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学习
2021-11-30马梅兰
马梅兰
(甘肃省广河县幼儿园,甘肃 广河 731300)
引言
随着我时代教育的发展,幼儿园的教育也愈来愈受重视,因此在幼儿初次入园的阶段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状措施,教师应走进幼儿内心,从幼儿内心深处出发,从而让幼儿在幼儿园中真正获得成长,开心健康每一天。
一、小班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常见现状
(一)陌生环境下缺乏安全感,自我防御机制严重爆发等现象
在小班幼儿园初期,由于刚脱离家里,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所以幼儿会经常哭闹不止,以求能够通过哭闹可以获得父母的妥协,可以不上幼儿园,回家。同时幼儿在哭闹中家长往往选择直接走开,以免幼儿看到父母更加不舍的,或者是一直试图安慰说服幼儿克服心里恐惧,但往往起不到效果,没有从根源解决问题。大多时候幼儿会极其抵触幼儿园上学这个话题,严重的一说起这个话题就哭闹不止,入园时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劝阻或者直接抱进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哭到眼睛肿,或者对教师拳打脚踢,以求能够逃脱这层束缚。有的幼儿还会哭到眼泪鼻涕不止,嗓子嘶哑不舒服,有的一个上午或者一天都在小声抽泣,严重的直接造成了脱水及昏厥现象,大大影响了幼儿的成长健康,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幼儿会讨厌幼儿园,在心里认为幼儿园是个不好的地方,同时这种行为也并不是个良好的入园情况,需要家长及教师共同努力帮助幼儿克服难题。自动防御和攻击、冲突打闹现象频繁,在幼儿刚入园时由于幼儿会在陌生的环境下自动保护自己,所以可能会常常出现推搡打闹,争执的现象,不但幼儿会身体受伤,同时对幼儿园更加不喜欢和抵触。而且幼儿最开始会缺乏安全感,在幼儿园不吃饭,或者挑食现象严重,再加上免疫力低,传染现象会多一些,因此生病现象严重,家长心疼不已,使幼儿也对幼儿园的不喜欢增大了几分,同时会不由自主一想起来幼儿园用幽默鬼怪来替代,对幼儿的成长有极其不好的现象,幼儿园也起不到真正教育作用,要重视这个现象,做出措施进行解决。
二、如何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学习策略
(一)举行亲子活动,抚慰幼儿的心灵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初期,由于幼儿在原先没有离开过熟悉的家,所以在初入陌生的环境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果不及时干预或者进行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对幼儿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险,而且长此下去幼儿会对幼儿园产生浓重的抵触情绪,可能对以后的上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家长都应该重视这个情况,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抚慰幼儿心理。幼儿园可以多多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带领着幼儿参与,这样可以减少幼儿内心的陌生感,一点点对幼儿园熟悉起来,接纳幼儿园。
例如:幼儿园可以联系家长先进行一些简单的座谈会,让家长陪着孩子听一堂课,在这节课到来之前,由家长与幼儿手牵着手进入幼儿园,这样的行为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可能一改最开始的进园的哭闹现象,而是蹦跳着开心着进去,也会迫不及待地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妈妈哥哥爸爸等,就这样在幼儿心里对幼儿园初步增强了一层熟悉感和好感。然后教师带领着家长和小朋友们在教室里坐好,对全体人员说到:“感谢家长们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陪咱们的宝宝进行熟悉校园,参加这次座谈会,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让宝宝接受幼儿园的生活,让幼儿在幼儿园快乐健康成长,接下来进行第一个流程,我想问一下小朋友们,咱们的家长是不是很多时候也有工作去挣钱给宝宝买好吃的好玩的呀,”幼儿在父母的陪伴下精力十足,大声喊道:“是!”,接着教师接着说:“那小朋友愿不愿意给我们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买好吃的好玩的呀”,小朋友可能也是大声喊道:“愿意”。然后教师和家长这时要抓紧表扬小朋友们的懂事,教师开始说:“好!咱们都是好宝宝,都要奖励大红花,那我们就先努力工作好不好,接下来进行第一步,我们大家一起去玩个丢手绢的游戏,”小朋友可能会非常惊讶会如此简单,但也快快乐乐的接受,然后进入园内,家长和小朋友都围坐一团,在欢声笑语中让幼儿对幼儿园真正熟悉起来,打心底从心里接受出来,会给幼儿带来一个独特心理,这是自己的家人待过的地,是信任的地方。然后多次亲子活动之下可以让幼儿逐渐减轻离开家的恐惧,展开心扉面对学校的事务。
(二)玩具吸引幼儿注意力,提升幼儿对幼儿园的归属感
