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背后的指挥家,大有文章
——访指挥家夏小汤
2021-12-01冯乙历
文/冯乙历
初次见夏小汤指挥,是在2018年3月24日,昆明春城剧院,夏小汤老师与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合作上演贝多芬的作品。
音乐会开场导赏的15 分钟,笔者被这位儒雅谦和的指挥家精彩的讲解折服。他从音乐起源开始讲起,关于艺术理论界对于音乐起源的相关论点清晰无误地娓娓道来。显然这并不是他的专业,他是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指挥教授,他是中国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他是中央电视台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前的特邀嘉宾,但从他在音乐会导赏中展现出学术功底,让他更像是一位艺术理论界的学者。
当然,具备艺术理论学者的实力,并不影响他成为一名中国交响乐界公认的优秀指挥。夏小汤对于任何一个与其合作的乐队来说,都意味着一次愉快且卓有成效的排练演出体验。这位温柔而坚定的指挥还有优于常人的耐心,他真的可以在一上午的排练中,连续数出400 多个“1.2.3.4”,以恒定的速度和音量不停地数,让任何复杂的节奏型迎刃而解。
在指挥台上与梦想相遇的年轻人
夏小汤同大部分功成名就的指挥家一样,出生于音乐世家,幼年时期也是一名被钢琴吞噬了童年的琴童。练琴实在是一件先苦不一定后甜的事情。先苦,这是必然的,因为那过程太枯燥。天资聪颖的孩子可以在枯燥中找到乐趣,夏小汤的琴童阶段一边看书,一边完成枯燥的手指练习。钢琴在他的童年时光里,扮演了定海神针的角色,它将夏小汤本该在院子里跟小伙伴疯跑撒欢的时间全部定在音乐的世界里,而夏小汤的音乐世界中,又将所有的手指练习时间与书籍的世界相连。他和文章开头提到的钢琴家宋思衡一样,都有一边弹《哈农》一边看书的“神功”。
有人说,要判断一个人的才华和成就,先看他的时间去了哪里。将整个童年的所有玩乐时间转换为练琴、看书的时间,这让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夏小汤的音乐会导赏堪比《艺术概论》的课堂,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如同一位哲学家的思辨和博学,我们似乎不用费心思考为什么中央电视台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之前会邀请夏小汤担任转播讲解嘉宾,而且是连续三年。从琴童到指挥的蜕变过程中,有一场音乐会令其以小试牛刀之势却意外成为他在指挥界崭露头角的高光时刻。
夏小汤在研究生毕业之际,指挥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第一届博士研究生毕业作品音乐会。看音乐会海报上的标题,是一场普通的毕业作品音乐会,这是在每一所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夏天都会上演的音乐会,但是地点换做是在中央音乐学院,时间换做是2005年夏天,那场音乐会却有了看似稀松平常实则卧虎藏龙的意味。为这场音乐会写作品的博士研究生,大部分都是早已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多年,且创作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的“大师级”作曲家,如贾国平、董立强、张千一等人都是那场音乐会上的毕业生。只不过他们是在从教多年之后才攻读中央音乐学院的博士学位,更让人拍手叫绝的是:这些博士生的导师也是中国作曲界天花板高度的大师——杜鸣心、吴祖强等。
当时的夏小汤年仅24 岁,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硕士毕业生的身份担任那场音乐会的指挥,执棒诸位“大师”研究生的作品,他与乐队之间的默契的合作,以显而易见的指挥才华,一次性接受了好几位“大师”的专业检阅,他背对着台下最擅长看门道的“观众”,出色地完成了整场音乐会的指挥。
在古典音乐界,“出色”二字绝非轻易能用的溢美之词。音乐有别于语文、数学的残酷性在于100 分只是达到合格,只有达到合格之后,才能有进一步评价艺术性的可能。那场音乐会虽不是指挥界的国际比赛,但却有众多不打分、不亮牌的“专业评委”通过各自创作的作品默默地观察和审视夏小汤指挥乐队的过程。他们不是评委却胜似评委的“毕业生”期待各自的作品通过这位年轻的指挥的演绎,绽放出他们各自早已在创作这些作品时就设置好的光彩和美感。夏小汤的指挥才华和技艺,让这些“毕业生”感到很满意。也正是在这场研究生作品音乐会上的优异表现,奠定了夏小汤在中国指挥界的专业高度,为众多业内人士认可。
这是众人授予他的高光时刻。然而真正令夏小汤魂牵梦绕,如进入梦想之地的音乐会却是另一场。
时间:1997年,地点: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男生宿舍,事件:熄灯后,卧谈会。
