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研究

2021-11-30徐平聪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工程量工程造价建筑

徐平聪

(昆明东陆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106)

引言

通过对我国建筑行业传统历史数据进行多维度重构和关键信息的采集,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加合理地进行决策和参考,实现对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和工作进行优化和合理配置。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着BIM 技术的研究、应用的发展,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再到实际施工阶段,BIM 技术的应用直接使工程建筑造价管理得到了改善,不仅在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做到了优化,还深度地运用BIM 技术实现了BIM 的增值。BIM 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进行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一、IM 技术简介

从概念上分析,BIM 技术就是通过建立信息模型来使建筑的整个流程更加清晰,该技术可以使信息更加的可视化。在工人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有效地采取信息化手段,从而对工程内部的实施形成有效管控。展开来说,BIM 技术能够采集建筑工程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并且该技术所采集的数据是实时的,这对施工活动的具体分析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免不了需要对结构图进行设计,技术人员可以通过BIM 技术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出精确的施工图,以保证施工活动正常进行。其中,REVIT 就是基于BIM 技术所研发出来的软件,该软件可以通过构建结构轴网来设计施工模型,完成构建之后只需导入设计师完成的CAD图,这样一来就可以清晰地构建出来施工模型。通过REVIT 设计出来的施工模型是一个三维的模型,这种三维模型不仅细节清晰,而且在修改设计方面也更加方便,这就是BIM 技术最大的特点之一。

二、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一)在工程设计及决策阶段应用BIM 技术

借助BIM 技术网络与建筑工程项目相关所有数据信息,经由3D 技术加工处理展示初期建设模型,加之多类模型综合分析、横向对比,结合造价指标进行评估最终得到工程总投资概算结论。在充分利用BIM 技术模拟性前提下可为工程造价决策提供参考,避免因决策信息不充分出现造价管理盲区并给施工单位带来损失。施工设计是一切建设活动的开端,除经由现场勘查获取一手数据外,还需应用机械、材料、工艺等信息针对设计图进一步优化,立足实际预估工程整体造价。通常情况下设计阶段费用占整个工程费用3%左右,对工程效益带来的影响却占工程造价管理70%左右,这就需要建筑工程重视设计,在设计阶段利用BIM 技术,通过观察三维立体模型发现施工异常交叉、管路阻塞、参数不合规等问题,再次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设计图得以优化,通过反复模拟实验提高设计图质量。CAD 图纸设计与BIM 技术有效融合能进一步提高施工设计质量,能提供精确造价信息,为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及造价指标做出调整给予支持。

(二)在混凝土灌注桩下料中的应用分析

从建筑工程施工角度来看,钢筋工程至关重要;从施工成本角度来看,钢筋用量巨大、成本颇高,应该成为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应该重视BIM 技术在混凝土灌注桩钢筋下料方面的应用。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基于BIM 技术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实现虚拟仿真,进而对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加以验证,为避免出现因重复用料或资源浪费而引发的成本超支做好充足准备。而且,应用BIM 技术管理人员还可直接导出钢筋下料单,大大提升成本核算与造价管理效率。从现有情况来看,BIM技术的模拟化、可视化效果能够发挥如下价值:(1)直观化开展碰撞检查,降低返工风险,提高成本可控性和节约性;(2)深化模型效果,清晰而立体地展示设计图纸,充分发挥现场指导作用;基于Revit 软件有效统计下料钢筋数量等,推进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效率提升。

(三)协作-碰撞检查

BIM 技术还有一个协作碰撞检查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是用来检查线路之间是否存在重叠,也可以检查建筑框架和墙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碰撞。由于线路重叠可能会导致整体线路温度过高引起火灾,通过BIM 技术进行检查可以有效的防止线路重叠,这样一来就提高了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其次,BIM 技术还可以检查建筑框架和墙体之间是否存在冲突碰撞,特别是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这种安全隐患所带来的危害会加倍。从前,技术人员都是采取最笨拙的方法将建筑的截面图一点一点的观察,通过观察剖面图来进行碰撞检查。这种传统的方法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剖面图无法直观的发现碰撞问题。而REVIT 所构建出来的三维模型可以直观地显示建筑框架与墙体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协作碰撞检查可以直接得出检查结果,不再需要人力进行观察,这种功能不仅更加高效,而且更加真实可靠。

(四)在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应用BIM 技术

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施工阶段最为关键,不仅关乎工程质量,还实时反馈造价信息,赋予造价管理灵动性、发展性、渗透性,关注可能存在造价管理偏差各个环节。有些工程承建周期较长,建筑市场加速更迭,人、物、财等方面的信息不可同日而语,徒增造价管理压力。为减轻管理压力需应用BIM 技术,紧抓该技术可视化、可优化、协调性关键,将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新信息录入数据库,并在3D、4D、5D 模型中予以体现,及时反馈建筑市场动态。

(五)竣工结算阶段

传统的竣工结算过程复杂,涉及项目类别多,对于工程量的计算也需要多方进行整合。因此,在进行工程量核对时,双方的造价工程师不仅都要按照各自的工程量计算书逐件核对构件,还要对共同的工程量进行对照工作。当遇到差异较大的工程量时,更要精准地利用轴线的计算公式完成核对工作。

(六)云计价平台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BIM 模型还可用于提升企业中标率、推进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管理优化等方面,可以为开展多元化、多维度工程造价管理提供辅助。而且,在其使用过程中,还能够与其他先进技术相互配合,迸发出新的活力。比如,推进云计算与BIM 技术联动,基于广联达云计价平台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让工程造价的智能化、便捷化和高效化水平都得以提升。若以广联达云计价平台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具,则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建立新工程后,做好营业税增值模式修改工作。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BIM 技术对施工项目的原材料展开管理,通常来说,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人员都能准确掌握各种原材料的报价,因此,就可以借助于该技术的5D 模型,对原材料的购买、运输、存放以及使用等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根据软件的信息管理工作,一旦发现工程中某种材料缺少就可以及时购买,有助于减少重复购买或者错误购买问题的发生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三、应用BIM 技术的优势

(一)BIM 技术的直观优势

BIM 技术最深得人心的优势就是三维建模的直观性,在使用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施工时,技术人员只能通过平面图来向一线施工人员传达信息。而BIM 技术的出现使技术人员能够通过该项技术所构造的三维模型来向一线施工人员传达信息。平面图和立体模型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立体模型更利于施工人员进行理解和分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际施工的偏差,从而提高施工结果的水平。施工人员仅凭平面图是无法看出建筑框架和墙体之间的关系的,而三维模型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建筑框架和墙体之间的间隙,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保证墙体和建筑框架之间的距离,减少不必要的碰撞摩擦。

(二)提高工程量计算效率

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已经中标的项目进行方案上的改进与完善,它直接地影响着建设项目的质量与成本管理。根据国家相关资料,在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中,设计阶段对其影响占比可以超过35%。将BIM 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设计阶段,将该模型引入计算费用软件中,就能够得到一份相应的工程预算书,而且这份预算书的计算精度会得到很大提高。其次,有效地利用BIM 技术,以BIM 技术的优势来促进工程量计算效率的提升。BIM 技术涉及的技术包含了先进信息技术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这两种关键技术能够使建筑工程造价更精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 技术,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造价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交流、转换、存储和分析,以此来提高工程量计算效率与精度,优化配置好工程建筑的资源,并严格把控工程造价管理,减少资源的浪费。

结语

在BIM 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利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流程设计和管理流程设计,实现了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方面和建筑工程造价开销方面都具有更大优势,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性能。

猜你喜欢

工程量工程造价建筑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预算审核技巧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