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1-11-30祝红军
祝红军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以米、面、粮、油、食品饮料等为主的大众生活消费品具有消费频率高、大件重货,不易搬运的特点,受疫情防控的影响,人们对这类生活消费品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产生了极大的需求,末端配送企业的配送能力和服务质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人们疫情防控意识增强、配送到家服务的依赖度提升、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惯的养成和社区团购模式的崛起,在后疫情时代,末端大众生活消费品的配送需求依旧十分旺盛。本文研究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有助于推动末端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受疫情影响的经济、社会和居民生活等逐步恢复常态。后疫情时代,居民末端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
1.1 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需求侧改变显著
1.1.1 后疫情时代居民对生活消费品配送到家的依赖度提升
从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情况来看,饮料、通讯器材、粮油食品类是增长最快的三个类别,其中粮油食品类全年销售收入15283亿元,增长9.9%。即使在疫情影响下,粮油、食品饮料等仍然是人们最重要的消费品之一,后疫情时代,这些生活消费品的必需性质仍然存在。以米、面、粮、油为主的大众生活消费品具有大、重,不易搬运的特点。疫情防控期间的同城配送、社区配送、即时配送和配送到家等服务模式为居民带来了即时、安全、高效的配送体验。后疫情时代,线上购物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线上渠道消费规模增加,消费黏性增强,居民对生活消费品配送到家的依赖度会不断提升。
1.1.2 线上消费习惯养成,配送到家服务需求旺盛
疫情期间,为减少人员接触和避免进入人员聚集场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使用线上购物、线上商超消费、社区团购和社区门店宅配服务,并在疫情期间形成线上消费习惯,催生了大量的配送到家需求。在疫情形成新常态后,大部分人的线上消费习惯在短期内未受到疫情结束的太大影响,由线上消费产生的线下即时配送、社区配送、商超宅配等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需求仍然大量存在。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即时物流行业研究报告》估算,2020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达228.4亿单,增速达18.1%。根据笔者对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消费习惯和物流配送需求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对米、面、油等重量类生活必需品,60%以上居住在市级、县级城市的调查者有配送到家服务的需求,30%以上居住在农村及乡镇的调查者有配送到家服务的需求;另从年龄角度来看,50岁以上的调查者中有50%的人有配送到家服务的需求。
1.1.3 居民对大众生活消费品的配送需求多样化、个性化
根据笔者对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消费习惯和物流配送需求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后疫情时代居民对大众生活消费品的配送需求除了考虑时效性外,更加注重配送安全性。同时服务质量、价格水平也是居民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因疫情防控需要,疫情期间激发了“帮买”、“帮办”、“跑腿”、“无接触配送”、“即时配送”等服务需求,加深了居民对于配送到家服务价值的认知。后疫情时代,商超“到家”服务等新兴消费模式的加速发展,消费者“想要即达”的消费行为,必将使配送需求类型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1.1.4 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需求呈现差异化
疫情期间,相比农村地区,城市地区生活消费品采购受疫情冲击更严重。在后疫情时代,城市地区和农村的配送需求呈现差异化特征。根据笔者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市级、县级城市比乡镇、农村地区更需要配送到家服务;在价格、服务、安全和时效四个指标中,市级、县级城市、乡镇和农村地区最看重配送安全性指标;市级、县级城市、乡镇和农村地区相比,乡镇地区的居民更看重价格水平,市级城市居民更加看重时效指标。
1.2 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供给侧加速迭代
1.2.1 配送服务模式多样化
在后疫情时代,居民对大众生活消费品的配送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特征,配送企业的服务模式也随着居民的配送需求产生较大的改变,同城配送、社区配送、即时配送、商超宅配、社区门店宅配等是大众生活消费品的主要配送模式。就即时配送而言,美团配送就有:点对点网络的“巡游模式”、定制化的驻店服务“星系模式”、前置小仓+配送的“仓配一体模式 ”、以智能柜为代表的“智能末端模式”四大主流配送服务。
1.2.2 配送企业组织多样化
为适应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的配送需求变化,行业内形成全职、众包、自营等多样化的末端配送组织形式。常见的专业化配送组织如:美团配送、蜂鸟即配、顺丰同城、大大快送、UU跑腿、闪送等。当然,也有一些大型超市雇佣全职配送员,负责将客户购买的商品配送到家;在县(区)、乡地域范围的社区超市、集贸市场,除自提外,配送通常由店主或商家自己负责配送。
1.2.3 智慧物流配送模式不断成熟
新冠疫情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末端配送的应用不断成熟,末端配送已进入技术驱动时代。根据赛迪研究院、腾讯云等联合编制的《新基建引领产业互联网发展,新基建、新要素、新服务、新生态》,2020年我国大数据中心、5G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规模约达1万亿元,分别占比约52%、27%、11%、10%。在后疫情时代,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持的无人配送、智能提取柜等智慧末端物流配送形式将广泛应用于末端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场景。
2.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市场存在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市场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1 配送服务供给尚不能满足配送需求
