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色调”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30赵金燕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暖色调色调民生

赵金燕

(东营市广饶县融媒体中心,山东 东营 257300)

融媒体时代,使得信息传播和获取途径变得更加多样,作为电视新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生新闻,也在采编和报道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新闻从业者要及时转变工作理念,掌握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区分色调,创新报道内容和形式,有的放矢、快速为受众提供鲜活、多元的民生新闻,满足融媒体环境下受众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需要。

一、电视民生新闻和色调概述

(一)电视民生新闻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目前,业界和学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内涵,众说纷纭。

有一种观点,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民生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二)色调

色调是指物体反射的光线中以哪种频率占优势来决定的,不同频率产生不同颜色的感觉,色调是颜色的重要特征。

色调在冷暖方面分为暖色调与冷色调。红色、橙色、黄色、棕色为暖色,象征着太阳、火焰、大地。绿色、蓝色、紫色为冷色,象征着森林、天空、大海。灰色、黑色、白色为中间色。暖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暖,冷色调的亮度越高,其整体感觉越偏冷。当然,冷暖色调也只是相对而言。

二、电视民生新闻“色调”呈现

(一)暖色调

众所周知,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我们在电视民生新闻策划中,秉承关注百姓、服务生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宗旨,以为百姓解气解渴、解疑释惑为主线,针对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看社会、看问题、听民声、解民忧,做有深度、有温度、有速度的新闻。每一期节目策划都贴近百姓生产生活,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理念。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沟通,打造老百姓“爱看”“想看”的新闻栏目。

1.贯穿主线传递党的声音,让新闻报道既有政治高度又有民生温度

“关爱特殊群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曾是当地的年度惠民实事。包括为 70 周岁以上老年人提高生活救助金标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再就是诸如医疗、教育、住建、社保等方面的惠民实事、民生工程以及关于民生政策的解读,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领报道方向,以百姓关心的事、社会暖心的事为报道重点,使报道有亮点、有成效。

2.小人物、小切口的凡人善举,成就了一篇篇感人的暖新闻

鲜活感人的民生故事,往往来自普通人、平凡事,只要用心采、动情写,同样能写出能量强、有思想、有温度的故事,传递榜样的力量。

当地的民生新闻节目曾报道过拾荒老人拾金不昧,五千元现金完璧归赵的新闻,讲述的是一位本不富裕靠拾荒为生的老人,在面对五千元“巨款”时,却丝毫没有动心,连夜将它送还给失主的故事,节目中,这样的报道很多,在社会上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了正能量。

(二)中间色调

本土电视民生新闻注重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直面热点敏感问题,在解决现实性矛盾、化解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等方面正确把握导向。每年播出的电视民生新闻监督服务类的占到新闻总量的70%以上;策划推出的《新闻啄木鸟》《“三城联创”曝光台》《追问》等板块以其尖锐犀利的视角,对一些社会不文明行为和不良习惯等进行监督曝光。再就是像深入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去调查采访“一次办好”,实地探究到底是否能“一次办好”?态度怎样?效率如何?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小儿推拿”门店陆续新上,针对开设的良莠不齐的“小儿推拿”门店,节目分几期进行了报道:宝妈为啥青睐这些推拿店?推拿效果如何?推拿从业者有没有行医证?一系列报道播出后,受到社会好评。

(三)冷色调

除了暖色调和曝光类中间色调新闻外,还有一部分是群众咨询服务类通过记者帮忙而推动解决的问题,这一类的报道,我们称之为“冷色调”新闻,主要通过《有事您说话》《维权帮你问》《群众咨询》等板块进行了报道。

比如: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曾报道桥上护栏被大车撞掉一块,行人担心不安全,节目播出后,交通运输局的人员换上了临时遮挡,后来又把缺失的护栏彻底给补好了,记者因此又做了追踪采访。再比如,长期堆积的垃圾经报道后清理干净了;超市里没有防蝇防尘的设施,节目关注后超市进行了整改,配备到位了,这些报道既不是单纯的褒奖也不是单一的曝光,而是一个通过跟踪采访,反映诉求、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角度不同,同样的题材呈现多种色调

