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探析

2021-11-30马文杰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读写能力写作能力词语

马文杰

(甘肃省广河县城关学区十里墩小学,甘肃 广河 731300)

引言

读写结合是让写作和阅读教学与引导相互紧密融合。这就需要将学生的阅读内容和写作内容密切相融,而小学阶段,主要注重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学,对于学生的写作方面的能力不够重视,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读写潜能,因此,在新课改的今天,只靠阅读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不够的,虽然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积极地将读写结合,对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写为目标,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如果让自己去写,应该怎样写。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读写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写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现状

(一)读写结合存在一定的误区

根据新课标精神,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不能忽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和日常写作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日常写作能力。而阅读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很多字、词。学生认识的字词少,他们就会出现厌恶阅读,从而更加导致没有更多认识字词的机会,没有通过阅读获得字词的理解机会,就会对读写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只是注重学生会不会讲,觉得小学生阶段只要会说出来就行了,忽略了读后写这一环节。而读写结合则循序的是让学生通过读后再写,将读写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进行写作,将自己的想法描述出来,读写结合注重的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在进行写作练习,多次有效地进行练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因此,对读写结合产生了误区,认为只有让学生现大量阅读多方面的知识自然就会进行写作。

(二)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堂中忽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很多教师忽略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以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很多语文教师的课堂中出现了重视阅读,只要多读几篇文章就行了,让后把写作问题留到课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写作,然后教师在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批阅,这就直接把读和写完全的分开了,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正确的,但是,由于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阅读上面,没有给学生的写作留下太多时间,无法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就不能说是一个完美的读写结合。最近几年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教案都写的比较好,有很多的方式方法,确对写作这一方面没有进行太多的计划,基本都是简单带过,因此可见,大家重视的还只是阅读,根本没有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培养学生课堂读写的重要性。

(三)学生没有很好的领悟“读”与“写”之间的联系

从其他方面来看,学生对阅读和写作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就像考试中,阅读题和写作题往往是分开的,就也让学生误以为读和写之间没有联系,让学生对读写有了一个错误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只要阅读能力好,写作肯定没有问题,但,事实确实,很多学生的阅读题做得非常好,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短文,能够完整回答阅读题,但是却在写作时不能够完美的发挥这一优势,写的作品确不能拿够到理想的分数,有很多学生的作文出现跑题现象,或者详略不当,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或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是因为平时课堂中缺乏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表现,学生虽然积累了很多的字词句,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没有把写充分建立在读上。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不能够,将自己在阅读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提醒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来完成写作,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认为读与写是两个概念的错误理解。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教案,在教学中重视读写结合

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注入一些有趣的新鲜的事物,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上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教案的设计,小学生们好奇心多,他们更喜欢一些与周围环境和事物有关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融入一些小学生日常中的事物在里面,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让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阅读,来分享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将读写结合起来,在课堂中用分段的时间规划好读写任务,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次阅读,和写作。并且能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手法。也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将阅读和写作充分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生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口语交际《秋游》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想通过了解,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在结合资料进行教案设计,在设计教案时,先计划好针对这一题目让学生阅读什么内容,然后再根据阅读内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先制定好计划和目标。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将准备好的有关秋天的阅读资料放在多媒体上面,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放一些有关的情景图,让学生从情景图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鼓励引导学生将图片上的内容描绘出来。接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在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写作的特点,如在写作时可以结合阅读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也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范文中是怎样描述秋游这一具体情况的,范文中都用到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写作顺序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好不好,这次秋游,大家有什么收获等,引导学生在写作之前,先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计划好应该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最后应该怎样总结。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深入分析,不仅通过范文的阅读,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让学生对秋天有一个更深切的了解。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风景描写的方法和技巧。知道了秋天的特色,积累了有关秋天的词语,然后再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构思,完成写作练习。

(二)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仿写训练

由于小学生的特点,他们的年龄较小,有时候可能不能够完全将自己的想法用合理的词语表达出来,但是可以通过仿写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词语和句子的运用方法。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一些美好的句子进行仿写,教师再根据学生仿写的句子进行总结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多层面的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然后在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方面的练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写作做出有效地讲解,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和运用。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中句子的精彩程度,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并且告诉学生,这样写的好处,为什么这句话要这么说,如果换一种语气写会是什么样子的。如在《难忘的一天》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课题是难忘的一天,为什么不能写成是有趣的一天呢。引导学生对课题产生兴趣,带着问号去阅读课文,当学生读完第一遍后,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不能,然后,再利用经典语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课文中“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教师可以对“仿佛”和“格外”两个字进行深度讲解,让学生知道,这两个词语用到这里的好处,它们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通过对词语的理解进行仿写句子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讲出一些带走“仿佛”和“格外”两个词语的句子。等到学习完一个自然段后,再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仿写,教师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词的方式进行写作,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中心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仿写一篇。在学生的初写阶段,不要去可以要求字数。通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会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读写能力

想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不能只局限在课本阅读上,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精彩的,多给学生准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书籍,如像小学阶段就应该准备一些小学生喜欢看的科幻知识和科学制造等书籍,让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去完成悦读写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读写兴趣。学生只有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才愿意下功夫,也更愿意去探索和研究。

例如,有些男生喜欢具有探索发现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将要点记录下来,根据不同的特征,写出自己的观点等。而女生都比较喜欢看童话故事书,教师也可以引导她们去试着续编故事等。有了一段时间的读写积累后,可以在班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读写比赛活动,两学生们平时的积累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读写方面可以更上一层楼。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读与写的深层含义,注重课堂读写的练习,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读写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也要善于优化内容,注重课堂上的读写结合练习,多给学生一些仿写的训练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读写关系。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做好整理,并且将自己整理的这些知识点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提高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猜你喜欢

读写能力写作能力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Your trash for our books
找词语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英语学科读写能力培养与思辨能力测评衔接研究
词语欣赏
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