在幼儿入园阶段,由于幼儿的自我保护机制,会牢牢守护住自己的东西,同时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在与其他幼儿玩耍学习时可能会出现霸道的心理,然后可能会因抢一个玩具而大打出手,而这也是对幼儿园这个生活环境不适应的表现,因此幼儿园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帮助幼儿减少这种行为,可以通过提供幼儿喜欢的玩具,布置好幼儿喜欢的温馨有趣的游乐设施,让他们在玩乐中接受其他小伙伴,学会相亲相爱,这也代表幼儿内心对幼儿园的接纳,大力提升幼儿内心是归属感。
例如:幼儿园在园内布置个大型滑滑梯,然后带领幼儿进去玩耍,首先教他们进行排队,可能在过程中有的小朋友想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就会出现插队现象,有的脾气暴躁的小朋友可能会进行推卸他人的不好行为,有的性格温和的小朋友可能由此吃亏,委屈掉眼泪,会引起其他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引发大型连串的哭闹行为,有的小朋友可能会进行还手,两人都由此受伤。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维持秩序的行为,例如教师根据幼儿身高等特点迅速排好队伍,然后把哭闹的幼儿单独拉出来进行抚慰,告诉闹矛盾的幼儿说:“你看推一下是不是很痛痛呀,所以这是一种不礼貌不好的行为,这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表现,你看看外面的滑滑梯,好好看,是红色的滑滑梯耶,来你来告诉老师,外面一共几个滑滑梯”,然后其中一个小朋友被转移了注意力,将眼睛投向了滑滑梯,数了数,进行回答说:“三个”。然后教师惊喜地说“对,那另外一个小朋友的回答呢,哦~,也是三个呀,你也好棒呀,你们真厉害,那我们要不要和其他小朋友的一起玩,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然后教师可以带领着小朋友进入大部队,集体玩起游戏来。在这过程也可能出现幼儿推搡,大脑,抢滑滑梯的行为,因为这时教师还没有做好系统的纪律演练,然后趁此机会,教师可以进行纪律教育:“小朋友们,我们来到这个学校,要把这里当成家一样,所以家里也有一定的规矩,在这里你的同学就是你的好伙伴,你的亲人,可以是姐姐妹妹,也可以是哥哥弟弟,我们要互相帮助,不能打人推人,会受伤的,如果有控制不住自己的小朋友,就每人扣一朵小红花,把它给受伤害的小朋友,这也是一种赔偿,同时也得带上自己的道歉,知道了吗小朋友们?”然后幼儿会集体大喊:“知道了老师”,然后幼儿们继续投身滑滑梯玩乐项目中,然后这时教师就可以观察哪位小朋友还是没有改正自己的错误,哪个小朋友已经和其他小朋友相亲相爱了。在游戏中进行纪律的输入,会让幼儿在心里对幼儿园有了深刻记忆,充分了解,由此可以加深幼儿对幼儿园的接纳。
(三)深入了解幼儿的特殊需求,进行幼儿安全感的呵护
在幼儿进入幼儿园时,除了有哭闹不止的现象,同时伴随着许多没有安全感的现象,如频繁的生病,免疫力降低,午睡时连续惊醒,睡醒后哭泣不止等,而这就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真正深入幼儿内心的需求,了解他们每个人内心的特殊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用这些特殊需求的满足提高他们的安全感,让他们在心里将幼儿园当作一个可以依赖的熟悉场景,这对于初次出家门的幼儿来说可谓是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功课,提高幼儿的归属感。
例如:教师可以做一个幼儿记事簿,在本子上详细的记好每个幼儿家长的联系方式,以方便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获得最适宜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建立一个家长群,单独加上每个家长,做好备注,开始询问每个幼儿的特殊情况,深入了解后教师可能很惊讶地发现,最霸道的宝宝可能是由于小时与父母接触过少,老人宠溺所致,其实很想要自己的父母陪伴,在幼儿园的不听话行为只是为了引得父母的关注。这时教师可以分别找到幼儿与家长谈话交流,对幼儿可以说到:“让老师猜一个秘密,宝宝其实是个温柔的宝宝吧,其实宝宝很喜欢幼儿园,很喜欢自己身边的小朋友,想一起玩,因为很快乐,只是宝宝更想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老师说我们在幼儿园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不与其他小朋友打闹,宝宝的爸爸妈妈会更加喜欢宝宝,而且爸爸妈妈其实也一直最爱你的,只是爸爸妈妈要挣宝宝穿的衣服,吃的饭饭,才会眼泪哗哗的离开宝宝出去的,那宝宝可不可以更加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回到家给他们捶捶背,捏捏肩。”这时小朋友可能会很惊讶,也会很羞涩期待地点点头,并在以后的日子积极配合好,这时就需要家长的配合,需要家长尽可能抽出时间陪陪幼儿,并经常鼓励他夸奖他。而有的幼儿午睡睡不着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她有个从小陪伴到大的小马,只有有这个玩偶的陪伴,她才能睡着,这个玩偶会给她极大的安全感,那么这时教师可以联系父母让在下一次入园时带过来,并妥善保管,以防丢失。就是通过一点点的抚慰幼儿的心灵,让幼儿在幼儿园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才能够从心底爱上幼儿园,非常乐意来到幼儿园。
三、结束语
幼儿进入幼儿园小班时期,其实是个断舍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更应该保护好幼儿的心灵,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配合,让幼儿从心底接受幼儿园的存在,喜欢幼儿园的氛围,同时使幼儿园的存在真正给幼儿带来健康积极成长的效果,让其逐渐成长为一个小大人,懂得爱人和感恩。