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辨”与“明理”的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
——“圆柱与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片段思考

2021-11-30林丽琴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讲理思辨圆柱体

林丽琴

(古田县大桥中心小学,福建 古田 352259)

小学数学整理复习课在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其目的除了巩固知识以及时查缺补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提炼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习能力。然而,面对相同的学生、熟悉的内容,教师往往只是“炒冷饭式”的简单重复,或者以练代讲,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复习效果。复习课并不是对已学知识简单的重复与练习,而是要“通情”——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学情,形成对知识的结构化理解;更要“达理”——通过变式、逆向和综合训练于实践应用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思辨”而达到“明理”,培养高阶思维,获得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1]

笔者以六年级下册单元复习课“圆柱与圆锥的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为例进行了一次探索和尝试,力求打破传统复习课的固有模式,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寻求知识,探究问题,恰当加入思辨与讲理,促其“明理”,深化思维。

一、分类梳理,有理有据

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准确理解和掌握图形的概念和本质属性,如果在复习中只是把概念和图形特征进行简单回顾,学生对此必然兴致全无。我们在复习中不妨换一种形式,用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梳理单元知识并阐述分类依据,在“讲理”中进一步完善对图形特征本质属性的认识,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达到以“理”促“联”的境界,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片段写真:

师:你们觉得图1 中哪个图形可以与圆柱归为一类?为什么?

图1

生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可以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体积计算方法一样:体积=底面积×高。

生2:它们的表面积公式也相同: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生3:这三个图形上下一样大,都是直柱体。

师播放三个图形的表面积展开图,提示学生:你们还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

生4:它们的侧面沿高展开都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立体图形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立体图形的高。

生5:也就是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高。

师:你们都对直柱体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还可以怎么分类?

生6:可以把圆柱和圆锥归为一类。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师:还有别的理由吗?

生7:它们的横截面都是一个圆。都是通过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思考:简短的梳理过程,以“为什么这么分?”这一开放性问题,驱动学生的数学思考,学生通过关系联想,本单元的知识点被“激活”和“唤醒”,学生自主回顾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计算公式、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知识,找出了知识间的共性。而分类后的说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分类的理由,结合立体图形的特征,回溯求积公式的数学本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在通“情”之后,实现了“达理”。接着教师播放展开图,启发学生发现侧面的共同点,加强了二维图形和三维图形之间的探究,进一步打通了这几个立体图形的内部关联。在分类的过程中“思”之融会贯通,“言”之有理有据,完成了单元知识纵向横向的结构化。

二、有效变式,分条析理

数学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间内在关联,更要关注数学与外部之间的联系。教师要立足学生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巧妙融合,提出能激发学生从本质上思考的问题,创设有效探索空间,从而产生把理论转为实践的需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立足生活经验讲理,促使学生积极分析评价他人,主动与他人分享观点,在思考、讲理、辨析中促进学生学以致用,深化认识。

片段写真:

师:看到这个圆柱体(如图2),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怎么对这个圆柱体进行加工?

图2

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罗列出了许多“加工”方法,如切、拼、滚、挖、削、熔……

在充分引导学生对圆柱进行“加工”之后,让学生独立编题并列式,同桌相互批改。

接着出示一个同学的做法。(如图3):

图3

生1:这个同学的做法是错误的。把圆柱体熔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状改变了,体积是不变的,不用乘以三分之一。

师:你能够用“变和不变”眼光来看问题,真棒。如果还这样列式,可以提什么问题呢?

生2:把一个底面积30 平方分米,高是8 分米的圆柱体熔成三个同样大的圆锥,每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生3:把一个底面积30 平方分米,高是8 分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体积是多少?

师:这个同学改变了“加工”方法,削出一个圆锥,体积就发生变化了。你们还能根据圆柱圆锥的关系改编这道题目吗?

生4:把一个底面积30 平方分米,高是8 分米圆柱体熔成一个等底的圆锥,求圆锥的高是多少?

生5:把一个底面积30 平方分米,高是8 分米圆柱体熔成一个高是6 分米的圆锥,求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

生6:用4 个这样的圆柱,熔铸成等底等高的圆锥,能熔几个?

……

思考:这一环节以加工圆柱为基点,让学生带着逆向发散思维,带着数学的眼光回归生活,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己出题,并选择对应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这样解决问题不再是单纯地模仿,机械地套用公式,而是对本单元的重难点进行的一次全方位聚焦,必须明其“理”,才能编题、解题,可谓“窥一柱而思全局”。在编题的过程中,审题能力得到提高,并学会了用创编题目的“套路”去反推解题的思路,在自主编题、分析评价、反思总结的过程中不断地把认识和思考引向深入,使得课堂上的活动不仅有情、有趣,更有理、有效。

三、运用内化,言之有理

复习课中,把知识内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之一就是学以致用,以练习育思维,深化知识的运用和内化。在复习课中,要努力做到“讲练结合”,即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动口,把课堂还给学生讲理,从语言到思维,从知识到能力,从而促成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养成溯源追根的数学精神。

片段写真:

如下图,把一个底面积是20 平方分米,高是6 分米的圆柱形木料,削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圆锥体,并且每个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削去部分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

投影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生1:我是用大圆柱的体积减去两个小圆锥的体积。(如图4)

图4

接着教师呈现生2 的做法。(如图5)

图5

问:这个同学的做法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3:为什么20 乘以6,接着120 又除以6 等于20?

师:(问做题的学生)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2:把圆柱横切成两个一样的小圆柱,每个小圆柱的体积是这个圆锥的三倍,也就是说一个大圆柱里有6 个这样的小圆锥。20×6 表示圆柱体积,120÷6 表示每个圆锥的体积。所以用20×(6-2)表示削去部分是4 个圆锥的体积。

师:你们听懂了吗?此20 非彼20,一个20 是圆柱体底面积,一个20 表示圆锥的体积。

在完成此题的基础上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师:如果我们还用这个圆柱削成两个圆锥,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的底面积相等,但是高不同,削去部分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请大家思考一下,可以同桌讨论,把你们的思路写下来。

(同桌交流后反馈)

图6

生7:他用的是举例法,我觉得还不够全面。这只是一种情况。我是这样想的(如图7)

图7

师:看这个同学的想法,他和前一个同学的说理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这里h1 和h2 可以代表任何数,也说明了不管怎么分,只要底面积一样,两个圆锥的高的和就是圆柱的高,那么体积之和肯定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那削去的部分就是三分之二。

师:真棒,你已经有了数学家的思想。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可以举一反三,解决很多问题。

……

思考:这道习题融合了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解题促进学生对体积计算公式意义的深入理解。在课堂中,教师把握最佳时机,抓住问题本质合理追问,当学生理解了20×6×的意义时,教师趁势追问“如果两个圆锥的高不同,削去部分体积是多少”。学生在追问下思考,在思考后讲理,在辨析中明理,在变化的“高”当中,找到了不变的“理”,在“想明白”之余还要“说清楚”,实现了有理有据地表达推理的过程,提升了对问题本质的认识。

复习课中,让学生温故“情”而知新“理”,在讲理中提升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在“思辨”中“明理”,把学生带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畅快境界,让思考走向深处,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这不仅是复习课的使命所在,更是它的魅力。

猜你喜欢

讲理思辨圆柱体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巧用假设来解题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讲理的人
“爱不需要讲理”是什么歪理?
理让别人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