“角度”一词源于摄影。从不同的位置拍摄人像和景物,以展现不同的特征和意境。借鉴到采访报道之中,就是新闻从业者发掘事实和表现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这种题材,就可以有多种色调的新闻呈现。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人民群众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心企业踊跃捐赠;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还有疫情防控一线的凡人故事,这些都属暖色调的新闻。

疫情防控中,口罩等防疫物资短缺,有人却谎称自己有充足口罩货源,以售卖口罩为由实施诈骗,民生新闻节目对此予以监督曝光。

关于“口罩薄如纸起防护作用吗?购买口罩需注意些啥?”,这种色调的新闻同样进行了报道。

可见报道的角度不同,关注点不一样,新闻的色调迥异,新闻价值肯定也不一样了。

三、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采编的基本能力和素养

(一)较强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

融媒体时代,信息爆炸流呈现常态化,民生新闻题材众多,要有较强的甄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曾经有人说,民生新闻记者就是“跑街”的,因为他们的采访多是在跑街串巷中进行,民生新闻报道中多以单个个体、家庭或者单件事件为报道对象,选题广泛。

郑板桥诗中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也是对民生题材的写照。比如说,路上的井盖坏了,打雷把树劈了,车自燃了,谁被电信诈骗了等等,题材涉及面广,但只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选好题材,并经过精心的策划,就能做出好的新闻。

(二)采访政策准备

不了解政策,节目报道往往缺乏针对性,轻则不痛不痒,重则闹笑话,甚至出大错。做节目平时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学习、领会,这样才能在报道中不迷失方向。

例如,有群众反映,其母亲之前的救助金一直由本地民政部门发放,后来母亲户口随子女迁至油田,当年的救助金未发,接到这个问题咨询后,栏目组人员也在考虑,那她的救助金该不该发?后来栏目组帮忙了解到相关政策,当地老年人生活救助金的享受范围是具有当地户籍的70 周岁以上农村及城镇无固定退休收入老年人(不含五保老人),该老人把户口迁出后,不再享受当地的老年人生活救助金,若老人把户口迁回可重新享受此优待。

(三)坚持内容为王,适应多平台的需要

无论时代怎么变,优质的内容总是新闻报道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都要以体现主流价值的内容为王,以有思想、接地气的内容为王,力争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关注群众诉求,以高质量的新闻舆论产品吸引受众、滋养受众,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

(四)新闻信息传播要快

当今,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在做节目时要根据各媒体特点和要求,做到实、准、快、新,为受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五)互动能力

新闻从业者不可能成为精通各类问题的专家,但应该对节目报道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复杂概念首先进行学习,以求获得正确理解,否则就难以同受众进行双向交流。

例如,小区顶楼居民向栏目组反映,住了十多年,房屋漏水了,怎么维修?那要与居民进行对话交流,就要事先搞明白,他的问题,是什么部门负责?房屋质量出现问题,该找谁维修?住宅维修资金怎么用?这些问题新闻从业者在弄清楚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帮助居民解决问题,形成互动。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在,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新闻从业者,要积极借鉴和学习新型报道方式,明了各类题材新闻的色调特点,进而以新颖的视角观点,以开放思维传播高价值的新闻,为受众提供有效的新闻服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从业者要走到生活深处,走到群众中间,把握群众实际的思想动态脉搏,唯有如此,才能使传播更有力量,节目更加喜闻乐见。

猜你喜欢

暖色调色调民生
你性格里的冷暖色调比例是怎样的?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加入激光与HDR自动色调映射武装的4K猛将 JVC LX-N68BC
湖光水色调
Aliens encounter stories:illusion or imagination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明快暖色调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In Spring!春之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