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2021-11-30田宇
田宇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公共服务中心丰荣街道分中心,辽宁 大连 116200)
引言:农业作为我国主要的产业之一,长期推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并满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粮食供应与食品安全需求。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农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对传统的农业技术进行升级,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这一目标。为了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应在推广工作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有效作用。
一、“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内涵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在此形态下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并且在创新形态的推动下互联网不断更新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新的形式。其主要含义就是“互联网+传统经济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支持下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有效融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创新的发展目标。其象征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将互联网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集成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并且将互联网的创新理念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中,提高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生产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形势。而“互联网+农业”就是利用互联网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帮助农业完成转型和发展工作,加快农业产业链的升级改造,并为我国农业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二、“互联网+”在农业技术中的推广作用
(一)提高农业的质量和产量
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下,人们通过互联网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数据,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和收集速度,让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互联网便捷、迅速的特点让人们能够及时掌握农业生产的最新动态,还能实时监控农产品的生产情况,根据其质量和产量制定出科学管理的计划。
当前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互联网曝光出多起农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新闻,让人们对农产品安全性有了更多重视。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给人们提供了监督农产品种植、养殖以及生产的渠道,严格控制了农产品交易流通过程和农药的用量,让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化,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降低人们对农产安全的顾虑,促进农业稳定的发展。并且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可以对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做出调整,进而提高农业的产量[1]。
(二)给农业发展提供有效数据
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利用其大数据技术搜罗农业发展的相关数据,给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我国农业部门每年需要对农业的产量、农业资金投入等做出详细的统计,这样才能判断出当年农业的发展情况。但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利用多种网络传输设备实现对农业各方面的管理,将采集的数据保存到云端,对农业常见的病虫害或气候问题等做出具体分析,给农业发展提供更多有利信息,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
(三)推动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
在传统作业中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都是通过技术人员的面对面传授方式进行的,这种方法效果非常缓慢而且具有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局限性。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逐渐应用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中,使得农户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网上了解最新的农业技术,农业技术在推广方面突破了地域限制。将各种技术应用至农业作业中,促使农业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大范围的技术推广促使我国农业技术得到整体的提升,并在没有加大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的情况下,对提升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发展前景
(一)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渠道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完成农业科学技术服务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主要负责推广新兴的农业技术,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型,培养新型的农民等内容。这也表明“互联网+”与农业技术的推广结合的必要性,也是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化农业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互联网+”凭借其推广的作用为传统农业打造出完整销售链,从农业生产环节到农产品的销售环节都有“互联网+”技术支持。借助这一有效网络平台,大大地提高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质量,突破时间与地域方面的限制,并且成为经济成本最低的一个推广方式,是符合未来发展需求的重要推广渠道。尤其抖音、快手类短视频平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农户已赶上时代潮流,这类短视频平台深受农户们的喜爱,在此类平台上面进行宣传推广非常有效,也是传统推广方式无法比拟的。
(二)建设完整的农业信息数据库
新时代下农业发展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下逐渐转变为现代化发展的农业新形态。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农业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农业技术人员将新的农业生产技术上传到互联网,在大数据技术下形成信息共享,这样农民可以进入数据库查找农业技术的相关信息。“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简化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而且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农业信息数据平台,随时发表自己的农业见解,通过发布的信息增强与同行业者之间的技术交流与沟通黏性,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工作的进展。农户们亦可借助农业信息数据平台分享自己的农作经验,从而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使各地的农户能够建立有效的链接,在数据平台中学习先进的技术经验,运用在农业作业中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相关技术人员针对这些信息,筛选真实、有效信息并归纳整理,使农业信息数据库越来越完善。
(三)将教育和科研工作进行结合
“互联网+”给农业技术发展提供了新途径,打造了农业科研的专属平台。“互联网+”时代可以让农业技术推广和科研工作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农业系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整理农业技术资料,将其提供给科研人员作为实验参考,在实验后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最新的农业技术推广给农民,让其应用在农业种植工作中,以此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科研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结合,让农业保持高质量的发展状态。并且借助互联网+的科技力量,能够从更深层次使农业技术与农业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农业教育是系统性的,农业科研工作处于农业教育的最高位置,而农业技术是将科研成果由浅而深地落实下去,实现农业理论与农业技术的高度融合,促使农业产业形成一种理论与实践系统化融合发展模式。一方面,农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搜索农业相关的信息,在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加工研究,将研究成功的实战成果上传至基层农业网站中,不断在实践中优化升级,促使农户处在良性循环的学习环境中,不断深化最新科研技术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农户在学习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在互联网中开展技术培训活动,针对农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技术指导,对于特设应用问题进行整理研究,不断完善技术的成熟性,依托于信息技术从推广到应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推动农业产业的生产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精细化生产
在“互联网+”农业生产理念的普及下,农民逐渐重视利用高科技进行生产,通过互联网可随时随地掌握各种先进农业技术,例如增加对机械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但为掌握这些机械的使用方法,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除此之外,新型的灌溉方式让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细化,节约了大量的种植物资,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互联网+农业”这种生产过程可以让农民使用移动终端实时掌握农产品的生长状态,还可以利用新兴的自动化技术进行远程播种等工作,这样不仅能减轻劳动力,还能提高生产效率[2]。同时,通过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学习了解,对农作过程中的播种、施肥、灌溉、收获等环节通过互联网能够基本了解并掌握,应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大大地减少了生产劳动力,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处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状态,同时其获得的经济效益更高,促使农业产业更加精细化发展,最大程度解决传统农业带来经济缓慢增长的弊端。
(五)保护环境,绿色生产
农业生产过程还需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合理控制农药用量,如果化学农药使用过多不仅会降低农产品的质量,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利用“互联网+农业”方式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让农民及时掌握最新的种植技术科学使用化肥物资,确保植物不会受到病虫害危害的同时提升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互联网+”还可以让农民意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优化自身的农业生产理念,这对科学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总结:综上所述,“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互联网+农业”的生产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会逐渐完善。随着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农业发展逐渐信息化、科学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并实现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