,枫香的成活率与保存率都较高,枫香的生长量随着整体土地质量的提高而增大[6]。肥沃的土地与中等肥沃的土地在树高以及平均胸径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较肥沃的土地与中等肥沃的土地在树高、平均胸径以及单株材积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肥沃的土地与较肥沃的土地在树高、平均胸径以及单株材积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枫香的树冠性状表现为通直且树冠圆满,比较匀称。本文主要就马尾松稀疏林分下套种枫香的试验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利用枫香对马尾松稀疏林进行改造的可行性。如果想要实现马尾松林的生态改造,满足生态景观林的需求,还应该展开对套种的密度、施肥量以及不同树种混交的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