根据笔者对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消费习惯及物流配送需求的网上调查结果,虽然有52.45%的人表示需要米面粮油等物质的配送到家服务,但自2020年4月份以来,实际采用配送到家服务的仅8.39%,采用配送到小区自己去取的占6.29%,自己提回家的比例高达84.27%。进一步分析认为,配送到家需求未得到满足,一方面是商超宅配宣传不到位,另一方面是配送人员不足,配送服务水平不高,配送时效、安全性等不能得到保障。但是,疫情后时代,商户对“外卖”渠道依赖程度依然保持高位,“商流+物流”的第三方生态体系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现有配送服务供给尚不能满足。
2.2 配送主体分散
当前,社区宅配、商超宅配、智能自提柜是实现生活消费品配送上门的主要模式。社区宅配多以社区便利店、连锁便民超市为配送主体,通过客户电话、微信下单的方式,将客户购买的商品由店员配送上门。商超宅配则是大型超市、商场等通过雇佣专门的配送员或与达达、京东到家、美团跑腿、饿了么等平台合作,将消费者线下或线上购买的商品配送到家。而针对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购物平台上采购的商品,则多采用传统快递方式进行配送,在“最后一百米”环节采用的智能自提柜。生活消费品配送到家服务存在配送主体分散的问题。
2.3 配送效率低、成本高
社区宅配多以社区便利店、连锁便民超市自营配送为主,由于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高频化和少量化特点,社区宅配的配送效率低下且操作难度大。生活消费品的配送地址一般为居民小区,而很多居民小区禁止配送员入内,配送员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收件人出门取货,其等待时间降低了配送效率。即使允许进入小区,如果遇到收件人家中无人,则需要多次派送。部分小区可以将商品寄放在物业处,但并不能有效保证商品安全。投放智能自提柜可有效解决“最后一百米”配送效率低的问题,但智能自提柜的投放成本高,且以米、面、粮、油为主的大众生活消费品属于大件重货,不宜放入智能自提柜。
3.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的发展对策
3.1 探索推进末端配送模式改革
后疫情时代,人员接触少、安全卫生的末端配送方式是发展趋势,无人配送和智能自提柜将具有极强的市场发展潜力。2020年3月10日实施的《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规定了无接触配送服务的服务要求、服务流程、异常情况处理和服务质量控制,有利于后疫情时代末端无接触配送的进一步发展。智能自提柜的出现改变了末端配送形式,同时也能有效保证安全配送,提高配送效率。由于投放、运营维护成本高,近年来快递柜行业的投资热度不断下降,但推广智能自提柜的使用不能只靠政府政策支持,更需要企业从自身出发,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智能柜重新布局,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把社区快递代收点、便利店、连锁便民超市、小区门卫及物业等分散的代收方式进行整合,提高智能柜利用率,逐步扩大铺设量。
3.2 提高末端配送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始逐步恢复,大量新基建项目将开始大范围实施。在后疫情时代,应抓住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设施建设机遇,不断提高末端配送环节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采用新能源电动物流车、无人车等进行末端物流配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设备技术,探索新的管理策略,推广实施无人配送;探索建立社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共享物流资源,将社区便利店、连锁便民超市、周边大型超市等线上采购、线下配送订单整合,利用算法优化配送订单分配和配送路径规划。
3.3 构建柔性供应链
从大众生活消费品的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越来越需要即时性、柔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柔性供应链将是末端配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结合新零售、O2O、社区团购领域因疫情产生的深层进化,促进末端配送企业,与零售企业、商贸企业、生产企业等深度融合,提升末端配送企业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能力,为消费者提供集线上采购、线下配送、优质售后等为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同时,生产商贸企业与末端配送企业合作,实现需求、库存、物流和配送信息的实时共享,生产商、供应商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末端配送数据,挖掘大众生活消费品消费特征、消费渠道细分、消费群体细分等方面信息,为消费需求预测、库存优化管理、跨区产品调度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3.4 创新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管理模式
网格化管理是网格时代管理模式的创新,其实只是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区域单元格,通过网络管理信息平台,使单元格之间能够进行信息共享和业务整合,形成无缝的管理体系,最终实现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网格化管理思想引入大众生活消费品城市配送,创新网格化配送管理模式,对网格范围内的精益化管理,能够快速响应大众生活消费品的市场消费需求;在网格范围内资源高效组织协调,能整合共享分散的配送资源。参考目前社区团购形成的城市仓——网格仓——社区门店——消费者自提的配送模式,结合网格化管理思想,可为构建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行业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4.结语
新冠疫情推动了无人配送、智能提取柜的应用,从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市场需求来看,消费者越来越需要安全、即时、高效、便捷的配送服务,传统末端配送体系难以满足当前消费者和新兴配送模式需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以及响应新冠疫情催生的新零售、社区团购模式变革,在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必将朝着智能化、无人化、信息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后疫情时代要积极探索推进末端配送模式改革,推广智能化设备、智慧物流技术的应用,构建柔性供应链并创新配送管理模式,以推动后疫情时代大众生活消费品配送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