几个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被古典音乐的神圣和绝美迷得神魂颠倒的男生,在熄灯后的宿舍里,你一言我一语地畅想今后自己的音乐之路上将要遇见什么样的风景。各自幻想着艺术的火花将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姿态绽放光彩。
其中一位男生最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当时的国家大剧院处于在建中)指挥瓦格纳的《汤豪赛》序曲,那就是自己最渴望的事情了。时光飞逝,场景切换至2008年,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在已然落成的国家大剧院舞台上准备就绪。意气风发的青年指挥家在掌声中潇洒登台,向观众鞠躬致敬,与首席握手,而后登上指挥台,华丽转身,调整呼吸,伴随着呼吸,身体从放松突然进入指挥固有的紧张状态,指挥棒在空中挥出第一道弧线,乐队奏响了瓦格纳的《汤豪赛》序曲。
那一刻,年轻的指挥家眼中流露出可以被称之为幸福的光彩,如夜空闪烁的星光,如钻石的璀璨光芒,那是坐在观众席上最治愈,最专业的乐迷都无法感同身受的幸福和快乐。而这位背对观众,却眼中有光芒的年轻指挥家就是夏小汤,他终于在指挥生涯中与自己少年时的梦想相遇了,音乐让他进入了他的梦想之地。那一刻,在音乐中挥动着指挥棒的夏小汤,在内心深处,亲自为自己点燃了至今都历历在目的高光时刻。
中央音乐学院的指挥教授
夏小汤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完成硕士课程并取得学位之后,便留校任教。师从中国指挥界教育泰斗俞峰教授,以认真勤勉的治学精神,收获芬芳桃李。夏小汤便是俞峰教授诸多高徒中的一员,留校任教期间同时进入中国爱乐乐团担任指挥。这样的指挥生涯无疑是一帆风顺,令人羡慕不已。他的指挥之路如同一出发就进入高速公路,该饱览的风景,该经过的路段都一一完成,偶尔遇上直升飞机带他飞一段,继而又稳稳落地,继续向前行驶,脚一直在油门上。
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家,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夏小汤有自己的见解。首先是引经据典的阐述:高度的工作热情、丰富的音乐感觉、敏锐的音乐听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这四点对于指挥的定义来自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其次是来自夏小汤个人对“交响乐指挥”这份特殊的职业的理解。音乐作为一种抽象的艺术,它与视觉艺术相比,多出了一个听觉的维度,从而构成了一个抽象复杂的四维空间。在产生音乐的交响乐队中,指挥是唯一一个自己不出声,却要负责控制别人出声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他必须要顾忌到演奏者和倾听者两方面的感受,强大的情绪感知力、擅于沟通和社交也是除了托斯卡尼尼所阐述的几项基本要求之外的重要特质。他的导师俞峰教授曾对他说:人的高度就是艺术的高度。
感受到音乐真正的美妙,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音乐家愿意为音乐付出一生所要追求的那片刻的人生体验。那一刹那的感动,可能是没有从事指挥工作人难以体会的美妙,特别是音乐会上接近于完美的演奏过程中,那种指挥棒和乐器之间通过音乐来完成的沟通,抑或是音乐片段中某些细腻微妙的旋律,如同一股神秘的力量直击你的灵魂,这就像隐藏在平凡世界中的秘密花园,它无形、无色、无味,只通过特殊的音色和音高,节奏的拼接,会有那么一两句旋律达到某种完美标准之后,才会让指挥家一人独享它的美景,但时间也就在几分钟、几秒钟之内,也许包括夏小汤在内有很多指挥家曾经独自在舞台上有幸一览这座神秘花园的幻境,一眼便定下了终生为之继续努力的承诺,终其一生的探寻,不断地重复某些经典作品,或是不厌其烦地排练,演出,也就是为了能在舞台上与那些稍纵即逝的幻境不期而遇。每次相遇都能支撑着指挥家继续排练,继续演出。
夏小汤有着一种对古典音乐近乎于虔诚的爱,他不仅将这种爱转化为从事古典音乐事业的澎湃动力,更是将其倾注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担任指挥专业的教学工作中。
“艺术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是夏小汤对于艺术感觉能够在人类灵魂中存在的解释,他也喜欢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来解读艺术的本质:艺术终究是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但“感同身受”的基础应该是“身受”过,经历过才能有“感同”和共鸣。要想获得这种丰富的情感经验,唯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对音乐的学习和感悟的过程中,人往往对自己曾经“身受”过的东西会领悟得更快一些。因此,作为一位教授指挥课的教授,夏小汤强调将学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多种情感中的切身感受运用到对音乐的理解中来,特别是对于想要成为古典音乐指挥的学生们而言,最好不要过分沉迷于对技术的追求。技术固然重要,但过于强调技术的重要性,那岂不是将自己修炼成节拍器,校音器了吗?艺术之所以难,指挥之所以难,这所有的“难”最终需要的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生活以及生活中的苦辣酸甜在你的内心形成各种情感体验的素材库。而这些素材是通过强大的心智和感受力,以音乐的形式,通过指挥棒的挥动,以及你个人与乐队成员之间的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最终以四维空间的音响效果展现出来。这道理是不是听起来并不简单?难怪成为指挥家的人数在大学扩招的今时今日,世界范围内也是凤毛麟角。
中国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
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的同时,夏小汤的另外一个重要身份是中国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他在这个具有20年优良传统的中国一线职业乐团,遇到了他人生中又一位贵人——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余隆。从余隆大师对艺术的热爱和坚持,他待人接物的行事风格,以及格局高远的独到眼光都令夏小汤高山仰止、受益匪浅。
很少有人注意到,《芳华》的电影配乐是由中国爱乐乐团演奏录演完成的,更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充满时代感的电影配乐的指挥是夏小汤。《芳华》这部风靡全国的电影无论是从故事情节、时代背景,甚至是电影音乐都堪称完美地再现了70年代部队文工团的生活场景。
在为《芳华》录制电影配乐期间,导演冯小刚带着“芳华四美”来到中国爱乐乐团的排练现场,但凡有舞蹈相关的音乐片段,四位女演员都亲自示范舞蹈动作,让夏小汤能够在21世纪的北京,看到上世纪70年代的地方歌舞团里日常排练舞蹈的场景,这便是因“身受”而“感同”。
为了再现当年地区歌舞团充满革命精神的独特审美风格,冯导同夏小汤一起进入中国爱乐乐团的乐器仓库,翻出了已经结满蜘蛛网,蒙着厚厚的灰尘的“古董”乐器,试图再现那个革命的年代,铿锵有力甚至略显糙砾,既不圆润也不柔情的音乐色彩。也正是这样的细节之外的特殊准备,《芳华》的电影配乐为电影的影响力增色不少。
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人们哭红了鼻子。他们并不知道眼泪为何夺眶而出,也不知道为何电影主题曲《绒花》的旋律在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但夏小汤知道,用那个年代的乐器演奏,配上那个年代的舞蹈之后,他能带领乐队奏出属于那个年代的音乐,自然会把人们带入那个年代的情景和回忆之中。此所谓因“感同”而“身受”。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讲解嘉宾
连续3年担任中央电视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转播前的讲解嘉宾,夏小汤也感受到古典音乐在欧洲也面临着一种稍微尴尬的局面,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安排而言,他们的确是捍卫了欧洲古典音乐的光荣传统,但观众的年龄层次同其他国家一样,新鲜血液的加入是不够的,至少无法与电影艺术、视觉艺术、舞蹈艺术等行业相提并论。欧洲的流行音乐受众群仍然大大超过古典音乐爱好者。是否能够在古典音乐的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让古典音乐更多地参与到当代的百姓生活中来,这不仅仅是欧洲国家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同样是中国古典音乐界的问题。
夏小汤看来,近几年中国古典音乐诚然是在发展和提升,但依然小众。老百姓买票进音乐厅的数量无法与进电影院的人数相比,原因在于电影更直白,而老百姓并非听不懂交响乐的节奏,而只是听不懂交响乐所传递的情感。这样的现状在夏小汤在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学时,特意强调:技术是为音乐表现力而服务。勤学苦练各种音乐基本功的同时,千万别迷失了方向,交响乐指挥要到达的终点是完美的情感表达。
贝多芬、查理德·斯科特劳斯、勃拉姆斯是夏小汤最钟爱的三位音乐匠,他对这三位古典音乐大师的热爱无法排序,更无法选出最爱。在古典音乐的世界里,夏小汤无疑是幸运而喜悦的。当观众席坐在台下观看和聆听这些大师的作品时,他站在舞台上,被古典音乐深厚而绚丽的色彩包裹其中,自由徜徉在那个只能感受,无法言说的四维空间里,他用心灵和肢体所传达的情感,但愿有更多莅临他所执棒的音乐会现场的人能够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